安全管理网

煤矿安全信誉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20日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庄煤矿(以下简称成庄矿)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矿井年设计能力400万吨,1989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1997年9月19日投产。该矿是高瓦斯矿井,2005年绝对瓦斯涌出量鉴定结果为238.6m3/min。所产煤炭产品品种齐全、性能优良,具有热稳定性好、发热量高、机械强度大、低灰、低硫、低挥发份等特性,是化工、冶金、建材、发电的优质原料和燃料,素有“香煤”和“兰花炭”的美誉,赢得了国内外用户的广泛好评。该矿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行业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等多项荣誉称号。
  成庄矿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基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路,把信誉价值观念引入安全管理工作,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提高了区队班组和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努力打造无“三违”班组、无“三违”区队和无“三违”矿井,其安全基础管理和现场作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其安全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截止2005年12月31日,成庄矿已连续三年实现原煤百万顿死亡率为零的目标,2006年9月1日又顺利实现安全生产四周年。

  一、安全信誉机制实施的背景
  成庄矿作为一个高瓦斯矿井,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安全形势严峻。之前,矿井管理中虽然建立了许多的安全管理制度,但从实际执行效果看,违章现象和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区队班组和职工有章不循、有禁不止,暴露出安全基础管理薄弱,现场作业管理松散,干部和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较低等问题,尤其是不讲安全信誉、安全信誉缺失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效率低、效果差、安全风险增大,使得矿井安全管理显得被动和不力。
  另外,过去矿上的一些安全管理制度和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与职工的工作、学习及家庭生活等联系不够紧密,其预防性、连续性、针对性不够强,内化于职工内心的、本质的、自发的东西不多,真正能够起到内因转变作用的不多,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要我安全”的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模式的相对滞后,与当前职工思想较为活跃的差距,导致部分基层单位和生产职工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安全执行力差,安全管理效果不佳,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方法来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建立安全信誉机制的具体做法
  为寻求一种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提高职工安全执行力,打造无“三违”班组、无“三违”区队和无“三违”矿井,自2005年起,成庄矿把信誉价值观念正式引入安全管理,围绕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和安全能力控制,构建了安全信誉机制。
  简单地说,安全信誉机制就是通过对区队班组和职工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和安全能力进行量化考核,即安全信誉度评价,使之与安全信誉警示、安全信誉激励相互联系和作用,促进区队班组和职工提高安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管理制度。
  安全信誉机制主要由组织保障体系、安全信誉评价体系、安全信誉警示机制和安全信誉激励机制等四部分组成。安全信誉机制组织保障体系,包括一个领导小组和两个办公室,即安全信誉机制运行领导小组和运行办公室、评价办公室,是建立安全信誉机制的组织保证。安全信誉评价体系是安全信誉机制的核心,主要包括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办法及流程和安全信誉度等级确定。评价对象分区队、班组和个人三个类别,并按其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不同,安全风险不一样,又划分为不同的级别。评价标准分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安全能力四个项目,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及相应的时效性。按照评价标准对区队、班组和个人进行动态打分,即时评价,根据分值大小,确定区队、班组和个人的安全信誉度等级,最高为五星级,最低为一星级。所有评价结果全部载入安全电子信息档案。通过安全电子信息档案,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每个区队、班组、个人的安全信誉度情况。安全信誉警示是对低星级的区队、班组和个人进行安全信誉提示性警示或限制性警示,给予强制性培训或在工作中限制其部分行为,从而有效发挥安全信誉预警作用,起到超前预防、超前控制。安全信誉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就是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负激励则是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这种正负激励不同于一般的、一次性的奖励和处罚,而是与每个区队、班组以及每名职工的切身利益等连续的、一系列的影响和变化直接挂钩。此外,安全信誉机制还明确了安全信誉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管理和有效使用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