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煤矿应走一条什么样的安全路?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2月25日

  煤矿应走一条什么样的安全道路?这可能是需要我们一生去探索的问题,但通过多年实践,我感到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规划应体现科学化

  1、下组煤的科学开发,直接涉及到高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认真吸取3#煤层无序、破坏性开采的深刻教训,成立专门机构,统一规划、整体设计。

  2、矿点应控制在35个左右,其依据是: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座,此外,依据地质构造、河流、公路等因素,划分单独矿井15个左右。

  平均单产应为40万吨/年,高平煤炭年生产总量控制在1500万吨之内,不宜过低,但也不宜过高。

  3、为体现节约建矿的原则,下组煤可在现有矿井的基础上扩建、重组,但矿井主要系统的建设从起步开始就要具有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不应为以后留下安全后患。

  二、经营应体现集体化

  1、为克服短期行为,从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应倡导集体经营。

  2、为保证可靠的安全投入,从提高安全系数的角度出发,应倡导集体经营。

  3、为防止农民返贫,从壮大集体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出发,应倡导集体经营。

  三、生产应体现机械化

  1、生产机械化的核心是采煤机械化,另外两个重要的方面是运输机械化、通风机械化。

  3#煤层因赋存量已很少,机械化采煤已不是现实,但至少应实现高档炮采。下组煤的开采(如15#煤层的厚度高平境内大约为4m左右)应大力推广一次性采全高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

  2、生产机械化在带来矿井规模化的同时,可大幅度压缩工作地点的分布,从而形成“一矿、一区、一面、运输一条线”的现代化矿井格局,这个格局是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础。

  3、生产的机械化要求电力部门提供保障,以每个机械化矿井需3000千瓦负荷计算,仅煤矿用电大约就需要10万个千瓦,这一点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四、安全应体现人性化

  1、各企业首先应树立以“超前防范”为核心理念的隐患控制体系。超前防范主要是指:在工作地点产生隐患之前,生产单位就有了针对性防范措施,真正将隐患消灭在形成事故之前。

  实现超前防范的基本方法是“安全缺陷管理法”,关键因素是人的主动。

  唯有人的主动,才能体现预防为主。

  2、各企业要真正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煤矿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就是“以工人为本”,事故中的伤亡者,有哪个不是工人呢?工人是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充分关心、重视、理解工人特别是一线工人。

  3、各企业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与优秀技工的选拔与培养,这是本质安全矿井建设的首要条件——再好的装备,如果没有人才来驾驭,只是废铁一堆。

  煤矿技工如同其它行业的技工一样,也面临着断代的危机,形成这种危机的原因:一是真正扑下身子学技术的人少了,并且往往以“行政干部”为荣,以“技术人员”为耻;以“白领”为荣,以“蓝领”为耻;二是优秀的技工在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享受应有的待遇。

  这两种原因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然,要不了多久,我们也许就会在报上登出“××万元招聘一个采煤机司机”的广告。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