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刚往农村来矿,住在六七四厂,父亲在曲古都上班。因为父亲是井下工,工作条件很艰苦,也很危险,母亲对他关怀备至,特别是在他的安全方面更是担心吊胆。当父亲下班晚一点,到平时下班回家时还没回来,她就会带上我们到井口去问、去等,直到等到父亲,她的一颗心才会放下。她常说:“要是出点什么事,我们可怎么活呀!”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澡塘见到父亲,又多少次跟着母亲拿着手电筒胆颤心惊地经过那黑古隆冬的松林。直到父亲退休,我们家的这种“戒备”状态才算解除,真正体现了“亲人盼您平安归来”的那种急切心情。然而,又有谁不盼望自己的亲人平安归来呢?
有惊无险的担忧稍纵即逝,可那真真实实发生的事故,也许让人终生难忘。
让我们打开那尘封的记忆,听听那远古的声音,定会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颤。那是发生在1970年9月22日杨家矿井的那场瓦斯爆炸事故,四十多岁的人都会清楚的记得,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整个矿区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那次事故共死亡31人,31个家庭残缺不全,给他们的精神造成了多么大的打击,又给生活带来了多么大的负担。特别是那些家庭只有一个顶梁柱的人留下孤儿寡母,使那些本来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天空是灰色的,一切都是忧郁的。也许,事隔多年以后,他们都从那场噩梦中挣脱出来,现已成家立业,或为人妻、或为人父了。但那悲惨的回忆,永远也无法抹去。也许,没有经过那场风雨的人是无法理解那种心情和其中的艰难困苦的,但我们大家盼望安全的心情却是一致的。
我参加工作以后,听了很多事故报告,当我听到那些伤亡数字的时候,我的心情不寒而栗,虽然那些数字都已显得苍白,却留给了死者遗憾,生者悲痛,给多少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我想这些数字应该是一个个警世牌,我们面对这些警世牌,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安全?但是,在利益和欲望的驱使下,仍有不少人铤而走险,那才是真正的悲哀。譬如: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报道,国家已下令取缔的小煤矿,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仍是我行我素,你白天来察,我晚上行动。或是等到风头一过又重操旧业,结果一出事,造成终生遗憾。也许,他们会想,如果当初遵循国家的规定,那不就没事了吗?我想如果世上真有如果,那么一切可以重来。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一次次灾难性的事故中丧生,使世上多少母亲失去儿子,使多少妻子失去丈夫,又使多少孩子失去父亲。我们一次次在心里祈祷,救救这些苦难的人吧,使白发苍苍的母亲不再有失去儿子的悲痛,贤慧的妻子不再有失去丈夫的苦难,让可爱的孩子有父爱和母爱。然而,现实却是那么的残酷。
是不是我们就无法阻止死神的光临而只能扼腕长叹呢?不,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国家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指引下,中央已对重特大安全事故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也已经出台,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把它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同时,新世纪科技的发展也给安全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们只有紧握“安全”这个法宝,才能斩断事故这个恶魔的利爪,全社会必须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筑起一道捍卫生命的长城。让大家都“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这样,我们的社会将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快乐,我们才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