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企业党建工作的误区和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9月22日

  在企业,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企业员工,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党建工作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形而上学的东西,是虚的东西,有和没有一个样。正因此,在表现形式上,表现为“四化” :即思想认识“淡化”、党组织作用“弱化”、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退化”、企业党务政工队伍“软化”,正因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企业党建工作步履为艰,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真正取得实际效果并不多。

  多年来,因本人在企业中从事党建工作,对企业党建工作进行过一定的研究,我认为,企业党建工作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重行政,轻党建。重视生产经营,本无可厚非。因为企业的主营业务是生产经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要靠它。所以行政一把手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国家也给企业的行政一把手给予了充足的自主权。行政一把手也就成为了企业的当然一把手。无论是企业的发展决策,还是人事的任免,重大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行政一把手享有说一不二的权力。虽然中央对企业的“三重一大”问题,要求党委参与决策,但行政一把手的特殊权力,使党委参与显得苍白无力。通过是集体通过的,但决策是行政一把手的意思。虽然党委书记也是一把手,但他只是党委的一把手,在企业生产经营上是插不上话的,偶有“不识相”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据理力争的,则被冠以“没摆正位子,干扰行政工作”的罪名,或被调整岗位,或被打入“冷宫”。因此,党委书记,名为一把手,享受与行政一把手同样级别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在企业事务决策上实为从属地位,有的还不如行政副职或办公室主任。有的单位在企业干部配备上,干脆搞“强弱搭配”,甚至视书记岗位为二线,把一些能力弱、素质差或犯了错误又不能免职的人放到书记岗位上。如此以来,党组织工作也就面临“一无权,二无钱,一张嘴巴讨人嫌”的尴尬境地。党群部门和人员也同样受到不公的待遇。不仅在岗位设置上比生产口低一岗,而且在费用开支上足襟见肘,与外人打交道,说话都没有底气,更不要说与业务有关的奖励,党群口和生产口总得分个三六九等,在提拔任用上,由于职数有限,党群口的提拔概率总是微乎其微,难怪每次党群口搞竞争上岗,主动报名的人总是廖廖无几。党委书记和机关部门尚且如此,下面各基层单位的支部书记或党组织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对策: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有两种途径:一是党政一肩挑。从工作的角度来说,党政一肩挑,无论对于行政工作,还是党群工作都有利。领导都是这样,只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关心。如果党政分设,行政一把手就认为党委工作是党委书记一个人的事,与他无关。所以不是很关心和支持党委工作。很容易造成“两张皮”的问题。如果让党委工作也成为他的工作,那么他就能真正体会党委工作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特别在党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要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的今天,他就会意识到党委工作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工作。他也就不会厚此薄彼了。二是党政一把手交叉任职。也就是行政一把手兼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兼副经理。这样彼此都有钳制,彼此都有参与,彼此都虚实相间。虽然效果上没有第一种有效,但可以缓解“两张皮”的问题。

  误区二:重教育,轻奖惩。党建工作是“虚”的工作,所以常常是以思想教育为主,很少有实际的奖惩兑现。虽然政府或企业出台过很多检查考核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的考核办法,但真正能兑现的却很少。这么多年来,虽然党管干部,但从来没有看到因检查考核而对哪个领导干部政治经济有何影响的。干的好的没见有何提升和奖励,干的不好的也没见有何惩戒和处罚。这种干部只上不下,只升不降的做法,对党管干部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蔑视。这种重检查,轻结果,重思想教育,轻经济和政治奖惩,光打雷,不下雨的做法,使下面的干部群众更加认为党建工作的务虚性,更加认为党建工作的可有可无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