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理论,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即带着感情抓安全,珍爱生命保安全。围绕这一主题,多年来,企业始终把安全工作当作企业生产经营的头等大事来抓,把员工群众生命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把他们的生命价值和人的看得比自己或自己的亲人更为珍贵,更为高贵。所以,在安全生产实践中,要不断深化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积极探索安全生产规律,审时度势,深入思考,决策,大胆实践,提出、践行了一系列安全理念,明确安全工作目标、思路、方法,最终构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工作体系和理论体系,成为统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纲领。
这一安全理论体系是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安全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创新,是以人为本,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依靠广大员工,深化安全管理的超常规措施,是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安全的重要途径,是治隐患、防事故的治本之策。这一安全理论体系最核心的涵义是把员工的生命价值和人的尊严看作最可贵的、最值得尊重的事物,因而强调并凸显了“带着感情抓安全,珍爱生命保安全”的深刻思想及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带着感情抓安全”就是站在党性和阶级性的立场上,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广大矿工群众为我们的阶级弟兄、为我们的骨肉同胞、为我们的企业柱石,时时刻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记在脑里,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加大企业安全投入,不断增加先进的、现代化的安全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同时,广泛发动员工亲属以及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到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运用亲情、人情的力量,促进安全生产健康发展。通过“带感情抓安全”真正做到“安全发展为了人民,安全发展依靠人民,安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落实企业安全理论体系,要在安全管理上要突出三个方面控制:
一是进一步巩牢“安全质量终生制”理念。以每道工序质量的达标来促进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二是进一步突出本质安全的理念。将安全发展的理念的落实到每一个心中,体现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件件有标准,人人懂标准,一切按照标准干,一切按制度办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为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安全管理要体现动态管理。通过监督制约和考核机制把各项工作标准落实到现场。严把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成果,提高了标准,提升了境界,为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严把过程控制关,通过安全发展和安全管理创新,提升每一个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保安全、降成本、促生产、提素质、强基础、增内涵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到了更新观念,创新标准,要以“质量标准化提升、精细化管理推进、视觉文化形成”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三化”推进活动,其根本就是企业质量标准的提升。安全是伴随你生命始终的一位良师挚友,事故是在你思想打盹时向你偷袭的毒蛇;如果你对违章讲人情,那么事故对你一定不留情;脱离安全求实效,等于水中月、镜中花。这几句安全警句说的是在企业生产时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而在我们实际生产中,偏偏有些人无视生命的珍贵,任意妄为,不注意安全,不考虑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管理要突出过程控制。
企业安全管理理论体系要突出“六七十”
1、深 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挖根源,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严 就是要从严抓安全,在安全管理上必须要做到“没有事要找事、小题大做,把警钟常鸣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3、细 就是要从细微处入手抓安全,用“放大镜”查问题找隐患。4、实 就是在安全上必须以实为实,不搞花架子。一切要把握实际、实用、实效、针对性强。5、全 就是要围绕着“无缺而全”、“无危而安”抓安全促生产。要坚持闭合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无缝隙、全覆盖抓安全,实现安全管理横到边、纵到底,既无重叠又无空白。要实现本质安全年的目标,我们要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在安全管理上要进一步强化“七种意识”,即: 一切从员工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的宗旨意识; 面对复杂局面抓好今后安全工作的忧患意识; 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的责任意识;
定位于龙矿集团整体安全发展的大局意识; 围绕主题常抓常新的创新意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意识; 全员抓安全、安全为全员的全员意识。在此基础上,要抓好十个方面,即: 抓意识、抓系统、抓预案、抓治理、抓重点、抓文化、抓科技、抓装备、抓责任、抓落实 。这是龙福公司实现安全生产的保证条件。相对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人作为万物之灵,永远处于中心和优先的位置。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人总是扮演主体角色。马克思非常明确地指出:“人始终是主体。”马克思还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就是说人是社会主体,别的都不行。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有着巨大的能动性、创造性,不仅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
认识客体,更重要的是经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客体,这是主体之所以为主体的基本标志。人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可以超越自己所属的种的尺度和本能需要,而根据任何一种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去进行,同时,人可以不受对象的物种属性的限制,而按照主体的目的、按照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去创造,使之适合人的内在需要。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时,认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而且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人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人而不是物。与技术、自然资源、资本等物的因素相比,人这个因素始终是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在社会生产力构成因素中,人、劳动者是诸因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积极性以及自主性的因素。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和认识中的主体地位和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实践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500强企业BP公司说:“我们工作生活在充满风险的世界,我们也工作生活在相互联系的世界。语言词汇的相互影响最能说明世界的联系。今天我们用的语言有很多外来词,比如干部、书记等等都是从日语中拿来的,而“日本”又是从英语中翻译成汉字的身处企业界的读者朋友,你可知道“企业”这个词的由来?在英美人士的语言里,企业一词分成了“enter-”和“-prise”两个部分,前半段有“获得、开始享有”的含义,意思是获得利润、享有收益;后半段有“撬起、撑起”的意思,代表着杠杆、工具。所以说,高鼻梁的“老外”在工业化初期,把企业(enterprise)看成是“获取利润的工具”。日语中用东方式的含蓄,把这个词翻译成“企业”,就是企图从事某项事业,这个企图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获得、是不是享有,没有明说。意识决定行为,就像我们说的,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一样。在把企业看成是获取利润工具的工业化初期,欧美国家事故频发,企业充满了血腥。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矿山事故仍然层出不穷,每年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仍然在两千人左右。
有个叫科斯的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要反思“企业的本质”。随后的几十年,人们对企业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化。同时,随着对企业本质认识的深化以及科技的进步,欧美各国工业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在我们常识中最容易死人的矿山,已经变成了安全度极高的行业,在一些国家甚至长期保持零死亡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