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高速公路异常交通紧急救援对策的系统化问题
高速公路异常交通紧急救援措施所涉及的管理业务和部门繁多,如何最佳地采取救援措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系统工程的思想,对前述紧急救援对策加以系统化整理。同时可为进一步确定系统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奠定基础。图3所示的便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的框架和各要素的关系。由此可知:当高速公路出现异常状态时,要确保紧急救援活动的效率化,除了要求诸多部门间通讯系统的畅通,关键在于强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制定严密的紧急求援规程和必要的章法,随之异常交通现象类型的不同,可能仅涉及其中的几个部门,但为了说明问题,图3中给出了一般情形。
另外,由事故处理流程可知,要缩短交通事故处理时间,降低此时高速公路交通阻塞,及时地发现交通事故、各有关部门最快地到达现场、迅速而有效地采取紧急救援措施至关重要。并且,与之配套的交通管理措施,对于确保救援车辆及时地进出现场、缓解交通阻塞同样是重要的。
3改善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应采取的举措
虽然我国高速公路的修建历史仅约10年,但同时建起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数量已成规模,几乎没有那一条高速公路未建监控系统。而且,硬件设施未必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为止,真正能够对高速公路交通实施控制与管理的系统屈指可数,更多的仅是“只监不控”的系统。因此,投巨资修建的监控系统,很难为管理交通发挥作用。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的交通需求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所以近期的交通堵塞问题尚不显突出,但这并不意味高速公路的运营状况可以乐观。
(1)强化交通管理体制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错综复杂,阻碍着高速公路交通的高效运营。不当,或低效率的管理将可能导致重大的交通事故和严重的交通阻塞。我们有必要正视高速公路不同于普通道路的特征,应以交通的安全、效率化为目标,打破部门及地域的界限,强化其管理体制才能真正意义上地改善我国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现状。
(2)建立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系统
①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区分正常和异常交通信息,包括流量、速度、OD分布、交通阻塞状态和类别、交通事故数量和类别等;
②交通信息分析系统:分析交通阻塞与交通事故的基本特征和成因;
图3 高速公路异常交通紧急救援系统框架
③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可变信息板和专用广播系统,向驾驶员和高速公路利用者提供路网上的行程时间、交通阻塞、交通事故信息、迂回路线、不同地域的交通情况、高速公路沿线城市的交通情况、路网上工程施工与管理情况等。
(3)针对事故多发地段强化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4)建立高速公路交通紧急救援系统
这是居安思危的举措,可以统计分析我国高速公路所发生的各种可能的异常交通现象,筛选主要的事故类型,制定紧急救援方案。同时应为缩短突发事故时紧急救援的响应时间作出努力,从而可以提高异常交通的救援效率。
(5)开发适用于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特征的交通控制技术
高速公路交通阻塞的根本原因是流入交通量的不当所致。然而,提供信息后的流入交通控制问题,无论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尚未解决,因此,应开发单个匝道的“点控”和关联匝道的“协调控制”技术;流入交通的迂回诱导和主线交通流的车道控制技术。
(6)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智能化
ITS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被认为是21世纪交通管理技术发展之趋势,而且将带来相应产业的发展。有鉴于此,以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的场内外设施条件为基础,增添一定数量的信息采集与提供设施,强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措施与高速公路利用者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最佳地利用高速公路的有效资源,提高其运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