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性评价及危险点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10日

  (5) 安全生产主要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

  (6) 人员技术素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7) 劳动环境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8) 重大自然灾害抗灾、减灾措施落实情况。

  2.2.2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特点

  (1) 评价范围是发供电企业现存的处在变化中的危险因素,不仅包括人身,还包括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

  (2) 评价目的是预防重特大、人身、恶性频发性事故。着眼点是安全基础而不是事故概率。

  (3) 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属于定性评价范围,用评分法进行量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文字说明和数字分析相结合。

  (4) 不划分星级或安全等级,而是用相对得分率(安全基础指数)来衡量系统的安全性(危险性),相对得分率=(实得分/应得分)×100%。

  (5) 具体操作上由企业自我查评与专家评价相结合, 形成企业自查、整改、专家评价、再整改、复查、巩固、新一轮评价等不同环节组成的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机制。

  2.3 安全性评价开始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6个发供电单位全部完成了评价和复查工作,共发现问题5 191个,其中重大问题1 371个,各单位认真整改,综合整改率均在95%以上,有力地夯实了各发供电企业的安全基础。自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以来,连续几年发供电事故和一类障碍呈下降趋势,一些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及时得到发现和消除,“安全性评价”开始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更可喜的是发供电企业开始形成“自查、评价、整改、复查”一整套事故隐患辩识评价和预防控制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机制。

  在实践中也发现,安全性评价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成效显著,而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虽有一定作用,但不尽人意,还要进行新的探索。

  3 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

  3.1 什么是危险点分析

  “危险点分析”或“危险点控制”的完全表述应该是“工作前危险点危险源的分析与工作中危险点危险源的控制”。

  人类从事的每一项生产活动都存在着包括劳动者本身、工具设备、劳动对象、作业环境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危险点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设备损坏、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工作前经过认真分析,充分认识危险点和危险源之所在,工作中采取隔离、警示、个人防护等有力措施加以防范,达到超前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电业员工创造了许多预防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如施工前的“安全交底”,运行中的“事故预想”,检修中的“安全措施卡”,调度工作中提倡“多说一句话”等等,都可以归纳为“危险点分析”的范畴。当前提倡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旨在使这项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通过规范化的措施,使一线员工在工作现场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一种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安全机制。

  3.2 危险点分析的要点 

  (1) 工作场地的特点,如高空、井下、容器内、带电、交*作业等,可能给作业者带来的危险因素。

  (2) 工作环境的情况,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幅射、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可能给工作人员安全健康造成的危害。

  (3) 工作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4) 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5) 作业人员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适、思想情绪波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6) 其它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危害或造成设备异常的不安全因素。

  3.3 危险点分析的一般方法

  综合其特点和经验,危险点分析的一般步骤是:

  (1) 工作负责人组织并主持对将要进行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危险点。

  (2) 制定控制措施,必要时召集有经验的老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预防对策。

  (3) 在办理“两票”的同时填写“危险点分析控制单”,向所有工作成员交底,每个工作成员签字。

  (4) 工作中认真落实控制措施,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安全员等)认真监督。

  (5) 保留“危险点分析控制单” 备查,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各岗位典型的危险点分析控制资料。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