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3.3%
6.67%
13.33%
6.67%
调
调查发现,习惯性违章比偶然性违章多,造成事故的概率更高。习惯性违章除主观因素 外,还有特定的时机、场合。一是单位安全管理松懈、制度松弛的时候;二是节假日前后; 三是单独作业或执行简单任务的时候;四是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五是即将下班或作业收 尾阶段;六是作业环境艰苦之时。
3 配电人身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
3.1 总体安全要求
3.1.1 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安全责任的落实,首先是一把手责任的落实、分管副职责任的 落实。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决心和态度如何、采取的措施是否有力、能否持之以恒地抓下 去,直接关系到整个单位工作的效果。要明确干部、班站长以至每个岗位的职责,按照“三 级控制”的原则,层层分解、量化指标,推行目标风险抵押。
3.1.2 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班站。班组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单位,供电企业的绝大多数 工作任务由班组来完成,班组的安全工作基础夯实了,安全的“万丈高楼”就能拔地而起。 目前,尤其要注意选拔、任用好班站长。
3.1.3 严肃查处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顽疾,每一起人身事故的发生几乎都与违 章有关。因此,对习惯性违章必须严肃查处。一是领导要旗帜鲜明,对违章敢于小题大做; 二是要严管重罚,并追究连带责任;三是要惩教结合,不能以罚代管。
3.1.4 大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是在有关规程的指导下,从工作准备到 实施的每一个具体步骤和操作方式都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大大减少了随意作业的机会和条 件,是防止人员违章和伤亡事故的有效措施。
3.1.5 抓好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督与管理。一是节假日前后尽量少安排或不安排工作;二是 盯住即将下班或工作收尾阶段;三是对简单作业或单兵作战要加强跟踪监督、检查,防止阴 沟翻船;四是作业环境艰苦时,要超前管理、靠前指挥。
3.1.6 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配发、佩戴、使用人个防护用品。如棉质工作服、安全帽、 安全带、绝缘鞋、手套等。
3.1.7 按规定、按标准配足安全工器具,并 做到管理有序。
3.2 主要措施
3.2.1 防触电事故
(1) 运用高科技产品,促进安全防护措施现代化。如佩戴报警安全帽、近电报警手表、 装设语音报警标示牌等。从防护角度有效地防止误登带电设备。
(2) 寻求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行运检分离。有关统计表明,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触 电事故较少,主要是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的职责落实较好。目前,配网设备的管理基本 上是运检合一的模式,工作现场由工作班成员自己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缺乏有效的监督、 制约,从防人身触电角度讲,弊端明显。
(3) 新分配的职工(含大中专学生、复转军人、外单位调入)进局后,必须进行严格的三 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参与班组工作。 从事配电线路检修、施工的农村电工、临时工,在取得“进岗电工作业证”后,还应经 《安规》、紧急救护知识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使用。
(4) 民工、临时工、农村电工必须有专人监护,不得单独作业。
(5) 认真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① 杜绝无票工作,把好工作票的签发 关;
② 工作前必须“两交底”清楚,否则不得在工作票上签名;
③ 未得到许可命令,绝对禁止工作;
④ 严禁约时停、送电;
⑤ 工作负责人要监护到位,重要、复杂区段要增设监护人;
⑥ 工作间断后,恢复工作前,应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完整性;
⑦ 完工后,应待全体工作人员到达指定位置,方可拆除临时接地线。
(6) 认真履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干线、支线、分支线、配变高低压侧等该拉开的开 关、刀闸不能有一处疏漏,工作地点必须处于接地线的保护范围内。
(7) 线路杆塔的名称、编号必须醒目清晰,并行或同杆架设的线路要有醒目的标志色予 以区分。
(8) 双电源或有返供电可能的用户,必须有可靠的机械闭锁措施。运行单位、班站必须 建立上述用户的设备资料、图纸档案,严格管理。
3.2.2 防高处坠落事故
(1) 掌握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尤其是杆上转位、封闭式登杆的使用方法。
(2) 严格执行《安规》(热力机械部分、电力线路部分)有关安全带使用、杆上作业的有 关规定。
3.2.3 防灼烫伤事故
(1) 检查计量装置所用工具(螺丝刀、验电笔)除刀刃外,其余部分必须绝缘。
(2) 检查计量装置必须两人进行。
(3) 检查的试验性负载,在连接牢固后,方可接通电源,严禁随意使用不合格负载。
3.2.4 防倒杆塔事故
(1) 严格执行《安规》(电力线路部分)立杆和撤杆、杆塔上工作、放线撤线和紧线的有 关规定。
① 上杆前,必须检查杆根是否牢固;
② 松动导、地线,必须打好临时拉绳;
③ 人在杆上作业时,严禁拉动拉绳;
④ 紧线、撤线前,应先检查拉线、杆根;
⑤ 撤杆工作中,挖坑前先绑好拉绳;
⑥ 交叉跨越(公路、铁路)作业,必须设警戒线并派人看守。
(2) 指挥信号明确、专人统一指挥。
3.2.5 防物体打击事故
关键是工作准备要充分,分工明确、合理,统一指挥。(杨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