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论木材采运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卢文国 魏金峰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3月20日

在林区安全生产工作中,木材采运行业条件艰苦、危险性大、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在我国,木材采运企业的伤亡事故发生率在全部林业生产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加强和开展好采运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是林区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安全管理上常见的问题
        1.1 木材生产的露天性、分散性、季节性和笨重性给安全管理造成困难。由于生产区域广大,点多、线长、流动性强。作业条件受环境、气候的制约较大。作业场地大多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加之生产对象又极其笨重,本质安全性很差。近年来,随着可采资源锐减,单位面积出材率逐年减少,木材生产区域逐渐向高山帽、陡山脚深入,作业条件日趋艰苦,更加加大了安全管理上的难度。
        1.2 机械设备落后陈旧,安全性能差。木材采运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机械化水平偏低,机械设备普遍落后陈旧。随着经济和资源两危的加剧,设备带病运行、超期服役和安全装置不全的问题更加突出。
        1.3 管理粗放措施不力。部分企业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安全第一”的位置,当作一件头等大事来抓,“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屡见不鲜,“安全第一”只是讲在嘴上、贴在墙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少数领导特别是基层领导没有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讲政治的高度来抓,在安排生产过程中忽视安全工作,甚至出现违章指挥的现象。生产工人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低下,冒险蛮干、“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2、 搞好采运安全工作的主要对策
        2.1 强化安全意识,摆正安全位置。“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林区小社会的稳定。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各级领导者应将安全工作摆在首位。不要等到出了大事才想到抓安全,安全工作一阵紧,一阵松。不应为了生产而置职工的生命于不顾。出了事故会直接地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在采运安全管理中重要的是提高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和增强他们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2 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先从新入场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入手,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尤其是在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期间,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地进行全员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同时,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和技能。
        2.3 开展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林业局的安全检查每月不得少于一次、林场每月不得少于两次、工段每周一次,班组做到一日三检。并经常进行不定期抽查,通过检查发现隐患,整改隐患,消除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4 落实安全责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林业局与基层单位签,基层单位与车间签,车间与班组签,职工每人写出安全生产保证书,做到人人肩头有责任,人人事事保安全。
        2.5 实行班组标准化作业。在生产作业全过程中做到:“一讲、二查、三遵守”。“一讲”就是班前组长要进行安全讲话,明确安全事项;“二查”就是在工作前班长要认真检查职工是否穿戴防护用品,查作业场所、机械设备、工作用具有无危险因素;“三遵守”就是在工作中职工要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2.6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2.6.1建立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目标化管理。认真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五同时”的原则。明确行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各尽其责,把岗位责任制落到人,将指标层层分解,防止失控。做到落实各项生产指标的同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根据工作岗位责任大小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实行安全生产目标化管理。
        2.6.2加强考核评比,实行重奖重罚。制定行业和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综合考核评比办法,行业评比一年一次,企业内部对基层单位的评比每季度一次,结合安全检查一并进行。根据得分情况给予表扬鼓励或批评警告,并予以重奖重罚。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7 依法管理安全生产。目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已趋于完善,企业要严格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的安全管理行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的自我约束机制,保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查处一切违章现象和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的新秩序。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