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食品数量安全和食品质量安全。根据侯俞老师的观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差距及建议》),食品数量安全,是指从数量上反映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能力,它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特征,强调食品安全是人类基本生存权利。食品质量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或家庭)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品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要求。
我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技术的进步及改革开放,中国食品数量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而食品质量安全则是一直困扰人们并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由于它涉及国计民生,极需解决。
文章将分为原料、加工制造、市场流通和食品监管四个部分对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阐述。
1.1食品原料
在食品原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药兽药残留、非法使用激素和过量使用化肥。例如著名的"激素门" 、大米石蜡、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事件。
另外,微生物污染问题也愈发突出。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新病原体不断出现,让民众防不胜防。今年三月,日本海啸导致的核电站爆炸,核辐射的泄露又将带来新一轮的污染问题。
1.2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带来的担忧,恐怕是食品从生产到最后消费的重中之重,也是问题最频发之处。主要体现在滥用、使用禁止添加剂,加工制造过程的二次污染上。最著名的恐怕是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问题,以及最近河南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大品牌也变得不可信耐,身为中国人不得不感慨中国居民悲哀。
1.3市场流通
市场流通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假冒伪劣、销售地卫生条件不合格上。比如食品过期、腐烂、变质,但仍正常销售,这类的案件比比皆是。
1.4食品监管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着许多问题。我认为最严重的是多部门监管导致效率低下,责任不清。对比外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他们采取链条式监管制度,从生产到销售,一环扣一环。一旦发生问题,追溯而上,肯定可以找到失责方,并且容易根治问题。而中国监管制度,多部门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清,一旦发生问题,各方推卸责任,且难以追踪问题根源所在。
另外,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检测标准跟不上。应该说,09年《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时让人庆幸的,但执行得如何却又是另一回事。
二、 二、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
参考郭祥博士的观点,对待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一是要切忌“一叶障目”,二是要改善中国多部门监管的体制。
2.1食品安全监管切忌“一叶障目”
也就是说,对待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只看表面。比如三聚氰胺问题,三鹿制造出的篓子,就罚三鹿,又或者连带检查其他奶粉牌子,这就算完事是不可以的。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中国奶粉里要添加三聚氰胺呢?说是企业为迎合中国奶粉检测的蛋白质标准,同时又不增加成本。那么怎么杜绝这种现象?怎么完善检测技术?这的确是难以解决,但却是应该且必须解决的。不然的话,三鹿倒了,会有千千万万个三鹿站起来,因为金钱面前,以身试法的人多的是。
2.2改善中国多部门监管问题
精简部门,我想,这不仅仅是食品安全监察局的问题,是整个中国公务员体制的问题。这里涉及太多人的利益,在中国想要削减官员,在现阶段只能想想,可望不可及。
三、 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食品安全无论从生产销售还是监管上,都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新问题层出不穷。可幸的是,从大头娃娃或三聚氰胺奶粉开始,中国食品安全已经引起多方关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再次重申的这个话题。希望中国食品真的能让人食之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