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看法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12月25日

一、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食品数量安全和食品质量安全。根据侯俞老师的观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差距及建议》),食品数量安全,是指从数量上反映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能力,它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特征,强调食品安全是人类基本生存权利。食品质量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或家庭)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品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要求。
        我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技术的进步及改革开放,中国食品数量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而食品质量安全则是一直困扰人们并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由于它涉及国计民生,极需解决。
        文章将分为原料、加工制造、市场流通和食品监管四个部分对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阐述。
        1.1食品原料
        在食品原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药兽药残留、非法使用激素和过量使用化肥。例如著名的"激素门" 、大米石蜡、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事件。
        另外,微生物污染问题也愈发突出。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新病原体不断出现,让民众防不胜防。今年三月,日本海啸导致的核电站爆炸,核辐射的泄露又将带来新一轮的污染问题。
        1.2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带来的担忧,恐怕是食品从生产到最后消费的重中之重,也是问题最频发之处。主要体现在滥用、使用禁止添加剂,加工制造过程的二次污染上。最著名的恐怕是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问题,以及最近河南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大品牌也变得不可信耐,身为中国人不得不感慨中国居民悲哀。
        1.3市场流通
        市场流通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假冒伪劣、销售地卫生条件不合格上。比如食品过期、腐烂、变质,但仍正常销售,这类的案件比比皆是。
        1.4食品监管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着许多问题。我认为最严重的是多部门监管导致效率低下,责任不清。对比外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他们采取链条式监管制度,从生产到销售,一环扣一环。一旦发生问题,追溯而上,肯定可以找到失责方,并且容易根治问题。而中国监管制度,多部门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清,一旦发生问题,各方推卸责任,且难以追踪问题根源所在。
        另外,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检测标准跟不上。应该说,09年《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时让人庆幸的,但执行得如何却又是另一回事。
        二、 二、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
        参考郭祥博士的观点,对待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一是要切忌“一叶障目”,二是要改善中国多部门监管的体制。
        2.1食品安全监管切忌“一叶障目”
        也就是说,对待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只看表面。比如三聚氰胺问题,三鹿制造出的篓子,就罚三鹿,又或者连带检查其他奶粉牌子,这就算完事是不可以的。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中国奶粉里要添加三聚氰胺呢?说是企业为迎合中国奶粉检测的蛋白质标准,同时又不增加成本。那么怎么杜绝这种现象?怎么完善检测技术?这的确是难以解决,但却是应该且必须解决的。不然的话,三鹿倒了,会有千千万万个三鹿站起来,因为金钱面前,以身试法的人多的是。
        2.2改善中国多部门监管问题
        精简部门,我想,这不仅仅是食品安全监察局的问题,是整个中国公务员体制的问题。这里涉及太多人的利益,在中国想要削减官员,在现阶段只能想想,可望不可及。
        三、 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食品安全无论从生产销售还是监管上,都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新问题层出不穷。可幸的是,从大头娃娃或三聚氰胺奶粉开始,中国食品安全已经引起多方关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再次重申的这个话题。希望中国食品真的能让人食之而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