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扎实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各项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抓紧培训工作
依法履行和实施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工作的认识,重视此项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要搞好系统培训,提高职工的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监护本领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2、尽快完善法规,健全标准体系
今年,总局将尽快颁布实施《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加快完善与《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相配套的其他重大危险源的法规标准,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评估技术标准》《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建设标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等相关技术标准,真正使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制定相关配套的经济政策,把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与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金融、税收、财政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地方性规章、标准和相关的实施细则、办法,出台相应政策,为顺利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法规上、政策上和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
3、深化试点工作,全面进行普查
所有试点地区和城市,工作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化,真正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切实摸清底数,分清类别,建立起数据库。在这个基础上,要向前迈进,根据现代管理学、系统学、工程学、逻辑学、安全经济学等科学知识,规划设计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监督管理的工作方案,真正把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贯穿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全过程和各项工作中。要落实监管责任,搞好分级监管工作。其它非试点地区,工作不要等、不要靠,抓紧开展工作,全面进行申报和普查登记。要强化基础工作,尽快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开展好危险源的辨识、申报、普查和登记工作,把现状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一手抓普查,一手抓基础,一手抓监管,一手抓体系,使工作整体稳步向前推进。
4、学习先进经验,创新监管手段
无锡市的经验,说到底,就是政府有识,部门有为,企业有力。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给机构、给资金、给政策,市安监局根据总局和省局的要求,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搞好本市的重大危险源申报、普查、登记工作的同时,创新思维,筹措资金,加大投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了全市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预警及应急系统,形成了网络,并实行了分级监管、分级监控,创新了监管理念,创新了监管手段,提高了监管水平与效果;各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工作有力,他们积极配合、支持、参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北京市、江苏省泰兴市、广西区柳州市等单位的经验,也都富有创造性、具有新特点。归根到底,都是在创新监管手段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监管体系,形成监管网络,有效实施监管,整改突出问题上有所突破,所以收到了显著效果。要大力推广无锡市等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各地区、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学习借鉴无锡市等单位的经验与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尽快把监管、监控体系建立起来,把网络建立起来,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把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好,防控事故发生。要真正把他们的经验做法学到手,关键是领导要重视,视野要开阔,投入要舍得,工作要到位。
5、建立支撑体系,发展中介机构
各地要正确握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特别是在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辨识、申报登记、安全评估、机理研究、治理整顿、登记建档、监测监控、应急救援等方面,要依托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和其他社会单位,加上自主的创办,抓紧建立起相应的技术研发机构,形成技术支撑体系,开展好技术服务、咨询、研究等工作,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与此同时,要稳步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6、加强基层工作,落实主体责任
企业做为市场的主体,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主体,在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中负有重要责任。要把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好,最关键的是要把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严格执法,督促企业做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做好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如实申报。
二是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三是要建立健全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和监控责任,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四是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五是要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六是要对重大危险源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检测、检验纪录。
七是要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八是要对存在事故隐患和缺陷的重大危险源认真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九是要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十是要贯彻执行国家、地区、行业的技术标准,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改进监控管理手段,提高监控管理水平,提高危险源的安全稳定性。
7、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日常监管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认真履职,按照属地化和分类监控、分级监管的原则,切实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要求以及总局的部署,创新监管思路和手段、方式方法,逐步建立本区域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体系,健全监督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以利于对危险程度较高的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监管,以利于对存有隐患和严重缺陷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督促整改,以利于在突发情况时的正确指挥和宏观决策。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日常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情况,以及对隐患及缺陷的整改情况。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的,要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在整改前或者整改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责令企业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难以立即整改的,要限期完成整改,并督促企业采取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对因重大危险源监控不力、管理失控酿成事故的,要依照有关规定严格追究企业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促使中介服务机构根据企业要求和安全监管部门的委托,认真开展安全评估和检测检验工作,并确保数据准确,内容完整,方法科学,建议措施具体可行,结论客观公正。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在安全评估和检测检验工作中如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必须及时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