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土石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7月10日
 
管沟底部每侧工作面宽度

 

管道结构宽度/mm
每侧工作面宽度/mm
非金属管道
金属管道或砖沟
200~500
600~1000
1100~1500
1600~2500
400
500
600
800
300
400
600
800
注:1.管道结构宽度:无管座按管身外皮计;有管座按管座外皮计,砖砌或混凝土管沟按管沟外皮计。
2.沟底需增设排水沟时,工作面宽度可适当增加。
3.有外防水的砖沟或混凝土沟时,每侧工作面宽度宜取800mm。
 
(4)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挖方深度应根据土质确定,但不宜超过下列要求:
密实、中实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1m
硬塑、可塑的轻亚黏土和碎亚黏土                       1.25m
硬塑、可塑的黏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         1.5m
坚硬的黏土                                           2m
基坑(槽)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
注:挖方深度超过本要求时,应按第5条的要求放坡或做成直立壁加支撑。
(5)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开挖后暴露时间不超过15d的,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不加支护基坑(槽)边坡的最大坡度

 

土的类别
坑壁坡度
坑缘无荷载
坑缘静荷载
坑缘有动荷载
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
中密的砂石土(充填物为砂土)
1∶0.75
1∶1.00
1∶1.25
稍湿的粉土
1∶0.67
1∶0.75
1∶1.00
中密的碎石土(充填物为黏土)
1∶0.50
1∶0.67
1∶0.45
硬塑的粉质黏土、黏土
1∶0.33
1∶0.5
1∶0.67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1∶1. 00
泥岩、白垩土、黏土夹有石块
1∶0.25
1∶0.33
1∶0.67
未风化页岩
1∶0
1∶0.1
1∶0.25
岩石
1∶0
1∶0
1∶0
 
(6)坑壁垂直开挖,在土质湿度正常的条件下,对松软土质的基坑,其开挖深度宜小于0.75m;中等密度的(锹挖)土质宜小于1.23m。密实(镐挖)土质宜小于2.0m。黏性土中的垂直坑壁的允许高度尚可用下式决定:
hmax=2c/Ktan(45°-φ/2)-q/γ
式中K——安全系数,可采用1.25。
γ——坑壁土的重力密度(Kn/m2)。
φ——坑壁土的内摩擦角(°),对饱和软土,取甲φ=0。
q——坑顶护道上的均布荷载(kN/m2)。
c——坑壁土的黏聚力,对饱和软土,取不排水抗剪强度Cn(kN/m2)。
hmax——垂直坑壁的允许高度(m)。
(7)深基坑或雨季施工的浅基坑的边坡开挖以后,必须随即采取护坡措施,以免边坡坍塌或滑移。护坡方法视土质条件、施工季节、工期长短等情况,可采用塑料布和聚丙烯编织物等不透水薄膜加以覆盖、砂袋护坡、碎石铺砌、喷抹水泥砂浆、铁丝网水泥浆抹面等,并应防止地表水或渗漏水冲刷边坡。
(8)基坑深度大于5m且无地下水时,如现场条件许可且较为经济、合理时,可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可采取台阶式的放坡形式,并在坡顶和台阶处宜加设宽1m以上的平台。
9)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于在该处集中排水。
(10)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作坑壁支撑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许进行挖土方。
(11)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陷,必要时应加以保护。在挖方边坡上侧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挖方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
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12)基坑(槽)或管沟需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支撑必须牢固可靠,确保安全施工。
(13)基坑(槽)、管沟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伤时,方可回填。
2)回填土料、每层铺填厚度和压实要求,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如设计允许回填土自行沉实时,可不夯实。
3)填土前,应清除沟槽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
4)沟(槽)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
5)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和四周同时进行。
6)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14)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除应按照本节有关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邻基坑(槽)和管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做好基础。
2)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0.1~0.3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挖除。
3)施工机械行驶道路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砾)石,必要时应铺设工具式路基箱(板)或梢排等。
4)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邻近四周不得有震动作用。挖土宜分层进行,并应注意基坑土体的稳定,加强土体变形监测,防止由于挖土过快或边坡过陡使基坑中卸载过速、土体失稳等原因而引起桩身上浮、倾斜、位移、断裂等事故。
5)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底以下0.5~1.0m后,方可开挖。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采用明排水时可不受此限。
6)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边坡顶上或建筑物(构筑物)附近,应立即转运至规定的距离以外。
(15)膨胀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除按照本节有关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挖前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浸入施工场地或冲刷边坡。
2)基坑(槽)或管沟的开挖、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和回填土等应连续进行,并应避免在雨天施工;
3)采用砂地基时,应先将砂浇水至饱和后再铺填夯实,不得采用基坑(槽)或管沟内浇水使砂沉落的施工方法。
4)场地平整后至基坑(槽)、管沟开挖宜间隔一段时间,以减少基土的膨胀变形。
5)开挖后,基土不得受烈日暴晒或雨水浸泡,必要时可预留一层不挖,待做基础时挖除。
6)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时,宜选用非膨胀土、弱膨胀土或掺有适当比例的石灰及其他松散材料的膨胀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