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道路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9月16日
施工用电的接(断)均由专职电工负责,并定期对用电器具进行检查。保证用电设备正常动转。
四、    突发灾害事故
(一)突发灾害事故的处置原则
1、首长负责制原则:
处理突发事件,要有组织有计划,发挥统一指挥,应急处理,协同配合的作用。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大胆决策,明确指挥,果断采取措施。
2、三解决原则: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基层施工现场,控制事态不扩大不发展。
3、以快制快,果断处置原则:
灾害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发展,针对这一特点,处置行动必须做到信息传递快,到达现场快,准备工作快,疏散人员快,抢险队伍调动快,预警报警快,正确采取果断措施,以快制快。
4、讲究科学、稳妥可靠的原则:
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必须拥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专业技术过硬的抢险队伍,抢险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指挥用兵,战术应用必须做到科学精确,切勿搞人海战术,忙中出乱。
5、现场维护原则:
事故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维护工作,以利于抢险救灾和事故原因责任调查。
6、救死扶伤原则:
为减少伤亡,降低损失,要及时抢救伤员,除做好现场临时抢救工作,要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二)突发灾害事故的处置要点:
1、防护:
抢险是要根据各类事故的特性,穿戴适当和合格的防护用品。没有穿戴防护用品人员,切勿冒险行事,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关停:
事故发生后,要采取关停的紧急措施,施工暂时停止,机械设备立即停机,关掉电器线路的总开关,熄掉明火。
 3、警戒:
对事故发生地区和现场,要积极组织人员配合公安部门,搞好警戒工作。划定警戒范围,禁止和劝阻群众进入现场围观,警惕和防止少数坏人乘积捣乱破坏,哄抢物资。
 4、自救:
针对事故发生情况,组织好自救工作。领导要现场指挥,计划要严密,措施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避免和防止事故蔓延、扩大、连发,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在不能自救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冒险行事。
 5、报告:
在自救的同时,要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发生事故后一小时内,报告分公司经理;两小时内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同时报告集团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和总经理,24小时内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汇报。报告时要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情况、报告人姓名。用无线通讯工具报告时,要报告本机号码,不要关机。
 6、疏散:
为有利于抢险工作开展,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要积极做好人员疏散工作。除有关领导和抢险队员外,要迅速妥善的将职工疏散到安全地带。对灾害殃及地区的人民群众,要配合当地安全部门做好疏散工作。
(三)常见灾害事故的处置要点
1、火灾:
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火灾的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否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消灭火灾。在公安消防队来到火场之前,起火单位的领导和在场人员应抓住时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集中力量,迅速、果断地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要把握以下处置要点:
(1)及时报警,组织补救。各分公司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一旦发现起火要立即报警,并参与和组织职工扑救火灾。报警时要掌握三个环节:说清起火单位及具体地址,说清起火部位,着火物资和火势大小,说清自己姓名和电话号码。报警之后应立即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报警时应根据火势情况,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并报告集团公司。
(2)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根据燃烧的性质、数量、火势蔓延的方向、燃烧速度、可能燃烧的范围做出正确的判断,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进行扑救以控制火势的蔓延。
(3)消灭飞火。要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筑物上,露天堆垛上未烬飞火,并及时扑灭,防止造成新的火点。
(4)积极抢救被困人员。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组织强壮人员,并由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抢救被火势围困的人员。
(5)疏散物资。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减少火灾损失,阻止火势蔓延。
(6)注意救火安全。在高空作业或深入建筑物内部灭火、救人及破拆、疏散物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人员伤亡。
(7)掌握灭火的基本战术原则。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2、触电: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发现者或救护者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要把握以下处置要点:
(1)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棒、竹竿、带绝缘把手的物器或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或将总开关关闭,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挑开的电线应放置妥当,以防再次触电。如果触电现场比较潮湿,救护者应穿上胶底鞋或站在干木板上再去救援。救护者应该注意先保护好自己,再实施救援。
(2)触电者被救后,应迅速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呼吸停止者应施行人工呼吸,对心跳停止者施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呼吸心跳都已停止者,人工呼吸和挤压术同时进行。在触电者未复苏和医护人员未到之前,一定要坚持不懈的抢救。当触电者心跳恢复后,千万不能随意搬动,以防室颤再次发生,应等待医护人员到达或伤员完全清醒后再搬动。
(3)在处理电击伤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应对伤口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以防坏死组织腐烂、感染。此外,由于电击伤有深部组织的坏死,较热烧伤更容易发生破伤风,必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中暑:
中暑是所有因处于高温高热的环境而引起的疾病。对高温中暑者应采取以下急救处置要点:
(1)迅速转送。应将中暑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
(2)尽快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到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水浴是降温最有效的措施,有条件的,可在患者头部、两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凉毛巾。必要时,也可将其放在凉水沟或水盆中浸浴降温。在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其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当肛温降到38℃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以防发生虚脱。
(3)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能饮水的患者,应鼓励其喝足凉盐开水或其它饮料,不能饮水者,应予静脉补液,其中生理盐水占一半。对热射病者,不宜大量输液,以免发生肺水肿、脑水肿。
(4)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
(5)转送医院治疗。
4、坠落
坠落一般分为高空作业坠落和沟槽作业坠落两种。重者将导致死亡,轻者将导致重伤。处置坠落事故的要点是:
(1)伤情的判断。判断伤情主要是检查伤员的心跳、呼吸和瞳孔三大特征,并观察其神志。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而严重创伤大出血的伤员心跳大多增快。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而垂危伤员呼吸多变快、变浅或不规则。正常人两瞳孔等大、等圆,遇到光线会迅速收缩变小,严重颅脑损伤的伤员,可不一般大,用电筒光线刺激,可不收缩或反应迟钝。正常人神志清醒,对外来刺激能引起反应,而伤势严重的伤员,神志模糊或出现昏迷,对外来的刺激没有反应。
(2)根据伤情的轻重分别处置。危重伤员:外伤性窒息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呼吸困难,深度昏迷,严重休克,大出血等类伤员需立即抢救,并在严密观察下迅速护送到医院抢救。重伤员:骨折及脱位,严重挤压伤,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内脏损伤等。这类伤员多数需要手术治疗。要注意预防休克,尽快送往医院抢救。轻伤员:软组织挫伤,如擦伤、裂伤和一般挫伤等。这类伤员可经现场处理后回住地休息,不必送医院。
(3)伤口的初步处理。伤员有多处外伤或复合伤时,先要伤员呼吸道畅通,止住大出血和防止休克;其次要处理骨折;最后才处理一般伤口。在现场处理伤口,应该注意消毒,以防感染、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伤口处理步骤是:先清洗,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去覆盖在伤口和周围皮肤上的污物。再止血,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一般用纱布、绷带包扎好伤口即可以止血。大的静脉出血用加压包扎止血。
(4)伤员搬运送往医院。用担架搬送时,要使伤员头部向后,以便后面抬担架的人可随时观察其变化。抬伤员上、下汽车,头部要稍低一些。伤员上汽车后,身体与前进方向成垂直角度。担架要固定好,防止开车和刹车时碰伤。发现有突然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或胸外心脏挤压。
5、塌方:
施工现场发生的塌方,常见的有沟槽塌方、顶管塌方、护坡塌方等。塌方事故,不仅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而且使机械设备损坏和施工人员受到伤害。处置塌方事故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判断情况。对塌方的范围、原因、土质、机械、人员等状况要搞清,在情况不明的状况下,不能盲目进行处置。
(2)制定计划。根据塌方现场情况,就抢险的人力、物资、设备、组织分工作好计划,要科学、合理、可行。
(3)抢救人员。在确定塌方有人员被埋的情况时,不能慌张,要保持冷静。首先要准确确定被埋人员的数量、位置、深度。其次,组织人员尽快地清除塌方的泥土、碎石,将人员救出视情现场抢救或送往医院抢救。第三,要小心的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难人员。第四,没有绝对把握,千万不能使用大型挖掘机械。
(4)现场维护。一是隔离事故发生区域,防止闲人围观,不利抢救,甚至造成塌方的扩大。二是做好塌方区域的支撑维护。三是对塌方相邻地段要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隐患采取措施,立即整改。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