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电镀行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探讨

作者:陈树权 谭百里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5月20日

1.引言

 

1.1 大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推动下,OHSMS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我国作为ISO的正式成员国,政府部门对OHSMS标准化新动向给予了高度的警觉和重视,在短短的数年内作出了及时跟进和反应。伴随着ISO9000ISO14000标准体系在我国的成功实施,同时也囿于OHSMS标准前两类标准的相关性和兼容性,从而为企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提供了经验性保障平台,在此大背景下,我国政府相继推出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现行职业卫生标准161项,标志着我国职业卫生法制化进程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总体上令人鼓舞。

 

1.2 严峻的形势

 

由于地缘环境、发展历程、企业观念、管理理念、经济条件诸因素的差异,导致地区、行业、企业之间的不平衡和巨大差异,“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职业危害触目惊心”的局面没能得到彻底改观;来自卫生部、国家安监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北京专题新闻通报会上传出的数据表明;2007年对1426家外商投资企业调查,37.2%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职业危害,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占生产工人的34.7%。近年来(截至2006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676562例。国家安监总局2006120日透露:中国目前可能受到职业伤害的范围达到7亿多人,涉及企业1600万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专家们估计,今后若干年,我国的职业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目前的职业病报告不能反映职业病发病的实际情况,职业病发病者呈现年轻化趋势,且发病者多属于困难群众。职业病和职业性损害已给劳动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我国GDP2.5%?C3.0%

 

1.3 任重道远

 

据今年4月卫生部北京新闻通报会发布的信息;2007年,全国共监督检查企业121779家,查处违法单位21264家,其中警告12184家,罚款1662家,罚款总额3054万元,责令停业73家。但这种运动式、标语口号式、和浮在面上的非标准的方法是无法真正推动职业卫生工作的全面展开,只有当各级政府完全将该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法制化的管理程序这项工作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所从事的电镀行业同属高毒高污染类别。由于长期以来没有重污染企业专管部门,导致电镀工业的分布和发展缺少总体的、科学的、完整的规划;厂点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分布散乱,给OHSMS标准的宣贯带来难度。

 

2.电镀行业特征和职业卫生现状

 

2.1 行业特征

 

电镀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十分幺小却必不可少的基础工艺性行业,33.8%的电镀企业分布在机械制造、印染业,20.2%在轻工业,5-10%在电子行业,其余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及仪器仪表工业。据粗略估计,全国现有16000家电镀生产厂,行业职工总数超过50万人,现有5000多条生产线和2.5-3亿m2电镀面积生产能力。常规电镀属传统加工工艺,易于土法上马,因此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工艺和设备简单,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属高毒高污行业。据统计,本行业每年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包括4亿吨含重金属废水、50000吨固体废物和3000亿立方米酸性气体。环保治理压力大,职业病发生频率高。职业卫生保障体系普遍被忽视。各电镀企业分别存在铬、氰化物、盐酸、硫化氢、氮氧化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2.2 行业现状

 

在这个行业中,少数外资、合资外企和正规专业化企业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和管理,自动化程度程度高、装备精良,在三废治理、环境管理、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再利用等项工作上能够符合ISO14001标准和OHSMS管理方法的要求。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在使用许多过时的技术和设备,大量的生产线为半机械化,一些甚至为手工操作。厂房破旧,设备肮脏,地面污水横流,车间烟雾弥漫、气味刺鼻,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镀铬车间空气样品超标率为16.7%,而绝大多数企业在新厂设计、原厂扩建和老厂改建上并未执行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规定,更不知道要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有的不法业主竟不对劳动者提供完善的个人防护用品。带有原始积累时期的野蛮和无序,构成了电镀行业普遍性特征。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一直致力于规范电镀企业的行为和污染的治理,其收效不大的原因在于;工作重心依旧停留在督促污染的末端治理这个初级阶段上。没有重视法制化建设和管理,企业除了法制观念淡薄外,也不遵循科学发展观。面对如此困难局面,唯有主动改变思维定势,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提升行业生产力素质,才是电镀行业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立足之本。

 

3.电镀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治重点

 

3.1 基本工艺

 

电镀加工中涉及最广的是镀锌,镀铜、镍、铬,其中镀锌占45~50%,镀铜、镍、铬占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金约占5%。基本工艺主要分为;镀前准备(检验、抛磨、绝缘处理)―上挂具(篮筐)―前处理(化学除油、电解除油、酸除锈、预处理、中和、活化、预镀等)―电镀或氧化或化学镀―后处理(清洗、钝化、着色、封闭、中和、烘干等)

 

3.2 危害因素

 

3.2.1电镀生产中存在的化学、物理等对人体产生健康损害的因素称之为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二大类:即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见表1

 

1 电镀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职业危害因素涉及类别多少、波及面大小、影响深度的界定,各个企业不尽相同。在新建、扩建、改建时要根据实际预测分析来规划和设计。

 

3.2.2职业危害:

 

①电镀常用化学物质:

 

a.氰化物;包括含氰根的盐类。剧毒品,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可立即呼吸停止而死亡。可通过呼吸道、食道及皮肤浸入而引起中毒。轻者有粘膜刺激症状,唇舌麻木、气喘、恶心、呕吐、心悸。重者,呼吸不规则,意识逐渐昏迷、大小便失禁、可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氰化物中毒治愈后还可能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b.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氨水、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品:以相对应的气体和酸(碱)雾形式存在于工作场所的空气中,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吸入后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胸闷、咽喉鼻腔充血、鼻中隔溃疡穿孔、喉痉挛、咽部糜烂溃疡、支气管炎、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肺炎、肺水肿等症状。体外接触可引起灼伤、皮肤过敏、眼角膜穿孔。

 

c.锌、铜、镍、铬酸盐等金属盐类:吸入气雾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穿孔、鼻溃疡、皮肤接触后引起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湿疹。进入人体内引起急性中毒如:气急、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腹泻、腹绞痛、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铬盐还是致癌物质。

 

d.有机化学品;溶剂类主要是烷烃类、乙醇、苯类有毒物质。各类添加剂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以环氧氯化烷烃与醇、炔、醚类的缩合、加成反应物。这两类毒物进入人体后多反映为运动障碍、神经源性损害、血液病如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

 

②粉尘:电镀粉尘主要产生源为抛光(包括振动光饰)、打磨、喷砂、等工序。主要是造成矽肺病的潜在危害。

 

③温度因素:人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件下进行劳动,机体发生体温调节障碍、代谢平衡紊乱,心率加快,血管扩张心脏负担增加,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都有损害,导致作业人员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不适感,工作效率下降,动作协调性差,易发生误操作,也易于发生中暑事故。

 

低温通常指10℃以下的环境温度,低温环境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人体深部体温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保护性或代偿性的生理反应,如颤抖、人体表面血管收缩、代谢率升高、心率和呼吸率加速以及血液成分变化等。若深部体温降至34°以下,人便会出现健忘、说话结巴和空间定向等障碍、触觉辨别力下降、手的操作灵活性明显降低;影响工作效率。

 

④噪声和振动因素:长期在超标噪声环境中工作,听力器官会受到损伤,导致神经、消化、心血管等诸系统发生由生理反应到病理改变的病变。主要反应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振动因素在电镀行业中出现的情况不多见。

 

⑤劳动强度因素;指劳动时间定义上(包括不合理的休息制度)和超出个人生理能力的劳动强度过大;以及局部器官的过度疲劳和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这种过大的劳动强度使劳动者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国际上定义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导致出现: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精神不振、失眠多梦、烦躁焦虑、心理压力过大等症状,处于筋疲力尽的亚健康状态。

 

3.2.3其它危害安全因素见表2

 

2 电镀企业其它危害安全因素

 

 

3.3 防治重点

 

职业卫生工程是《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二级学科,它是从预防的角度,采用工程技术措施,从“上游”开始以超前的策略来对付人类的健康危害。职业卫生工程科学的任务是运用通风、除尘、排毒、气体净化等工程技术措施,防止产生粉尘废气污染工作场所,经治理后达到有关健康标准,保证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保护生产力。

 

与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密切相关专业除建筑学、结构、工艺等外,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制冷、热能工程、给水排水、室内环境设计诸专业均与主题密切相关,其中尤以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专业为重。从表1《电镀企业职业危害分类》显示,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绝大部分与操作场所空气质量有关,表2所涉及到的危害因素多属个体防护工程范围及一般企业的安全工程范围。而电镀企业的危害因素主要是通过空气媒介由呼吸器官进入人体的,是和人体作用最密切、作用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因素。也是最易被忽视的因素。因此,“防毒工程”和“通风与空调”这两个职业卫生工程中的子工程的位置就显得十分突出,是本文探讨的重中之重。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大部分内容和重点也是对通风、除尘、空气净化提出的要求。

 

 4.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我们的措施 

 

4.1 职业安全卫生定义

 

职业安全卫生(OHSMS)是一个国际通行的概念。根据国家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术语》的定义,职业安全卫生是指"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4.2 职业卫生体系管理方法

 

通过对职业卫生、环境管理、质量管理三类体系标准的整合,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除了环境管理和安全卫生管理还包括运行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对技术经济指标的关注。也涵盖了清洁生产并以清洁生产为导向的技术改造,侧重于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设计、技术和工艺,覆盖从原材料、能源起始的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4.3 职业卫生管理的途径和措施

 

通过我们一年多的探讨、实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偿试,总结我们的工作可大体分为七个过程途径:初始评审;安全卫生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改进措施;审核;定期评审总结;持续改进。其中核心内容是;方针、计划、实施、审核和持续改进的循环。

 

简述我们一年来的工作如下,供大家探讨;

 

4.3.1初始评审:

 

在建厂前期工作中,对生产方案的可行性报告进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经过专家的指导和评审,《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分别通过了上海市环保局和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审批。

 

4.3.2安全卫生方针;

 

立足于贯彻国家、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保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公司最高领导发出指令:“电镀三废不达标,职业卫生不过关;就等同于产品质量不合格,立即停产整顿”。如此强化了各级部门领导和全体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4.3.3规划:

 

三同时原则是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注重先期策划,编制了环保和职业安全卫生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控制文件。从公司的平面布置、厂房的通风与采光、防腐、卫生设施到生产线的安全卫生需求配置、按照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规划。充分考虑到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声以及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盟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等要求。公司领导对这些规划布局都是聘请专家前来反复研究和审查的。我们还制定应急预案和化学药品说明书(MSDS)等文件。设立了专门的危险品库,加强了对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品的贮存和使用管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