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 则
1.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粉尘作业职业卫生管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消除粉尘危害,防止发生尘肺病,结合铜鼓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规定了公司球磨、混批包装、仲钨酸铵煅烧等粉尘作业职业卫生管理的作业管理、作业环境管理。
二、引用标准
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5817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三、粉尘的理化性质、浓度及特征
钨属重金属,钨及其化合物属微毒和低毒。虽然其中毒机制尚不很清楚,但是钨酸盐能干扰人体钼的正常代谢;接触钨粉尘可引起轻度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干咳、呼吸困难、发热、心悸、头晕、食欲缺乏和嗅觉障碍等症状。
四、术语
1.生产性粉尘
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作业场所
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3、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
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
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仲钨酸铵含量
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仲钨酸铵的质量百分比。
5.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
系指工人在1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实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
6.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
7.致癌性
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
8.尘肺病
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五、粉尘侵入人体的途径
主要有呼吸系统、眼睛、皮肤等,其中以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粉尘对人体各系统的危害表现如下:粉尘侵入呼吸系统后,会引发尘肺、肺粉尘沉着症、有机粉尘所致的肺部病变、呼吸系统肿瘤和局部剌激作用等病症;如果粉尘侵入眼睛,便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混浊、眼睑水肿和急性角膜炎等症状;粉尘侵入皮肤后,可堵塞皮脂腺、汗腺,造成皮肤干燥,易受感染,引起毛囊炎、粉刺、皮炎等。
六、根据粉尘的种类、浓度、接尘时间,国家标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5817-86) 规定,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为五级: 0 级 ( 符合卫生条件), I 级 ( 轻度危害 ),Ⅱ 级 ( 中度危害 ),
Ⅲ级 ( 高度危害 ),Ⅳ级 ( 极度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