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11日

  准备工作

  获得组织高层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认同与承诺是准备阶段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实践证明,高层管理者的决心与承诺不仅是组织能够启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内部动力,而且也是动员组织不同部门和全体员工积极投入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

  按照GB/T24000-ISO14001标准,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组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指定专门的管理代表。规定他们对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职责和权限。管理代表是组织中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的直接负责人员。

  员工培训,是顺利及有效建立、运行和维持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准备工作之一,并宜先于其他工作来进行。此时培训的重点宜放在环境意识和职责上,从上到下都应参与。因为,只有领导层的意识,而无广大员工的环境自觉性,要想建立、运行和维持环境管理体系是不可能的。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为了做好环境规划活动的基础工作,ISO14001中规定:组织应当考虑其现行的及与此有关的过去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确定自身的环境因素,并判定其中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

  识别环境因素应包括所有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即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过程:设计、采购、生产加工、贮存、运输、交付、使用废置等。识别环境因素的目的是判定重大环境因素,因此在识别的同时还应进行评价。一般的过程是: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确定重大环境因素。在评价环境影响时应制定评审原则或要求,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同时也必须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科学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当组织的生产、产品或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进行识别和评价,以确定是否有新的重大环境因素。

  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体系文件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ISO14001标准共17个要素,在描述控制要求时,都对文件化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规定,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是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整个体系文件可分为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同时各个文件应达到接口协调、互相支持、口径统一、规定一致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在适用范围、职责权限、接口关系、控制要求、检查考核、实施效果(证据)等方面须作出明确规定。形成的体系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操作、工艺环境、法律法规等的改变,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不断完善,并且确保各个作业现场始终持有有关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

  EMS的运行控制

  “该写的一定要写到,写到的一定要做到”这是对搞好运行控制的基本要求。所谓必须要做到,即按体系文件(含法律法规)的各项控制要求严格操作,并能提供可追溯的证据。运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并保证环境管理方案中提到的措施能够按照进度要求实施。组织在对各要素的运行实施控制时,应把握以下要点:第一,每个岗位(场所)必须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有效的控制,正确无误地操作;第二,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活动,关键岗位的操作应有相应的控制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同时使操作人员明白,不正确(违反规程)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和危害;第三,对相关方关注的环境因素,应给予高度重视,除及时搞好信息沟通外,应对控制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保证所涉及的对环境因素有影响的活动得到有效控制;第四,当组织的(或其使用的)产品有服务中存在重大环境因素时,应予以标识并规定相应的控制要求,及时通报给相关方(主要指供方或分承包方)。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