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年代人误致因研究以来,其发展大约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主要从案例分析中定性提取人误致因因子并致力于构造模型框架。第二阶段是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的人误定量化研究,出现并丰富了人的可靠性数据库。第三阶段是进入90年代以后,对现代复杂系统人误的“潜在”致因即组织因素的研究热潮[1,2],此间提出了安全文化。
1 安全文化
由于安全、文化的定义不同,安全文化也有许多定义,两个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定义是:
定义1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3]。
这个定义背景是:1992年在研究我国安全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发现,安全法规、规范、程规难以全面落实、安全方针难以深入贯彻,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人员的安全素质;提出了安全文化素质的概念,其要点是解决人的本质安全。
定义2 安全文化是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标准[4]。
这个定义是在建设安全文化的实践中,考虑到其可操作性而提出的。
定义3 核安全文化认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
这个定义背景是:1991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维也纳召开了“国际核能安全大会——未来的战略”,为了总结和回答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后审评会议的总结报告(第四版本)中明确了安全文化的双方沟通。双向沟通一方面是单位内部的必要体制和管理部门的逐级责任制;另一方面是各级人员响应上述体制并从中得益所持的态度。
分析诸多不同背景下提出的安全文化概念,可以发现有3个共同点:
(1) 都以“安全第一”的价值观为核心。需要明确的是“安全第一”和“效益第一”的关系。效益第一是针对目标而言,是系统的动力机制。安全第一是指系统达到高效益目标的过程中对于手段的要求,是系统的约束机制。可见,“安全第一”与“效益第一”并无矛盾,应该建立起相辅相成的运作关系。
(2) 安全文化是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是技术复杂、大能量、集约化、高科技、高速度的过程,在这样的社会中,安全问题已不再是手工业时代的安全常识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复杂的现代技术,要求人们具有现代安全科学知识、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能力。由此可见,安全文化不是赶社会上的“文化热”,而是工业社会的客观需要。
(3) 它们都明确了安全文化属于管理文化,从而有别于单纯地表现道德观的文化(如宗教文化)或群体好恶的文化(如饮食习惯)。
但也有不同点:第一个定义所指的安全文化,包括了专业性(企业)安全文化和社会性基础安全文化,第二个定义指的是单位的核安全文化,即只是专业性安全文化。
2 安全文化的结构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安全文化的内涵作出不同的归纳和分类,例如,从其功能上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生活安全文化、体育安全文化、科研安全文化、生产安全文化等,而每类又可以作出更详细的划分,譬如生产安全文化又可以分为采矿安全文化、化工安全文化、核安全文化等。一般地安全文化结构从两方面谈。
第一方面,从工程的角度将安全文化分为基础安全文化与专业安全文化两大类。
基础安全文化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普遍具备的,它主要是指人类生活过程中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知识与技能,包括起居安全、煤气安全、电器安全、交通安全、防火灭火等各个方面安全知识,以及辟免事故的行为方式和事故中逃生与救援方法等。
专业安全文化指各种技术专业中的安全文化。各种专业活动多是以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因此也称为企业安全文化,不同的专门技术中,不同研究领域中有着不同的技术装备、工艺方法、作业环境及操作技艺,因此各专业有不同的安全科学知识、工程技术及管理方法。
基础安全文化是专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而专业安全文化又推动着基础安全文化的提高和发展。
第二方面:不论基础安全文化还是专业安全文化,都具有表层与理层两重结构。
表层是指安全文化的表象层,它是各种意义明确内容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构成的文化表象,也可以称为表现层。表层结构由立约类和非立约类两类内容组成:立约是指那些用一定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的内容,比如安全法律、条例、规范、标准等;非立约是指那些没有用具体的形式律定但却是约定成俗地在人们心理上普通认可的内容,例如安全生活及生产习惯等。
由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活动种类是千变万化的,而立约的内容总是有限的,大量的非立约的行为规范,是对立约的补充又是立约的延伸。表层结构规范着人们在生活及生产中自觉有序地支配自己安全行为。
安全文化理层结构是指安全文化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程序,是对表层结构的理解层或解释层。也称为思想层。安全文化的理层包括安全第一的科学思想、安全第一的道德观念,安全第一的经营及生产原则等,它集中体现为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安全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命的价值观。
表层与理层的关系:表层结构是理层结构的外化形式,它具有传递理层思想的功能,也是传递安全文化的媒介。
3 安全文化的功能
安全文化是在人的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中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将全体国民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念的现代文化人。将企业的全体人员塑造成具有现代专业安全文化知识的生产力,企业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安全文化的具体功能可以归纳为:
(1) 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在生活及生产活动中,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都与该项活动的安全状况有关,只有使每一个人都可靠,才能保证系统处于安全生活与安全生产的良性发展状态。而提高每一个人的安全觉悟、规范每一个人的安全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全体国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在受高度的安全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人文环境中,个别人即使有所怠慢,由于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场的约束与控制,不安全的行为也将被群体所不容而受到纠正。
(2) 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协调是指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对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关系进行匹配的过程。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一是需对安全决策执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协调;二是需对系统(如企业)中各子系统(如部门)在安全职能关系上进行协调。以使系统联成一个整体,克服顾此失彼和管理上的片面性。而这种协调就需要有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为基础,否则,协调就常常失灵。
(3) 安全文化使企业进入有序发展的良性状态,振兴生产、保护企业。安全文化是社会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在人的价值观上的综合反映,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事故对生活及生产的破坏作用,使系统进入无序的混乱状态,从而失去了稳定发展的前提。企业安全生产的状况,社会安全生产的状况,实质上是其安全文化水平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