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漫谈我国的安全文化观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9月04日

  人们常用成语“杞人忧天”来指那些不必要的担心,这与 “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如杜甫就有诗云:“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是,也有人用杞人忧天来表达忧患意识,例如李白的“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梁甫吟》)。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人类的安全意识就根植于忧患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在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质产品及意识领域成果的总和。安全意识是一种文化观念与价值判断,它既具有一定的历史共通性,也具有特定的时代性。
  先哲们对忧患意识的论述,昭示了中国安全文化观念的变迁。春秋战国,列国纷争,兴衰无常。国家安危不时发生转换,存亡继绝甚至就在一事一策之间。于是,很多政治家、思想家便疾声告诫:“于安思危,危则虑安。”(《战国策?楚策四》)难能可贵的“忧患意识”得以培育与激发。自秦以后,历代统治者为扩大疆域、保家卫国而励精图治。由群居、部落、氏族而形成“家——国”合一的“风险分摊体系”形成后,封建社会中的忧患文化就演化成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位卑未敢忘忧国”,体现是作为国家的依附群体对家国安全的一种期望。
  居安思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最早说到居安思危的是《周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这就是说,缺少守成忧患意识,就要导致危、亡、乱 。后来《左传》中也称:“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老子和庄子主张养身、正身,以退避祸难求得保全。人生苦短,草木尚且凋落,人若无灾无难倒是怪事。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道德经》)老庄哲学强调的是“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的辩证道理。道家认为灾难、死亡都在所难免,把灾变与死亡视为正常与必然之事,并从祸与死的黑洞中看到福与生的曙光。老子知道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蔑视死亡,妻子死去,“鼓盆而歌”,庆祝她成就人生回归自然。
  与道家主张祸福从容、处变不惊不同。儒家主张善养浩然之气,慷慨以天下为己任,但趋福避祸,重现实,重生死,宠辱若惊。孔子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亡,治而不忘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也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身取义”,虽然视死如归,但都认为生与死、祸与福是对立而不能转化的。因此,灾难与死亡在儒家那里往往是绝对和不正常的。
  汉代萌芽的“曲突徙薪”的风险防范意识,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背景之下没有形成文化主流。“昌必有衰,兴必有废”(汉?王充《论衡?治期》)。虽然如此,人民依然形成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忧患意识。
  南北朝诗人庾信写道:“夕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枯树赋》)。这都是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软弱,从而对灾变生死作好准备。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