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企业安全文化与行为基础安全协同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赵德顺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9月12日

(2)进行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整合。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中给出了安全文化建设的7个要素:安全承诺,行为规范与程序,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事务参与和审核与评估,这7个要素构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行为基础安全管理实施的典型模式包括安全评估、识别关键行为、建立安全行为观察流程、反馈与参与程序设计、制定激励措施、培训改进等要素。可以看出,对两者的要素进行协同使企业安全文化和行为基础安全管理各个环节充分配合,减少或避免某些环节的无效作业或内耗,提高相关要素在协同过程中的实施效能,最终达到两者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为协同安全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前提条件。

(3)建立管理流程协同机制。管理流程协同的目的是要优化两者重复的流程,从而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5]。从单一角度看,无论是行为基础安全管理的实施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都不是安全管理机构一个部门的事情,安全问题体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会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在自身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管理方式,使得其安全理念、管理手段、运作过程、资源配置都各不相同。因此,为提高安全管理成效,应该对两者的管理流程进行重组,主要包括安全决策和执行流程的协同。

(4)建立信息反馈系统[6]。协同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就是使企业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并形成积极健康的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果,但如何去衡量这种结果是否是协同安全管理模式所要实现的协同目标,还需要依靠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使管理者及时地了解协同安全管理模式的运行状况,如发生偏离,可以迅速作出反应,修正运行模式中的相关要素,起到优化、完善系统的作用。通过反馈,把协同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结果与协同目标相比较,如果协同安全管理模式的运行结果和协同目标相一致,则说明实现了其整体功能效应,即形成了协同效应;如果运行结果和管理协同目标不一致,则说明与协同的预期目标还存在差距,需要对要素协同、流程整合情况给予重新考虑。通过持续改进、循环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管理协同效应。

3协同安全管理模式的优势

(1)实现了安全管理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的有机结合。研究表明,行为基础安全的实施可以在短期内提升企业的安全绩效,但人们对以往的不安全行为存在很大的惯性,一旦克服了现有的不安全行为,又会有新的不安全行为发生;而企业安全文化很难改变这种惯性,即使能改变,其进程也很缓慢,但是一段时间后,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这种安全文化融入到自身日常行为中,且慢慢形成一种习惯。由此可见,协同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无疑是实现安全管理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的最佳途径。

(2)解决了安全文化建设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许多企业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当作一项面子工程来做,简单地将领导表态、开会、造势等同于安全文化建设,忽视了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的促进和提升作用,使安全文化无法有效地开展和执行,产生了和生产实践脱节的现象。企业安全文化与行为基础安全协同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将安全文化建设具体化,使员工有清楚的认识,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贯彻力和执行力,使安全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3)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增效。单一实施企业安全文化或行为基础安全管理模式,由于受各自运行方式、自身功能、分析手段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偏差和不足。通过协同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能够使两者各方面得到有机的结合,形成统一的目标,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优势互补,使协同安全管理模式达到》1+1>2∃的目的。

4􀀁结论

(1)企业安全文化与行为基础安全两种管理模式虽然各有所长,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认为可以通过互补达到企业安全管理实效的最优化。

(2)提出了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与行为基础安全的协同安全管理模式,并从预先安全评估、相关要素的协同整合、实施流程协同以及反馈辅助系统的建立等4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协同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流程。

(3)协同安全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在设定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评估协同实施改进再评估这一循环过程,最大程度地消除人为因素引发的不良影响,有利于不断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和构建企业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4)本文对企业安全文化和行为基础安全协同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的若干探讨,相关理论和实施流程的细化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模式的运作成效也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