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结构框架。我们对部分外埠建设施工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根据企业现实的安全教育状况,指出了亟待改进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安全教育的方法,相信对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减少现场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有积极帮助作用。
关键词: 关注 外埠建设施工企业 三级安全教育
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安全生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安全生产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表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保护人权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政策,不仅是参加危险作业人员的亲友关心,而且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现实说明社会在进步,人的层次在提高,安全理念在完善,安全生产逐步深入人心。
由于建设市场急剧发展,结合建设施工行业准入门槛低,在农村劳力急于寻找出路的情况下,大量农民涌入建设行业。据中国新闻网资料:近四千万的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其中农民工约占80%多,他们的安全防护操作技能较差,岗前培训也未达到要求。
要改变施工企业伤亡事故经常不断的状况,减少伤亡事故,降低事故发生率,就必须做好民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那才是打下了极重要的安全基础,是建设施工现场安全最实际的投资。
一、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结构框架
安全意识认知是安全基础,安全教育是取得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安全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份,而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结构框架。
由于经济发展及国家改革调控拉动内需的政策,国内基本建设方兴未艾,施工现场的机械化、电气化、专业化等不断发展,建设施工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现场的机电设备、高处作业、脚手架,起重吊装,交叉施工,各种材料构件等情况复杂,临时设施多,施工技术的选择,瞬息万变的气象条件等,同样的事,在不同的现场,安全性截然不同,甚至同一现场,同一作业项目,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危险程度差别极大,这些对现场的人员,提出了新的技术及安全要求。
现在建设施工工作,不仅仅靠体力解决问题,由于技术进步,专业化分工,现场对人的安全技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包括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现场适应性、人的生理心理状况、遭遇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等。
施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承担着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一个企业要安全生产,必须有健康的安全文化。由于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的安全文化、作业现场的技术工艺和防护措施等诸多因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也是施工企业伤亡事故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工人安全生产程度高(包括参加工作时间长的民工),就是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懂结构安全知识,知道现场防护要求,具备了处理应急应变状态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事故预防能力。
实践经验是拿鲜血和生命换取的,更是保护了许多人安全的天使。对比2007年湖南凤凰桥坍塌事故,广州某桥梁工程安排拆模,操作开始不久,就有人发现结构支撑架发生变化险情,作业木工立即紧急撤出,待变形稳定后,不再拆除,而是对其先行检查、加固,再处理,若是现场工人没有那么多的临场经验和知识,对于即刻到来的危害浑然不知,那是最大的隐患。
二、关于现场安全教育的调研
我们调研过华北、华东、华南及华西的一些施工单位(包括中央直属企业和地方企业)外埠工程员工的安全教育表,从形式上看,安全教育手续上是没有毛病的,但究其根底,实质上是存在缺陷的。
(一) 公司的安全教育。
以前,企业负责对新进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学徒工进单位后有学徒期,学习技术要经三年满师,其间,由指定的师傅传帮带教育,有一定时间的培训、有工作见习期,有适应过程,到时进行满师考核,从学徒工操作时间的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一个新工人的技术质量升华。普通工也有相应的培训要求。
我们调查了一些建设施工企业,他们对新来的员工只进行一般的三级安全教育,这是作为对熟练工安全教育的基本程序。现在的问题在于:现场新来的人,不少是刚洗脚上田的民工,昨天还是标准的农民,并不是熟练工。
到施工现场务工的人,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技术水平、体力强弱、包括性别、甚至身体条件等参差不齐,不少人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若少了这一教育培训环节,员工的基本素质就差了一个重要的层次。
随着建设施工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劳动效率,技术水平,质量控制、工艺管理及安全生产水平,现场的专业化分工明确,有的分项工程,全部工期就是几天时间,作为施工企业,能安心做好员工进场的安全教育,已经是花费了不小的气力,但与要求相差较远,还需要继续努力,按规定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