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杜邦公司百年来持之以恒的安全文化获得了巨大的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在工业界,杜邦与安全是同义词,1812年,以制造火药起家的杜邦就明确规定,进入工作区的马匹不能钉铁掌,马蹄用棉布包裹着,以免铁钉碰到火药引起明火。任何一道工序没有经过杜邦公司家庭试验以前,其他员工不得进行操作。1911年,杜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安全委员会,1990年,杜邦设立了“安全、健康和环境杰出保护奖”。杜邦公司的任何一个会议,无论是对内部员工还是与政府首脑会谈,会议主持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开会前,我先向诸位介绍安全出口”。可以说,杜邦一直推动着安全理念、技术、制度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孜孜以求地追求着安全第一目标的实现。杜邦的安全记录优于美国其他企业的10倍。良好的安全文化理念、意识、技能和素质,使杜邦公司获得极大的成功,安全意识和素质成了员工潜移默化的习惯和行为。而安全就是效益,假如杜邦的安全记录仅达到美国工业安全的平均指数,那么杜邦每年就要损失十亿美元。从杜邦公司的实践我们可以真切地感悟到,什么是安全的最高境界,安全与文化的结合能产生多大的能量。
(三)建设安全文化必须落实在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上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安全理念的渗透,安全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指望通过安全文化建设,立即解决所有的安全隐患,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一是要建立安全文化战略指导机制
长期以来,煤矿生产环境的艰险性、工作地缘的偏僻性、员工构成的复杂性,导致了煤矿管理的粗放性和简单化,成为影响和制约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决定了煤矿安全文化不仅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更主要是要解决长远的问题;不仅仅要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更主要是要解决全局的问题;不仅仅要解决表面的问题,更主要是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煤矿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煤矿和职工共同的安全愿景,提出安全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并制定具体的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
二是要完善安全文化教育机制
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安全文化是对安全教育的提升,而安全教育则是安全文化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增强教育的计划性,制定安全教育各个阶段的计划、任务和目标,明确具体的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分系统、按工种、有重点地进行教育,要针对职工文化、思想、个性、需求等不同的特点,实行个性化的教育;要增强教育的超前性,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性、长期性、复杂性,对危险时段、危险区域、危险人群进行超前教育,把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增强教育的趣味性,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教育的艺术和技巧,采用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育的亲和力和职工的参与度。
三是要完善安全文化落实机制
执行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执行力才能使企业创造实质的价值。企业管理最大的黑洞是没有执行力,制度“跑冒滴漏”严重,有目标,有规划,有措施,没执行。安全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执行力的建设。严格讲,职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但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职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长此以往,职工的不规范行为将养成习惯,这就给事故的发生造成最大的可能。因此,必须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明确责任,各司其职,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问,处处有人抓,通过健全系统的措施保障体系、责任落实体系、监督考核体系和奖罚激励体系,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把安全文化建设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要建立安全文化评价机制
对煤矿安全文化状况进行评价考核,是安全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构建:
——组织的承诺,就是煤矿的决策层对安全问题所表明的态度。只有决策层作出郑重的安全承诺,才会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去支持安全工作和安全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管理者参与程度,是指管理者参与煤矿内部关键性安全活动的程度。他们在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环节脱节了,决策层与操作层就失去了联系的桥梁,安全文化就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
——职工授权,它意味着操作层在安全决策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可以发起并实施对安全的改进活动。职工并不只是被管理者,同样也是管理者,每个职工确信并十分明确自己在改进安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
——奖惩系统,是指煤矿需要建立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奖惩系统,以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这个奖惩系统必须被正式文件化,并为全体职工所理解和接受;
——报告系统,是指煤矿内部所建立的、能够有效地对安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加以识别并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决策层报告的系统。一个良好的报告系统还体现在,对安全问题可以自愿地、不受约束地向上级报告。与报告系统相配套,必须有一个信息反馈系统,告诉职工,他们建议或关注已经得到了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对安全文化的量化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有待于煤矿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
建设煤矿安全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经济成份的多样化、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劳动用工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对安全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这就需要煤炭企业不断地分析、研究,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安全文化。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宣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新班子大会上,提出了安全生产“五要素”:一是安全文化,二是安全法规,三是安全责任,四是安全科技,五是安全投入,其中安全文化被称作扭转安全生产严峻形势和被动局面的重要措施,这再一次表明,建设安全文化意义重大,安全文化建设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煤炭企业管理》;
2、《煤炭经济研究》;
3、王裕桂著《中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4、原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著《2005年国有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评价》;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调度统计司著《2005年国有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选煤厂基本情况》、《煤炭工业统计提要》、《2005年煤炭工业统计年报》;
6、原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研究中心著《关于国有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调查》;
7、《中外企业文化知识500问》李大军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2月;
8、《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魏杰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7月;
9、《走向柔性管理》冯周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10、《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李建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11、《企业文化通论》刘志迎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12、《企业文化宣言》主编李德伟、刘为礼,编著李柏松,蓝天出版社,2005年12月;
13、《企业文化宣言》主编李德伟、刘为礼,编著李柏松,蓝天出版社,2005年12月;
14、《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周施恩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15、《中国煤炭大集团建设探索》牛克洪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3月;
16、《企业文化诊断评估--理论与实务》王吉鹏、李明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12月;
17、《再创业—企业再创业的理论与策略》芮明杰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月;
18、《企业文化概论》朱诚全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19、《铸造企业之魂—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王瑞祥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8月;
20、《集团文化--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曾良才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6月;
21、《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经验材料汇编》,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编,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