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安全分析管理程序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3月19日
1.       目的
建立、推行并保持公司工程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害源辨识与评价程序,确认、评价重大危险源,对各项(类)工作进行安全性分析,为制定控制措施计划提供依据。
 
控制风险,保护员工安全健康,促进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1.1           
2.       适用范围
2.1           包括日常及非日常活动及操作。
2.2           适用于公司正常的工程作业、生产作业及临时加班作业。
2.3           公司所属区域内,进入作业现场和办公场所可能遭受危害及造成环境影响的所有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实习人员、承建商、以及参观、访问、联系业务、临时进入的其它人员。
2.4           公司的各类设备、设施,包括:通道、建筑物、厂房等。非所有权的归属,包括:公司产权、借用、租用的厂房、设备、设施以及代维护财产。
 
3.       职责
3.1           安环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修订本程序,负责指导危险源识别、评审、确认、评价、以及对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计划的制定。
3.2           公司各部门/车间/中心按要求对本部门/车间/中心所属范围、人员、设备进行危害源识别、评价,并进行控制。
3.3           重大危害源控制措施所涉及的部门/车间/中心负责按计划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控制方案,并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识别
4.1.1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各个方面。
4.1.2         进行危害识别,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关注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4.1.2.1                物理性:包括设备、设施、电气、噪声、高温、粉尘、振动、辐射等,还应考虑:全部在用、封存、借用、租赁的设备、设施、装置、工具等的缺陷,考虑使用年限,磨损程度,腐蚀、老化,以及维修后组件变更或丢失;
4.1.2.2                化学性: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
4.1.2.3                生物性:包括传染病;
4.1.2.4                心理性:性格争强好胜、情绪波动、麻痹自信、侥幸心理、好奇、错觉、幻觉等;
4.1.2.5                生理性:身体缺陷、视力、听力较弱、超负荷等,女工保护和重体力劳动;
4.1.2.6                行为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指挥调度不当,故意行为;
4.1.2.7                作业环境不良:包括安全通道、操作点的安全状况、地面状况、空气含氧量、温度、湿度、采光等。
4.1.3         在识别危害因素时还应考虑:公司所属地域的地质水文、地形、周围环境、道路交通、周边环境、社区环境、气象条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公司所属地域内所有建筑物、道路、运输线、装卸区、消防通道、生活区域;事故应急的设备设施,抢救措施及辅助设备设施。
4.1.4         识别危害因素应特别关注 “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发生的危害。
4.1.4.1                三种状态:
a.        正常:在生产活动服务中正常情况下的危险源/污染源;
b.        异常:临时发生的工艺变更,检修;
c.        紧急:正常,异常活动不应发生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污染物异常排放等突发事件。
4.1.4.2                三种时态
a.        现在:正常工作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危险源/污染源。包括正常加班时间;
b.        过去:从前发生过对人、设备伤害或损失及未遂事件,停用、报废设备、基建遗留、污染物意外排放等;
c.        将来:因工艺、设备改变可能产生的新危险源/污染源。
4.2          危害辨识方法
4.2.1         首先制定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以确认公司的全部危险源;对日常工作活动、工艺操作等采用工作安全分析(JHA);
4.2.2         编制出重大危害清单,并做好危害/风险记录。
4.2.3         对于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特别是以前经常发生事故的或其它类似装置、部位发生过如火灾、爆炸、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则采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结合进行危害分析。(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2)
4.3          工作安全分析(JHA)
4.3.1         确认及分析某特定工序时可能产生的潜在危险的严重程度,并提供数据协助管理层作出决定,以改善工作的安全及健康标准。
4.3.2         工作安全分析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其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       —观察工作
              —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5)进行风险评估。
(6)建议安全工作步骤。
4.3.3         在进行工作安全分析后,有关部门/车间/中心应制定可有效清除或控制工作相关风险的安全措施及操作程序,并予以实施。
4.3.4         措施及程序要定期予以检讨或修订,以确保能反映当前的操作情况。操作程序应由工程人员、操作人员协同安全主管检讨,以确保这些程序是准确的,并能够就如何安全地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指示。
 
4.4          风险评价方法
4.4.1         评估人员应对所识别的危害加以科学评估,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
 
4.4.3      矩阵法评量的依据
–        风险的发生概率等级
–        风险的后果等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