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会员中心
加入VIP
微信
客服微信 网站公众号
用户名:
密 码:
Cookie:
不保存
保存一天
保存一月
保存一年
忘记密码
安全新闻
安全法规
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事故案例
操作规程
安全标准
安全教育
环境保护
应急预案
安全评价
工伤保险
职业卫生
文化
|
健康
管理体系
文档
|
论文
安全常识
工 程 师
安全文艺
培训课件
管理资料
煤矿
化工
建筑
机械
电力
冶金
消防
交通
特种
论坛
活动
视频
问答
投稿
MSDS
签到
超市
招聘
动态
法规
管理
技术
案例
超市
标准
预案
课件
更多
教育
规程
评价
工伤
职业卫生
环保
健康
体系
文档
论文
常识
工程师
文艺
视频
导航:
安全管理网
>>
培训课件
>>
管理体系
>>正文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实施培训课程
点 击 数:
更新时间:
2022年10月26日
下载地址:
点击这里
文件大小:
5.32 MB 共81页
文档格式:
PPT
下载点数:
30 点(VIP免费)
全屏查看
部分内容预览 [文件共81页]
本文件共81页, 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
下载
。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
文件大小:5.32 MB 共81页 文件格式:PPT
下载点数:30 点(VIP会员免费)
下一篇:
仓库6S管理
上一篇:
5S基础知识
文本预览
仅提取页面文字内容,供快速阅读使用。
安全生产标准化 建设与实施培训课程 培训讲师: 培训日期: 1 备注:1 目录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背景 为何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简介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 1 2 3 4 5 6 2 备注:2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1 3 备注:3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 标准化 建立制度 编制操作规程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检查整改不符合项 治理控制各类隐患点 监测监控危险源 4 备注:4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企业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5 备注:5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防护技术 6 备注:6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联锁)技术 7 备注:7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定置化操 8 备注:8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定置化操 9 备注:9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文件痕迹留存 10 备注:10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有章可循 有人负责 有据可查 有人监督 策划充分 责任制的落实 可追溯性强 监督体系健全 11 备注:11 安全生产标准化背景 2 12 备注:12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新安法通过立法方式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纳入其中。 13 备注:13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14 备注:14 为何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 3 15 备注:15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六个动因 政府 职工 安全 标准化 作用 企业 发展 法律 安全形势 16 备注:16 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简介 4 17 备注:17 目标职责 目标 1 18 备注:18 机构和职责 2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1.机构设置 2.主要负责人及领导层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 分管负责人应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负责。 各级管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 19 备注:19 机构和职责 2 3.全员参与 20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 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营造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全员重视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良好氛围,不断改进和提升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备注:20 3 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缴纳相关保险费用。企业宜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21 备注:21 4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1.法规标准识别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有效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和文本数据库。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从业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22 备注:22 4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2.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并征求工会及从业人员意见和建议,规范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及时获取制度文本。 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目标管理; 一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 一安全生产承诺; 一安全生产投人; 一安全生产信息化; 一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管理; 一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 一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査治理;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 一教育培训; 一班组安全活动; 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23 备注:23 4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一危险物品管理; 一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一安全警示标志管理; 一安全预测预警; 一安全生产実惩管理; 一相关方安全管理; 一变更管理; 一个体防护用品管理; 一应急管理; 一事故管理; 一安全生产报告; 一绩效评定管理。 24 备注:24 4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3.操作规程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护要求,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员工,并严格执行。 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参与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企业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组织制修订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25 备注:25 4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4.文档管理 4.1 记录管理 企业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 企业应建立健全主要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并建立和保存有美记录的电子档案,支持査询和检索,便于自身管理使用和行业主管部门调取检査。 4.3 修订 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安全检査情况、自评结果、评审情况、事故情况等,及时修订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4.2 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26 备注:26 5 教育培训 1.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培训大纲、内容、时间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内容。 企业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保证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资源。 企业应如实记录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建立安全教育增训档案和从业人员个人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27 备注:27 5 教育培训 2.人员教育培训 2.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力。 企业应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思行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的知识与能力。 法律法规要求考核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 28 备注:28 5 教育培训 2.人员教育培训 2.2从业人员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满足岗位要求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职业危害防护技能、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方法,了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并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复训考核 。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应上岗作业。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企业应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29 备注:29 5 教育培训 2.人员教育培训 2.2从业人员 企业的新入厂(矿)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学时和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企业应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培训。 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 企业专职应急救援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应急救擾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训。 其他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和内容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30 备注:30 5 教育培训 2.3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进入企业从事服务和作业活动的承包商、供应商的从业人员和接收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习生,进行入厂(矿)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 外来人员进人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外来人员人厂(矿)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所从事作业的安全要求、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 2.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进人企业检査、参观、学习等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 31 备注:31 5 教育培训 3.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导全体人员贯彻执行。 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应符合AQ/T 9004的规定。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 32 备注:32 6 生产设备设施 1.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总平面布置应符合 GB 50187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和建筑灭火器配置应分别符合 GB 50016 和 GB 50140的规定;建设项日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评价,严格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査、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 2.设备设施验收 企业应执行设各设施采购、到货验收制度,购置、使用设计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安装后企业应进行验收,并对相关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 33 备注:33 6 生产设备设施 3.设备设施运行 企业应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账。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施以及检测与监测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 企业应针对高温、高压和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高风险设备,以及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各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建立运行、巡检、保养的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其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4.设备设施运行 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应随意拆除、娜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34 备注:34 6 生产设备设施 5.设备设施检维修 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五定”原则,即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定检维修进度,并做好记录。 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安金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安全验收标准。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安全控制措施,隔离能量和危险物质,并进行监督检査,检维修后应进行安全确认。检维修过程中涉及危险作业的,应按照5.4.2.1执行。 35 备注:35 6 生产设备设施 6.检测检验 特种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检验。 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祥石油开采特种设各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相关安全使用证。 7.设备设施拆除、报废 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设各设施的报废应办理审批手续,在报废设备设施拆除前应制定方案,并在现场设置明显的报废设备设施标志。报废、拆除涉及许可作业的,应按照5.4.2.1执行,并在作业前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报废、拆除应按方案和许可内容组织落实。 36 备注:36 7 作业安全 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企业应事先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及工艺、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坏境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生产现场应实行定置管理,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生产现场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职业病防护用品(具)及消防设施与器材,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应急照明、安全通道,并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企业应对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有(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封道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将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作业许可应包含安全风险分析、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作业许可实行闭坏管理。 企业应对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条件等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检査,做到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和落实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37 备注:37 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企业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设备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进行屏蔽或隔离。 两个以上作业队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活动时,不同作业队伍相互之间应签订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检査与协调。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单位的特殊作业,应符合 GB30871 的规定。 7 作业安全 38 备注:38 2.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依法合理进行生产作业组织和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以及从业人员作业行为等进行安全风险辨识,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作业行为安全风险。 企业应监督、指导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企业应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岗位安全风险相适应的、符合 GB/T 11651规定的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并监督、指导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正确佩戴、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査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 7 作业安全 39 备注:39 3.警示标志 企业应当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要求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得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告、告知危险种类、后果、应急措施。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特点,在有重大危险源、较大危险因素和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書示标识。 企业在设备设施检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深圳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现场深圳围栏和警示标志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四类 7 作业安全 40 备注:40 3.警示标志 警示标志的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应分别符合 GB 2893和 GB 2894的规定,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应符合GB 5768(所有部分)的规定,工业管道安全标识应符合 GB 7231 的规定,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 13495.1的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符合 GBZ 158的规定。 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标明安全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内容,在有重大隐患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治理责任、期限及应急措施; 在有安全风险的工作岗位设置安全告知卡,告知从业人员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7 作业安全 41 备注:41 4.相关方 企业应建立承包商、供应商等安全管理制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作业人员培训、作业过程检査监督、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绩效评估、续用或退出等进行管理。 企业应建立合格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定期识别服务行为安全风险,并来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企业不应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护条件的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企业应与承包商、供应商等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及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通过供应链关系促进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7 作业安全 42 备注:42 8 隐患排查治理 1.安全风险管理 1.1安全风险辨识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组织全员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安全风险辨识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企业应对安全风险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归档。 43 备注:43 8 隐患排查治理 1.安全风险管理 1.2安全风险评估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程序等。 企业应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定期对所辨识出的存在安全风险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物料等进行评估。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至少应从影响人、财产和坏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物品生产、储存企业,每3年应委托具备规定资质条件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评价。 44 备注:44 8 隐患排查治理 1.安全风险管理 1.3安全风险控制 企业应选择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生产经营状况等,确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等级,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应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4变更管理 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变更前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告知和培训相关从业人员。 45 备注:45 8 隐患排查治理 2.排查范围和方法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46 备注:46 8 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渐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 3.隐患治理 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或排查清单,明确隐患排查的时限、范围、内容和要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和供应商等相关服务范围。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记录,建立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组织有关人员对本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隐患作出认定,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企业应将相关方排查出的隐患统一纳入本企业隐患管理。 47 备注:47 8 隐患排查治理 3.隐患治理 48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企业应按照责任分工立即或限期组织整改一般隐患。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企业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故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施。 备注:48 8 隐患排查治理 4.验收与评估 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进行评估。 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査治理情況,至少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隐患排査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通报。 企业应运用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査、报告、治理、销账等过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并按照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5.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 49 备注:49 8 隐患排查治理 6.预测预警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安全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等情况,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体系。 50 备注:50 9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 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监控,并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应符合AQ 3035的技术规定。 含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应将监控中心(室)视频监控资料、数据监控系统状态数据和监控数据与有关监管部门监管系统联网。 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全面辨识重大危险源,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制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按照GB 18218的规定,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 51 备注:51 9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1.辨识与评估 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2.登记建档与备案 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3.监控与管理 52 备注:52 10 职业健康 企业应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解除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符合GBZ 1的规定。 企业应确保使用有毒、有害物品的作业场所与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应住人;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工作场所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53 备注:53 10 职业健康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检验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监测。 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特殊情况应急后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从业人员并存档。对检查结果异常的从业人员,应及时就医,并定期复查。企业不应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应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应符合GBZ 188的规定。 1.基本要求 各种防护用品、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建立台账,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维护和更换。 涉及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运输、贮存的企业,应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为接触放射线的从业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 54 备注:54 10 职业健康 2.职业危害告知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应符合 GBZ/T 203的规定。 55 备注:55 10 职业健康 3职业病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及时更新信息。 4.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企业应改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条件,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不超过 GBZ 2.1、 GBZ 2.2规定的限值。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并保存监测记录。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人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向从业人员公布。 定期检测结果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液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企业应根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出的整改建议,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应有明确的记录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査。 56 备注:56 11 应急救援 1.应急准备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不单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指定兼职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 1.1应急救援组织 企业应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査的基础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制定符合GB/T29639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重点场所(设施)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编制重点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 1.2应急预案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应急救援队伍、周边企业等有关应急协作単位,,企业应定期评估应急预案,及时根据评估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按照有关规定将修订的应急预案及时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 57 备注:57 11 应急救援 1.应急准备 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照规定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建立管理台账,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1.4应急演练 企业应按照 AQ/T 9007的规定定期组织公司(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业人员參与应急演练全覆盖,并按照 AQ/T 9009 的规定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和演练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1.5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 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58 备注:58 11 应急救援 2.应急处置 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根据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況,并开展先期处置: 发出警报,在不危及人身安全时,现场人员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等措施;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迅速停止现场作业,现场人员采取必要的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发生事故应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报告本企业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前状态等简要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补报、续报有关情况;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对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灾害的,应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59 备注:59 11 应急救援 2.应急处置 发生事故要研判事故危害及发展趋势,将可能危及周边生命、财产、环境安全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等告知相关单位与人员;遇有重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封闭事故现场,通知本単位从业人员和周边人员疏散,采取转移重要物资、避免或减轻环境危害等措施。 发生事故应请求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证据。准备事故救援技术资料,做好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移交救援工作指挥权的各项准备。 60 备注:60 11 应急救援 3.应急评估 企业应对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准各评估。 完成险情或事故应急处置后,企业应主动配合有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评估。 61 备注:61 12 事故查处 1.报告 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事故内外部报告的责任人、时限、内容等,并教育、指导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报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企业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況的,应当及时补报。 企业应建立内部事故调査和处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行业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造成人员伤亡(轻伤、重伤、死亡等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和财产损失的事故纳入事故调査和处理范畴。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成立事故调査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査。事故调査应査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波及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2.调查和处理 62 备注:62 12 事故查处 3.应急处置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应吸取的教训、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企业应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企业应根据事故等级,积极配合有关人民政府开展事故调査。 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管理台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故纳人本企业事故管理。 企业应按照 GB 6441、GB/T 15499 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行业确定的事故统计指标开展事故统计分析。 4.管理 63 备注:63 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1.绩效评定 企业每年至少应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评,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査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组织自评工作,并将自评结果向本企业所有部门、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自评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作为年度安全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业绩考核等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责任死亡事故,应重新进行安全绩效评定,全面査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 64 备注:64 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2.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自评结果和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所反映的趋势,以及绩效评定情况,客观分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绩效。 65 备注:65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 5 66 备注:66 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 教育培训 现状梳理 管理文件制修订 实施运行及整改 企业自评 评审申请 外部评审 67 备注:67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及运转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法 P (plan) 计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D (Do) 执行 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 (check) 检查 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 A (action) 处理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68 备注:68 1 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 成立领导小组: 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保障。 成立执行小组: 69 由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备注:69 1 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 根据目标来制定推进方案,分解落实达标建设责任,明确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确保各部门按照任务分工,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目标。 70 备注:70 2 教育培训 企业领导层宣贯 执行人员专业培训 岗位员工专项培训 宣传教育 重要性 条款理解与执行 操作规程落实 全员参与 71 备注:71 3 现状梳理 对照相应专业评定标准(或实施细则),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单位安全管理情况、现场设备设施状况进行现状摸底,摸清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现状摸底的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阶段进度任务的针对性依据。 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规模、行业地位、工艺特点及现状摸底结果等因素及时调整达标目标,注重建设过程,确保有效可靠。 72 备注:72 4 管理文件制修订 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要求,核心在其内容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而不仅是对其名称和格式的要求。企业要对照评定标准,对主要安全管理文件进行梳理,结合现状摸底所发现的问题,准确判断管理文件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薄弱环节,提出有关文件的制修订计划; 以各部门为主,自行对相关文件进行修订。 73 备注:73 4 根据制修订后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实际运行。根据运行情况,对照评定标准的条款,按照有关程序,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及完善。 实施运行及整改 74 备注:74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 6 75 备注:75 评审 企业自评 外部评审 76 备注:76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注意事项 企业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主体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专门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也是企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具体体现。因此,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任何一家承诺遵守国家法律的企业都应该做好的事情,企业也理所应当的成为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体。 创建是为了管理而不是为了考评 政府分行业制定的考评标准,是为了细化《基本规范》以及更好地提取各个行业的安全生产状态指标。作为企业,不应只为了应付考评而开展标准化,而应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这一过程实现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77 备注:77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注意事项 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原有管理体系之间的融合 安全生产标准化不能抛开企业现有的体系和制度另行一套,而要与企业的其他管理相融合。在原有体系要素的基础上,增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素和要求; 在先行建立的文件基础上,补充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内容,形成新的文件体系。 78 备注:78 什么是体系 专门的人员 专门的投入 专门的机构 专门的制度 专门的考核 79 备注:79 领导重视是关键 责任落实是核心 长效机制是方向 教育培训是基础 80 备注:80 培训结束 培训讲师: 培训日期: 81 备注:81
网友评论
more
管理体系最新内容
03-27
6S基础知识讲解
03-11
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01-17
企业多体系融合培训
12-28
EHS基本法律及安全生…
12-01
EHS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12-01
新版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12-01
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12-01
HSE意识培训(经验交流…
管理体系热点内容
3379
“双重预防机制”知…
398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247
ISO45001:2018 新…
146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
132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构…
120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
88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85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
相关内容
关于降低和撤消煤矿一级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动…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
关于降低和撤消煤矿一级安…
关于降低和撤消煤矿一级安…
创想安科
网站简介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业务合作
提交需求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