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

作者:葛小锚 王坚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3月03日

    (5)家长心理互动。在辖区内各中小学及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青少年家长的团体心理咨询。通过群体干预,将每位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团体成员间的心理互动,让家长们得到思想上的交流和共鸣

    (6)心理干预。通过心理测试统计将学生分为:普通学生组和高危人群组,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干预。

    普通同学组:工作目标定为预防。主要工作内容是建立有益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学校环境,举办全校性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心理健康课程、讲座等。利用同济大学、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的心理咨询师及杨浦区精神卫生专家的学术资源,运用通俗易懂的讲课形式,开展老师和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讲座、学生家长家庭沟通技巧培训、学生心理健康集体课、问题学生单独心理辅导等系列干预活动。(详见表2)

表2   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及讲座内容

    高危人群组:工作目标定为介入及改变。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展个别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小团体辅导。在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2个青少年心理健康安全检测干预点,对个别高危对象实施一对一重点干预。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二、三、四上午开设专家心理科门诊,对来诊青少年、儿童进行咨询、干预,并转介到区精神卫生中心。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周一至周六全体接纳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介对象进行各类心理干预和治疗;并在干预后半年、一年各进行1次随访,再次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和心理卫生问卷调查。

    3.3效果评估

    (1)、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度和干预工作的协同意识有了明显增强。项目实施后,在校心理卫生老师对如何发现问题学生、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社区中小学校心理卫生教师的心理咨询水平得到提高;学生家长也主动积极配合项目组心理干预工作的开展,迫切期望干预项目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11-16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半年后随访结果与首次测试结果进行相关维度统计学分析显示:家庭功能、焦虑障碍、网络成瘾诊、神经心理缺陷干预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抑郁障碍、多动症状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被试对象干预半年前后相关维度分析(X±S)

(3)、统计学分析显示入库对象经过半年心理健康干预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百分率从干预前的17.2%降至15.6%(见表4)。

表4   被试对象干预半年前后心理问题百分率比较

    4未来展望

    1、继续强化“一校一医”工作。通过全科医生与学校卫生老师的结对,及时了解各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心理干预。对普通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对相似问题背景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咨询;个别突出的学生进行个人心理危机干预及转介工作。

    2、继续充分利用同济大学、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的心理咨询师及杨浦区精神卫生专家的学术资源,开展各类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适合四平社区内中小学校学生的心理干预模式,改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减低因心理失衡给社会、家人和自身造成的危害,推动四平社区的和谐稳定。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