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行车线上施工或线路故障采用( A )防护。( A )可采取随时设置或撤出的移动式信号牌。具体有作业标、减速信号牌、减速地点标、减速防护地段终端信号牌、停车信号牌等。
A.移动信号 B.作业标
C.移动减速信号 D.停车手信号
21、在不需要以停车信号或移动减速信号防护的区间线路上作业时,应于施工地点两端500~1000m处列车运行方向左侧(双线在线路外侧)的路肩上设置( C )防护。
A.移动减速信号牌 B.移动停车信号牌
C.作业标 D.停车手信号
22、凡施工慢行及病害慢行地段,均应设置( D ),随时监测列车速度,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超速列车。
A.作业标 B.移动减速信号牌
C.移动停车信号牌 D.地面自动测速仪
23、关于要点施工作业,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D )。
A.施工要点必须做到分工明确、统一指挥。施工、技术、作业负责人及防护人员必须佩带明显标志,作业人员要统一着装。
B.施工要点当日,驻站联络员必须提前40分钟到岗,与车站值班员对预登记内容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共同在车站《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上登记签认。
C.施工负责人必须在接到施工调度命令、确认施工起止时间、设好防护后,方可下令施工。
D.在接到实际施工调度命令之前,施工负责人可以安排人员对点内施工任务进行超前准备,以减少点内工作量。
24、关于线路架空顶进作业,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C )。
A.临近线路侧的架空临时支点防护桩施工,要跳槽开挖施作,并采取防护措施,开挖完成后要及早灌注,待防护桩强度达到要求,方可进行顶进土方开挖作业。
B.线路加固开始后,线路维修人员要对架空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做到过一趟车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交接记录。
C.要严格控制顶进土方开挖量,做到随挖随顶,列车通过时,顶进作业时不得间断。
D.桥梁项进就位后,要及时施做端墙、翼墙,防止线路下沉、路基坍塌。
25、换铺无缝线路时,为防止胀轨跑道,不宜采取的必要措施是( D )。
A.施工地段应备足道碴 B.根据轨温安排作业
C.拧紧扣件和接头螺栓 D.齿条起道机起道
26、营业线区间卸车,哪些处所可以卸车( E )。
A.道岔区 B.无碴桥 C.道口
D.信号机导管处 E.线路区间
27、既有线桥涵改建线路加固时,应保持轨道电路( D )良好。无缝线路施工前,当需变更线路锁定范围,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处理后,方可施工。
A.轨距 B.水平 C.高低 D.绝缘
28、营业线要点施工,在自动闭塞区间插入非联锁道岔时必须安装锁闭装置,并由( D )派人昼夜看护,随时检查设备状态。
A.车站 B.安全监督单位
C.施工单位 D.设备管理单位
29、在距运营的接触网( C )内进行爆破作业时,应先申请停电后方可作业。
A.10m B.15m C.5m D.20m
30、在( C )和绝缘接头附近作业使用的金属机具,没有绝缘装置或绝缘装置不良不准使用。
A.道口 B.无缝线路区段
C.轨道电路区段 D.无碴桥
31、电气化工程区段架线作业时,架线车及作业人员、工具的任何部位,距铁路周边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当输电线电压为110kv及以下时,水平接近距离4000mm。垂直接近距离( D )。
A.3000mm B.1500mm C.2000mm D.2500mm
32、施工单位应在( D )的起止时间内完成施工作业,施工单位作业完成后,经施工、设备管理单位检查达到放行列车条件,由施工负责人(或驻站联络员)、设备单位检查人(或设备单位指定人员)办理开通登记(施工销记),车站值班员签认后,由车站值班员报告列车调度员开通线路。
A.月度施工计划 B.施工日计划
C.调度命令 D.实际施工调度命令
33、铁路建设项目新线施工中的正、站线线路在验交开通前,要经过机车压道检查、整修或大型养路机械整道,直到达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经( C )交接后方可开通。
A.中间验收 B.阶段验收
C.竣工验收 D.分部工程验收
34、营业线的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工程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后,施工单位要及时向( B )提出验收交接申请,( B )组织竣工验收交接后,方能正式移交使用单位运营或投产使用。
A.设备管理单位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35、过渡工程的竣工验收要按照正式工程组织。过渡工程除拢口拨接地段外,其他应提前进行验收。对不能预先轧道的过渡工程,由(C)联合检查并确认达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运营单位。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D.铁路局相关单位
36、电气化改造车站电气集中设备施工后,必须进行( B ),试验合格后方可开通使用。严禁利用列车间隔进行( B )。
A.联调联试试验 B.联锁试验
C. 闭塞试验 D.以上都不是
37、《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规定,铁路交通一般事故分为四类。无调度命令施工和超范围施工,按《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规定,构成( C )。
A.铁路交通一般A类事故
B.铁路交通一般B类事故
C.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D.铁路交通一般D类事故
38、施工机具和材料侵入铁路限界被列车碰撞,按《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规定,构成( C )。
A.铁路交通一般A类事故
B.铁路交通一般B类事故
C.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D.铁路交通一般D类事故
三、判断题
1、A类施工必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B、C类施工不需要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 )
答:错误,应为不能设置防护设施的B类施工也要纳入施工计划。
2、A、B类施工时,防护设施设置不需要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 )
答:错误。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防护设施设置必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3、架设或拆除各类铁塔、支柱及接触网杆等在作业过程中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列为B类施工。( × )
答:错误。应为A类施工。
4、吊装作业时侵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杆外侧2米、非电气化铁路信号机立柱外侧1米范围的施工,列为A类施工。(√)
5、铲车、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作业;人工开挖基坑和人工挖孔桩施工;绑扎钢筋、安装拆除模板等未侵入限界的施工,列为D类施工。( × )
答:错误,应为C类施工。
6、施工要点登记工作由项目部驻站联络员负责。施工要点当日,驻站联络员必须提前40分钟到岗,与车站值班员对预登记内容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共同在车站《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上登记签认。(√)
7、封锁要点施工时,驻站联络员确认封锁命令下达后,必须以单线联络方式报告施工总指挥;施工总指挥接到命令,必须口述回复驻站联络员确认,驻站联络员确认无误后,施工总指挥方可通知两端防护人员设置行车防护;两端防护设置完毕,必须分别报告施工总指挥,其后施工总指挥方准挥动红旗,命令开始施工。(√)
8、施工临时设置的道口,应制订道口安全管理细则。(√)
9、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过电气化区段平交道口时,在装载高度超过2m的货物上严禁坐人。(√)
10、严禁私自拆除营业线封闭网,若因施工需要拆除时,可向监理单位提出审请,同意后方可拆除。( × )
答:错误,应为向设备单位提出审请。
11、冬季施工时,在铁路既有线上施工作业人员可以戴无孔遮耳防寒帽。( × )
答:错误,应为不得戴无孔遮耳防寒帽。
12、移动停车信号牌设置在区间线路上时,标志高度采用1.85m,设置在站内线路上时,标志高度可采用1m(√)
13、在区间线路上进行不妨碍行车安全的作业时,可不设置停车信号及减速信号防护,应在施工地点两端各500~1000m处列车运行方向(双线在列车运行的正方向)的左侧路间上,设置作业标防护。(√)
14、在动车组运行区段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提前5分钟下道避车。(×)
答:错误,应为15分钟
15、在跨越线路的股道下开挖管沟时,要对扣吊轨的数量、长度以及列车限速等必须经计算确定。(√)
16、轨下路基开挖作业时,,当连续3根枕木被挖空,必须用扣轨加固线路。(√)
17、框架式桥涵顶进施工时,严禁施工人员接近或跨越顶铁,或站在已经就位的顶铁上。(√)
18、拆除既有挡护工程时,根据现场情况,必要时采取临时喷锚支护,先加桩后拆墙等措施,确保既有线路基稳定。(√)
19、施工单位和设备管理部门要经常监视既有设备,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工处理,确认对既有设备无影响后,方可继续施工。因施工造成既有设备发生损坏时,设备维修单位应及时组织抢修,尽快恢复设备正常使用。( × )
答:错误,应为施工单位应及时组织抢修。
20、线路要点开通后,维修线路作业时可以使用齿条式起道机上道作业。( × )
答:错误,线路开通后禁止使用齿条起道机上道作业。
21、点内进行插铺道岔和线路施工时,一般禁止向未封锁线路抽出滑轨。确需向未封锁线路抽出滑轨时,现场总指挥应通过驻站联络员了解行车状况,确认可以利用列车间隔作业时,应设置好防护和防止轨道电路短路的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22、在既有线上无缝线路换铺作业必须在封锁线路的条件下进行。(√)
23、既有线换铺无缝线路铺设时,严格按设计轨温锁定铺设,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应力放散。(√)
在无缝线路区段施工,轨温超过锁定轨温±10℃或锁定轨温不清时,应先与设备管理单位联系进行应力放散或采取相应的防胀轨措施,严防胀轨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