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概况
麦尔兹窑车间现有3座600吨/天麦尔兹窑,一座1万立方米煤气柜,煤气加压站一座,北侧是石料料场,西侧是电石厂原料工段,南侧是电石生产工段。麦尔兹窑车间隶属于伊东集团东兴化工电石分厂,现有职工50人。
2、术语、符号和代号
煤 气:无色、无味、有剧毒的可燃性气体,电石炉煤气CO含量为75%~90%,H2含量为2%~10%,CH4含量为2%~4%,另外还有硫化物、磷化物、碳化物、钙镁氧化物、煤焦油等十几种成分,都极易造成人身中毒;煤气遇明火或高温就可能发生强烈爆炸。煤气的主要危害是:易燃、易爆、易中毒。
3、预案内容
3.1基本情况
隶属关系;隶属于伊东集团东兴化工电石分厂从业人数:现有职工49人
主要产品、产量:日产白灰1800吨
周边情况:北侧是石料料场,西侧是电石厂原料工段,南侧是电石生产工段。
3.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边的影响
3.2.1危险目标的确定:
3.2.1.1煤气加压站1座,一万立方米煤气柜1座,评价为A级危险源点; 4个水封评价为B级危险源点;外网管道及37个阀组评价为C级危险源点。
3.2.1.2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3.2.1.3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文件: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职业健康管理程序》
《燃气管理程序》
《紧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2.2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煤气柜火灾、爆炸;煤气泄漏。
对周边的影响:外网泄漏造成周边人员中毒及设备损坏,影响公司生产和周边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3.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主控室配备2台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2台,防毒面具20套,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4台,急救箱一个,氧气袋2个,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仪(探头),窑体18个,煤压站5个。
3.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3.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救援组织机构设现场总指挥1人,副总指挥2人、成员5人
3.4.2组成人员
总 指 挥:车间主任
副总指挥:副主任、主任助理
成 员:生产作业长3人、检修组长、安全员
3.4.3主要职责
3.4.3.1现场总指挥: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掌握全车间生产的主要环节,负责全车间人员、资源配置以及应急队伍的调动。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接受公司的指令和调动。
3.4.3.2副总指挥:负责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3.4.3.3成员单位:
3.4.3.3.1安全员: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事故处置、现场警戒、治安保卫、道路管制、协助抢险救护、人员疏散。
3.4.3.3.2加压站: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的开、停车调度工作;负责与公司相关单位生产信息联络。
3.4.3.3.3:防护站、检修组:负责事故现场及相关的抢险、抢修;调配事故现场所需的应急物资。及时组织抢险、自救、报警,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
3.4.3.3.4盲板工职责:负责开关全车间所辖的眼镜阀及防护站所属管道蝶阀及动力厂范围内带煤气抽堵盲板及更换阀门的全部工作内容。负责燃气车间范围内带煤气开人孔、封人孔。负责防护站所属管道吹扫、置换工作(是否合格由防护人员确认)。如工作现场发生中毒事故或其他事故,必须立即参加抢救或抢险。如遇防护人员工作安排紧张时,盲板组人员必须服从指令,参加巡检、监护或其他防护站承担的工作。
3.4.4明确指挥部及联系方式
3.4.4.1值班联系电话:主控室18332736732
3.4.4.2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市火警:119 市急救中心:120
3.5报警及通讯联络方式
3.5.1发生事件的报警程序、报警人员
3.5.1.1发生煤气泄漏、人员中毒、着火爆炸等紧急事故后,现场目击人员要立即报告燃气车间领导也可直接向电石厂调度室报告。
3.5.1.2任何单位接到报告后,都要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不得延误:车间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向部调度室报告,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急救处理。
3.5.1.3车间领导接到紧急事故报告后,要立即上报应急总指挥,并通知厂调度室厂安环科的领导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和进行事故调查分析。
3.5.2 24小时能报警的设施装置、位置
报警装置:便携式、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仪
位置:燃气车间加压站、气柜;
3.6应急物资的准备
3.6.1应急物资的品名数量
空气呼吸器(2个)、便携式煤气报警器(4个)、灭火器(16个)
3.6.2应急物资存放地点和负责人
应急物资分别存放转炉加压站、新煤气柜和防护站,由各班组指定专人负责。
3.6.3应急物资的管理
车间防护救护器材由车间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空气呼吸器每月检验一次、固定报警器半年检验一次、便携式煤气报警器3个月检验一次、消防器材由各所属班组负责管理,灭火器2年维修一次。
3.7.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3.7.1煤气泄漏中毒事故紧急救护措施:
3.7.1.1煤气中毒的急救原则是:自身安全、救人、通讯。即:保证救援者的安全,避免事故的扩大;优先救人,迅速将中毒者救出煤气区域;尽快向上级报告。
3.7.1.2防护人员到事故现场后,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及煤气监测设备对煤气区域设警界线,并立即进行现场勘察,对发生泄漏的设备进行抢修,组织救人工作。
3.7.1.3将中毒者迅速救出煤气区域,安置在煤气泄露点上风册空气新鲜处,维护好现场,并派人接救护车。
3.7.1.4煤气事故区域安全警界线要有明显的标志并有专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再次发生事故;事故隐患未处理完,安全警戒线不能解除。
3.7.1.5检查中毒者的呼吸,脉博、瞳孔等情况,确定煤气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处理方法。
3.7.1.6如果中毒者为轻微中毒,有头痛、眩晕、耳鸣、呕吐、恶心心烦等症状,可直接送急诊室或医院治疗,或让中毒者躺在空气新鲜处安静休息。
3.7.1.7如果中毒者为中度中毒、有神志不清、口吐白沫、两腿瘫软、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应立即在现场输氧,待中毒者恢复知觉后,再送医院治疗。
3.7.1.8如果中毒者为重度中毒,昏迷不醒、神志丧失,呼吸心跳微弱或已停止,出现假死现象,立即尽快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挤压,中毒者未恢复心跳、呼吸和知觉前,不得用车送往医院,没有医生允许,不得停止一切急救措施。
3.7.1.9为了便于中毒者的自主呼吸,应解开其领口、衣扣、腰带等,应脱掉湿衣服,并注意保暖。
3.7.1.10如果中毒者有外伤,采用正确搬运和急救方式,在急救同时,简单迅速处理外伤。
3.7.2发生煤气着火事故
3.7.2.1事故单位要尽快通知消防队,同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扑救工作。
3.7.2.2设置事故区域安全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再次发生事故;事故隐患未处理完,安全警戒线不能解除。
3.7.2.3消防部门的抢险队到达事故现场后,要立即对现场进行CO检测,当发现CO超标时,要穿戴好防护设备。以防止抢险人员发生意外事故。
3.7.2.4由于煤气设备不严密而轻微泄露引起的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灭火,火熄灭后再按有关规定补好泄露处。
3.7.2.5当泄露量较大时,应停止该管道有关用户煤气供应并止火。具体做法:立即采取措施以降低煤气压力,同时向着火管道两端通入大量蒸汽和氮气灭火,但煤气压力不得低于100Pa。严禁突然关闭阀门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但压力也不能过高,过高不能控制火势。
3.7.2.6直径小于100mm的煤气管道,可直接关闭阀门切断煤气灭火。
3.7.2.7煤气管道内部着火,或者煤气设备内部着火立即向管道内通入蒸汽和氮气。
3.7.2.8煤气管道被烧红,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变形、断列。
3.7.2.9煤气管道排水器着火,应立即补水至溢流状态,然后在处理排水器。
3.7.2.10煤气着火事故处理过程中,应设专人看管和操作煤气闸阀、压力表及蒸汽、氮气管头。
3.7.3发生煤气爆炸事故
3.7.3.1发生煤爆炸事故后,要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消防队前来抢救,同时组织现场人员在统一指挥下实施抢救。
3.7.3.2事故区域要及时进行安全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再次发生事故;事故隐患未处理完,安全警戒线不能解除。
3.7.3.3在事故抢险前要做好现场勘察和CO检测工作,当发现CO超标时,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以防止发生中毒等意外事故。
3.7.3.4煤气设备或管道发生爆炸尚未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同时向设备或管道内输入大量蒸汽、氮气冲淡残余煤气以防再次爆炸,彻底切断煤气来源之前,有关用户必须止火,停用煤气。
3.7.3.5煤气设备或管道发生爆炸有引发着火时,应按煤气着火事故处理。
3.7.3.6因爆炸造成煤气大量泄露,一时不能消除的,应先适当降低煤气压力,并立即指挥全部人员撤离现场,然后按煤气危险作业区的规定进行现场处理。
3.7.3.7爆炸事故后若发生煤气着火煤气中毒,应按相应办法处理。
3.8.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3.8.1现场人员沿侧上风向远离事故现场,并及时到指定集结地点集合,现场临时负责人清点人数。
3.8.2 及时通知现场周围无关人员紧急撤离危险区域。
3.8.3进入危险区域的抢险人员进入前以及撤离后要及时向负责人报告自身人员情况和现场救援情况。
3.9危险区的隔离和警戒
3.9.1危险区域的设定
3.9.1.1如发生煤气泄漏,40米半径内为危险区域,但在下风向按实际现场检测情况而定。
3.9.1.2发生煤气火灾等其它事故后,视险情程度,设定危险区域。
3.9.2危险区域周围的检测
3.9.2.1在煤气区域,危险区域周围的检测用便携式一氧化碳监测仪进行检测。
3.9.2.2特别注意周围居民和其他人员聚集区域的CO浓度检测。
3.9.3事故现场警戒区的划定方式、方法
依据煤气相关安全规程、危险区域周围的检测结果及现场的安全实际状况(如风向等),来确定警戒区的安全半径;警戒区的安全半径确定后,采取拉设警绳、悬挂警示、设置警卫的方法,控制安全区域与危险区域的分隔。
3.9.4事故现场警戒区的划定
依据煤气相关安全规程、危险区域周围的检测结果及现场的安全实际状况(如风向等),由事故现场指挥部来确定警戒区的安全半径。
3.9.5事故现场周边道路隔离与交通疏导
本厂区域范围内的道路与交通疏导由厂经警和车间安全保卫人员负责,其它区域范围内的道路与交通疏导由公司统一协调。
3.10.救援及控制措施
3.10.1保护监测、救护人员的措施
3.10.1.1在煤气区域,监测、救护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及便携式一氧化碳监测仪。
3.10.1.2根据现场的事故危害性质,确定具体的保护措施。
3.10.2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保护措施
抢险救援方式:专业救援队伍与一般救援人员相结合,集中指挥,统一行动,协调联动,避免单人行动。
抢险救援的方法:本着救人、通讯、自身安全优先的原则,各专业组分头落实抢险救护、紧急操作、警戒疏导等职责。
人员保护措施:执行3.10.1款所规定
3.10.3现场异常情况时,抢险人员的撤离、疏散方法
现场异常情况时,指挥部统一下令,各救援队伍负责人分别组织各救援队伍人员按3.8内容组织撤离和疏散。
3.10.4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的救援队伍要迅速感到事故现场,其它单位的救援队伍由指挥部统一调配;如本单位的力量不足时,由指挥部向厂请求援助,由厂统一安排外部救援力量。
3.10.5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首先按3.7内容执行,如情况特殊,必要时可将周边的设备设施停产,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10.6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如事故存在可能扩大的情况,由指挥部下达现场抢险救援人员迅速撤离的指令,扩大警戒范围,同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11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和救治
3.11.1伤员的分类
受伤人员:煤气中毒
3.11.2现场抢救
3.11.2.1煤气中毒
3.11.2.1.1检查中毒者的呼吸,脉博、瞳孔等情况,确定煤气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处理方法。
3.11.2.1.2如果中毒者为轻微中毒,有头痛、眩晕、耳鸣、呕吐、恶心心烦等症状,可直接送急诊室或医院治疗,或让中毒者躺在空气新鲜处安静休息。
3.11.2.1.3如果中毒者为中度中毒、有神志不清、口吐白沫、两腿瘫软、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应立即在现场输氧,待中毒者恢复知觉后,再送医院治疗。
3.11.2.1.4如果中毒者为重度中毒,昏迷不醒、神志丧失,呼吸心跳微弱或已停止,出现假死现象,立即尽快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挤压,中毒者未恢复心跳、呼吸和知觉前,不得用车送往医院,没有医生允许,不得停止一切急救措施。
3.11.2.1.5为了便于中毒者的自主呼吸,应解开其领口、衣扣、腰带等,应脱掉湿衣服,并注意保暖。
3.11.3送医院抢救治疗
抢险人员以最快速度将受伤人员抢救出危险区域,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同时通知急救中心。
3.12应急救援保障
3.12.1确定应急救援队伍
煤气车间煤防工、车间义务消防员、各岗位职工。
3.12.2有关的技术资料
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各种设备设施的技术资料、图纸。
3.12.3应急物资
见 3.6.1
3.12.4应急保障制度
《安全消防经济责任制》
《安全责任制度》
《岗位责任制》
《交接班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13应急培训计划
3.13.2.1演练范围、频次
演练范围: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危险区域岗位人员。
演练频次:每季度一次
3.13.2.2演练组织
燃气车间负责统一组织,各相关班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