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从五个方面抓煤矿企业安全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二)如何做到个人的心理调节

  不安全行为极易诱发事故,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应想办法引导职工调节心理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应因人而异,根据具体对象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

  1.注意每个职工个人的心理特征的培养。根据事故统计分析,活泼型和冷静型人员的事故发生率较低,急躁型和轻浮型人员的事故发生率较高,所以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应通过教育、作风培养、文化娱乐活动做好心理状态的转化工作。

  2.加强职工心理素质锻炼。在组织学习、技术安全培训及实际工作中,注意人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和提高。

  3.重视井下作业人员心理疲劳的缓解工作。从管理上采取调整工作与休息时间,增加工作中的提醒次数等措施。

  4.做好情绪和控制及调节工作。情绪对安全的影响极大,发挥情绪对安全的积极作用,避免其不利影响,引导员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遇到高兴的事情,要平心静气,不能忘乎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不为逆境所困,拿得起,放得下,及时解脱。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具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保证安全生产。减少和控制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1.物质激励法。物质激励通常具有很大的驱动力,物质奖励的方法比较具体,最终都跟金钱有关系。具体方式有安全奖金法、安全结构工资法、安全抵押金法等。

  2.精神激励法。它通过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在较高的层次上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例如采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树立形象、荣誉、兴趣、参与、榜样等多种方式,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

  3.纪律控制。利用纪律的约束力,加大处罚力度,要求职工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作业,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发生。  

  (三)如何做到人的生理调节

  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的时候浑身是劲,精力充沛,思路敏捷,精神焕发,有时感觉疲倦乏力,反映迟钝,情绪不稳,喜怒无常,这些都呈循环周期性出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是人体生物节律现象,要充分利用好人体生物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

  四、煤矿安全与管理方面

  安全无小事,管理出效益。要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依法制企,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按上素要求,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监督到位,建立安全有效机制。事故隐患无处不在、安全工作不能放松。要将安全理念、安全生产规律、安全原理等刻在矿工的心坎上,对于员工就是一把自我约束的尺子,它处处提醒员工按章作业,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

  五、安全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

  企业的安全有保障了,它的效益必然也就上去,这是相辅相成的。若一旦安全出了问题。势必给国家、企业、个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看到在煤炭这个特殊行业里,抓好安全就是效益人保证。另一方面,一出事故会给企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并且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抓安全生产要以人为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心情舒畅有干劲,自然效益好,反之就差。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安全为天,谁重视谁受益。安全工作是个全方位,各层次复合性的管理工作,不单是专业性的问题。所以忽视某一方面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安全工作要标本兼治。安全工作要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要根据生产、环境、气候等变化的诸多因素,经常性地做好人的安全思想的工作。杜绝事故发生,切实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