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实现设备安全的途径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3月31日

  (4)防止接近原则

  使人不能落入危险、有害因素作用地带,或防止危险、有害因累进入人的操作地带。如采用安全栅栏,冲压设备采用双手按钮等。

  (5)时间防护原则

  使人处于危险和有害因素作用环境中的时间缩短到安全限度之内。如对体力劳动和严重有毒有害作业实行缩短工时制度。

  (6)屏蔽和隔离原则

  屏蔽原理即在危险因素的作用范围内设置障碍,同操作人员隔离开来,避免危险因素对人的伤害。如转运、传动机械的防护罩、放射线的铅板屏蔽、高频的屏蔽等。

  (7)坚固原则

  这个原理是以安全为目的,提高设备的结构强度,提高安全系数,尤其在设备设计时更要充分运用这一原理,例如起重设备的钢丝绳、坚固性防爆电机外壳等。

  (8)设置薄弱环节原则

  这个原理与坚固原理恰巧相反,是利用薄弱的元件,在设备上设置薄弱环节,在危险因素未达到危险值以前,已预先将薄弱元件破坏,使危险终止。例如电气设备上的保险丝,锅炉、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等。

  (9)闭锁原则

  闭锁原理就是以某种方法使一些元件强制发生互相作用,以保证安全操作,如载人或载物的升降机,其安全门不关上就不能合闸开启,高压配电屏的网门,当合闸送电后就自动锁上,维修时只有拉闸停电后网门才能打开,以防触电。

  (10)取代操作人员的原则

  在不能用其他办法消除危险因素的条件下,为摆脱危险因素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可用机器人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工操作。

  (11)禁止、警告和报警原则

  这是以人为目标,对危险部位给人以文字、声音、颜色、光等信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例如设置警告牌,写上“此处危险,不准进入”、“高压危险,禁止靠近”等等,车间起重设备运行时,用铃声提醒人们;使用全仪表,不同颜色的信号等。

  4.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

  要完全消除物质系统的潜在危险是不可能的,而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又非常之多。并且不安全状态与不安全行为往往又是相互关联的,很多不安全状态(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会引起或扩大不安全状态。此外,任何事故发生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人与物的状态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事故的形成和发展是时间的函数。所以,加强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