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论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可行性

作者:煤矿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22日

3 合理使用设备

  因为煤矿井下的特殊工作条件,所以,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要有足够的强度、严格的防爆要求和防触电要求。这里以煤矿电气设备为例,说明合理使用电气设备的重要性。

  煤矿井下空气潮湿及电气设备和电缆易受砸、压、碰而使绝缘破坏,极易发生人身触电、漏电及短路故障。由于漏电事故的长期存在会使雷管提前引爆;电气设备的长期过载,容易引起火灾;漏电和短路故障又容易导致瓦斯、煤尘爆炸。为此,矿井电气设备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装置和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和发展,确保人身和设备乃至矿井的安全,人身接触带电导体或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设备外壳,都可能造成触电事故。人体触电时相当危险,但只要措施得力,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执行,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如将带电导体、电器元件、电缆接头封闭于坚固的外壳内,并设可靠的机械闭锁来防止触电。对于人身接触较多的电气设备采用低电压,如煤电钻、照明设备的工作电压不超过127 V,设备控制电压为36 V及采用本质安全电源及本质安全回路等。特别要求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禁止接地,采取灵敏可靠的漏电保护及保护接地装置,均可有效地防止人身触电,这是煤矿选用电气设备的一个条件,另一个条件是预防电火花引起的火灾及煤尘瓦斯爆炸,供电线路的过负荷、能量大的电火花和电弧、导体的连接不良,电缆接头的封固工艺,设备的短路及散热不良等因素均可引起事故。所以正确选择和安装使用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并在运行中加强维护检修,防止短路故障和过负荷发生,装设并使用必要的保护装置,进行合理的整定,均可起到保护作用。另外,设备必须具有防爆性能。

  隔爆原理可分为四类:一是采用间隙隔爆技术。在外壳内部电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后产生的压力和冲击波,不会引起外壳变形,并且从结合面的间隙逸出壳外的火焰等因与外壳充分接触并吸收热量冷却,也不足以引燃外部混合气体。二是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在条件允许下尽量降低电火花能量。三是采用超前切断电源和快速断电技术。四是采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因此,煤矿必须使用防爆设备,并且设备外壳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设置机械闭锁装置,加强日常的管理维护,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爆炸现象的发生。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严禁出现“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及明火操作,加强电气设备的防锈处理,进行合理整定,充分发挥设备的容量,加强各类电气保护,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应合理使用已开发出的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减少故障率。例如,在我们矿上现使用的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即是刚投入使用的一种新类型。该装置是针对目前所用的煤电钻综合保护在实际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采用了无触点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它可以消除煤电钻工作时交流接触器触头回跳时所产生的机械振动、电火花、电磁干扰及反向过电压,具有漏电、短路、网络绝缘监视及先导控制等功能,可靠地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1)采用先导控制回路,做到远方开停电钻,不打钻时电缆不带电,保护人身安全。

  (2)采用固态继电器,实现煤电钻开启的无触点控制,提高工作稳定性。

  (3)过载保护采用热继电器使电路达到过载保护,防止烧毁煤电钻。

  (4)短路保护采用载频检测与熔断器双重保护方式,当电缆不工作时发生短路,也可实现短路闭锁,避免装置元器件及电钻的损坏及所引起的着火等严重事故。

  (5)采用漏电保护及漏电闭锁装置。在送电前首先对线路进行绝缘监测,当绝缘电阻低于设定值时,使开关无法送电。在运行中发生漏电时,能可靠地切断供电线路并闭锁,减少人员的触电事故。

  (6)采用低电压控制煤电钻,减少触电的危害。

4 事故预防

  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渐进性或突发性,但是大部分事故发生的规律、原因是可知的。由于造成事故的原因很多且复杂,包括认识程序、设计、制造、疲劳、磨损、老化、检查和维护保养、人员失误、环境及其他因素。通过经验教训及事故的统计分析,大部分事故的规律是可知的。通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分析总结可使多数事故在预定期间内得到控制。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事故预防体系,是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一个重要手段。煤矿井下的事故预防主要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知识技术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来预防事故发生。因此企业应做到:第一,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仅是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安全技术措施的根本途径。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自动化消除人事伤害的危险。第二,设置安全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及危险牌和识别标志。第三,认真做好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及事故原因的分析。总结分析事故原因是预防事故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事故的发生与其原因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通过总结事故教训,消除发生事故的原因,即可防止事故的发生。具体做法是针对事故的每个原因,吸取相应的事故教训,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加强管理。处理机电事故过程中要坚持“四个一”和“四不放过”原则:即一事故、一追查、一处理、一通报及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没有责任者不放过、不接受教训不放过、不拿出整改措施不放过。准确掌握事故信息,发现隐患立即处理。

5 结语

  总之,煤矿的机电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至少可以避免在事故发生后造成更大的人身、财产损害。以上所述的4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真做好每一个举措,整体推进,全面发展,是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根本。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