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议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8月12日

2.2 加大安全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构建和谐人、机、物环境
加大安全投入不是盲目的、简单的、重复的增加资金而是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强的投入资金,是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必要条件。 若视安全隐患而不顾,只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不及时投入资金进行整改,不仅在岗员工的生命得不到保证,而且安全事故随时都会发生,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加大安全投入是为企业平添安全措施,夯实安全基础的重要保障,是节约资金的有效办法,加大安全投入是为企业长远发展更好地节约成本。
一是完善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克服“补救式”安全投入的传统思想,未雨绸缪,舍得在安全上投入,确保安全费用的足额提取和有效使用 。
二是加快主要生产设备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努力构建科技型矿山管理平台,积极打造“装备现代化、采掘机械化、系统自动化、监测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的现代化非煤矿山。临朐县寺头金矿建立安全生产电子监控平台,井上、井下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对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井上、井下、全矿三级安全监控,可以及早发现隐患及时消除,进一步提升了非煤矿山的安全技术水平。
三是围绕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因素和关键问题,开展科研攻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安全生产新突破。要着重解决安全工作的难题和棘手问题。对重点问题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攻关,紧紧围绕安全和发展、提高劳动效率、方便员工操作这一核心去运作。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经常组织群众性的革新活动。对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尽快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四是以实施“人才兴安”战略为带动,构建安全管理技术人才支持平台。采取倾斜政策积极吸纳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安全管理人员三个人才库。结合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坚持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专业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努力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
2.3 健全机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构建和谐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安全生产条件的变化,需要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管理。非煤矿山企业应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形成以“四抓四严一追究”为主线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抓超前,严把安全技术措施关。强化业务保安,认真落实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对安全工作中的突出性重点问题、苗头性隐患问题、关键性技术问题、反复性难点问题,超前完善制定防范措施,并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突出安全重点和薄弱环节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并通过复查落实整改情况,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真正消除事故隐患;突出作业现场的安全动态检查,保证和督促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抓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严把安全奖惩考核关。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各级管理人员和各工种人员安全责任制及相关配套考核办法,与安全奖惩挂钩考核,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尤其是狠抓班组长、区队长和特种作业人员三个环节,进一步明确责任,分级进行安全抵押,加大奖惩和考核力度,依靠机制建设,使安全岗位责任制真正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减少事故隐患和零星事故的发生。
三是抓重点和薄弱环节,严把现场管理关。例如地下非煤矿山以通风为基础,以局部通风为关键,以监测监控为保障,上设备、上措施、上手段,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大巷修工作力度,搞好通风降阻,满足生产需要。针对顶板管理、巷道贯通等重点工作,强化现场措施的检查和落实,狠抓事故防治。
四是抓基础,严把安全质量关。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坚持把安全质量达标做为强化安全管理,实现非煤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突出以人为本,强化基础装备、基础设施、基础资料的建设,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
“一追究”就是认真落实安全职责,追究安全责任。对重大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责任者,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责、权、利”相结合,该重奖的重奖,该重罚的重罚,做真的,来实的。通过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认真执行,落实各级安全责任,以促进安全工作的健康开展。
总之,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工作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需常抓不懈的长期性工作。必须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加强安全思想文化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等几方面内容,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推进非煤矿山安全工作扎实稳步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