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创新安全共管格局 保障企业安全发展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5月05日


        2.明确文化渗透责任区。由机关党群部门与基层党总支负责,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编印了《天湖山安全文化手册》,明确了7个安全管理理念、提示了应当注意克服的8种心理与情绪,编发了10个安全规律与原理,通过日常专题学习、安全活动日、班前会以及安全走访、演讲、征文、家书等形式,进行持续的宣灌渗透,积极践行集团文化“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观,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
        3.明确素质提升责任区。由各级党组织、人力部、党工部和三四级安培中心负责职工培训教育等素质提升工作。公司各级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负责人安全培训第一责任制度”,三四级安培中心认真组织各类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安全培训,深化天湖山版的“手指口述”培训法,注重理论与现场实际、个人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努力提高职工的基础素质。创新队伍素质提升办法,建立“班组长、技术员、安全员”三支队伍素质教育的常态机制,分阶段、分重点、有计划地进行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学习交流、观摩点评活动,构建技能比武、竞赛平台,推行考核排名、亮相警示等激励约束措施,不断增强三支队伍的基本素质,为安全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抓准“责任点”,共建安管格局。
        1.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点”的优势。各单位党组织建立了以党支部为单位的党员安全监督岗,每个党员就是安全监督员,广泛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安全示范岗等活动,带动职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发挥了安全标杆和示范带动作用。充分用好党群部门的力量,专门组织开展安全管理经验亮点采访活动,分四组深入矿井,对各单位的安全管理经验与亮点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一些较为综合性的经验介绍,在内部学习交流借鉴。
        2.工会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点”的功能。两级工会建立了群众监督网络,每个班组配齐群监员,将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职工安排到群监岗位上,不断推进“眼勤、脑勤、嘴勤、腿勤、手勤”等五勤活动,成为专职安全管理队伍的重要补充。组织职工代表开展季度安全督查、及时提交督查建议,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公司安监室,督促整改提升。女工委建立了家属协管安全网络,不定期组织女工家属到井口、采掘区队、一线班组和职工家庭开展安全走访、亲情教育和送温暖活动,与“三违”人员及时谈心帮教,共筑安全第二道防线。
        3.共青团充分发挥青工“助力点”的作用。共青团建立内部青年安全监督岗网络,通过共青团“青年安全监督岗”,全面开展当班无事故、操作无违章、巡查无漏洞和青安岗达标创优活动,团结带动青年技术人员学技术、学管理,发挥青年监督岗员的应有作用。
        二、主要成效
        (一)文化氛围浓厚增意识。通过结合工作实践,深入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不断推进安全共管工作,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深入进行现场管理、教育引导、监督纠偏,长期坚持、形成氛围,使职工深感安全的责任重大,安全意识得到持续增强。
        (二)基础素质提升促管理。通过齐抓共管成合力,在日常管理与实践过程中,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注重职工行为养成,强化技能教育提升,逐步引导职工努力规范管理行为、规范操作行为,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了基础素质。
        (三)责任落实加速提效率。把天湖山文化的“制度不落实等于零”的落实观,重点在安全管理上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和践行点,寻求新的实践成效。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体系、安全教育体系、技术指导体系、监督检查体系,逐步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效率、落实质量得到逐步提升。
        三、主要体会
        (一)细节决定成败。安全无小事,任何小事皆大事。我们的煤矿安全工作千头万绪,作业现场千变万化,管理条件千差万别,容不得任何的麻痹、疏忽和松懈,需要注重每个细节,关注每个环节,从制度设计、流程设定、现场管理、监督检查、整改落实、考核运作等各个细节,都要扎实抓好做好。
        (二)落实决定成效。经过近几年加强制度建设,各项安全制度都比较完善、比较实用,各项责任分解也比较明确、比较到位,但大家都清楚,这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有了制度--贵在落实,有了责任--重在承担。只有形成合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提高责任落实力,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精于管理,安全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更有实效。
        四、主要问题与主要对策
        (一)职工素质还不能相适应。一线职工文化素质较薄弱,且流动性相对较大,安全意识、操作技能、行为养成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对此,要持续抓好职工的教育引导,加强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不断结合新形势,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把安全应知应会、安全制度、管理办法、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等作为重点,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教育和纠偏,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责任落实还不能相匹配。有的责任落实、制度执行还不够及时、不够准确,与提高执行力的新要求还不相匹配。对此,要不断创新动态管理与考核办法,强化过程监管,加大责任追究与处罚力度,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发挥齐抓共管的作用,一级一级抓执行、一项一项抓到位,把责任落实到终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