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1月09日

1 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对公司各类隐患的整改与监控,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杜绝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增强抵御重大恶性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隐患治理管理。
        2 管理职责
        2.1 HSE管理部牵头组织安全隐患的排查。负责建立安全隐患台帐,每月统计分析并传递至各单位;监督隐患整改情况。组织制定安全隐患整改前的监控措施,确定监控管理方式。
        2.2 生产部负责建立生产工艺安全隐患整改的监控措施,确定监控管理方式,制定设备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及时掌握安全隐患情况,组织安全隐患整改相关的生产协调工作。
        2.3 设备部负责建立设备安全隐患整改的监控措施,确定监控管理方式,制定设备安全隐患整改方案。
        2.4 工程部负责工程建设安全隐患整改治理。
        2.5 技术部负责组织隐患治理的相关技术管理工作。
        2.6 计划部负责隐患整改投资项目的立项及时纳入投资计划。
        2.7 各相关部门、分厂、车间是识别、整改安全隐患的责任主体,对各类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3 管理流程
        3.1 安全隐患的范围
        3.1.1 危及安全生产或社会生活的不安定因素;
        3.1.2 导致事故发生或扩大的生产设施和安全设施,主要指设施失效或出现的危险征兆;
        3.1.3 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
        3.1.4 现实存在但不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规范、规程和标准的状态;
        3.1.5 易造成群伤群亡等其他社会灾害的恶劣情况。
        3.2 隐患发现与报告
        3.2.1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规定》,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安全隐患调查工作,掌握安全隐患情况。
        3.2.2 各单位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组织整改,并上报HSE管理部。对当时不能整改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监控措施和应急方案,并告之岗位人员和相关人员。对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产或停工整改。
        3.2.3 监控措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3.2.3.1 保证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安全运转的条件;
        3.2.3.2 对生产装置、设施监测检查的要求;
        3.2.3.3 潜在的危害及影响,以及防范控制措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