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棉花加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途径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13日

  ①火灾事故的预防。

  a.由于大部分收购加工在天气寒冷的冬季进行,门卫的管理如果不到位,对进入场区的人员控制不力、检查不到位,让不明原因火种进入花场,将会造成火灾随时发生的隐患。管理者对门卫一定要管理到位,制度严格,特别是对车辆的管理。车型要作严格要求,防护罩配置齐全,交花的车辆在场内严禁熄火、发动车辆。

  b.规范籽棉的堆垛,坚持标准,化大为小,保持堆垛间距的整齐、干净,是预防火灾、减少损失有效的防范措施。为此,消防部门要对籽棉堆垛有严格的要求,做到防患未然。

  c.加强设备的维修、检查、杜绝违章操作,是预防车间火灾的有效措施。定期的设备检查,重点对转速很高、技术间距要求很小的部位进行检查。脱绒车间肋条、锯片的调整,清绒机齿棍转动部位,都是检查的重点。其次,电器设备的安装,在购置电器时,应把电器质量作为购置的第一要求,绝缘装置、耐压等级都是预防电器火灾事故的基本条件。

  d.健全消防组织、加强消防培训、提高有效的消防应急能力。在组织上健全有效的消防体系,责任到人、分工到位。在制定消防组织时,把操作岗位和消防岗位相结合,开展有效的培训、消防实战演习,是明确分工到位、责任到人的一项措施。消防培训必须抓落实,不能走形式、走过程,警钟长鸣应该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的第一意识。

  ②机械伤害事故与人身伤害事故是相互关联的。近年来,我师在开展预防机械伤害事故,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中,创新的工作思路非常有成效。

  a.安装设备防护装置的电器连锁。即在设备转速较高、有安全操作隐患的部位,加装防护装置,实行与主机设备的电器连锁,一旦出现防护装置异常、违章开启防护装置,设备就停止运行,有效地杜绝了误操作、无意识操作而引发的事故。

  b.加强加工厂“十八不准”条例的贯彻学习。全厂职工坚持“三会”原则,会讲、会背、会操作,严格岗前的培训,有效提高职工安全操作的意识。

  c.加强企业培训的力度。有计划的逐年开展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外送内培、上岗培训、岗位以老带新,对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工人,安排技术岗位的实践操作培训等方式,逐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开展轧前职工上岗培训,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

  三、坚持安全教育、生产技能的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能力

  培养一支业务熟练、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保障。企业要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时间和成效上,制定合理的计划。教育对象以生产一线的管理者和劳动者为重点,杜绝“三违”意识。教育内容以安全生产法为重点,棉花加工行业规章,岗位操作职责为主,以事故实例为教训,警示每一个职工。教育时间要充分利用淡季和设备检修期。

  对职工的安全教育还要结合岗位、工种,推广安全技术,普及安全知识,推进持证上岗制度。加强班组安全活动、开展竞赛评比、表彰奖励,把班组的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性的预防活动中。坚持长期、广泛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四、开展认真务实的检查,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厂安全领导小组、工会监督小组制定检查计划,定期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隐患,决不能以工作忙、工作任务重为借口,应及时制定措施开展整改工作。在查处隐患的过程中,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的责任人及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采取期限整改,消除隐患。

  综上所述,棉花加工厂只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强化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安全措施,提高工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努力实现无火灾、无设备、无人身伤亡的“三无”目标,就一定能确保生产安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