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生产应对技术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2月08日

         2、茄果类品种。适合湖南栽培的早熟辣椒优良品种主要有湘研11号、湘研19号和湘研21号、洛椒4号、赣椒1号、皖椒1号等。番茄的品种主要有龙女、早魁、早丰、西粉3号、合作903、合作906等。茄子品种主要有湘早茄、湘茄1号、早青茄、特大绿宝石、衡阳油罐茄、湘茄6号等。
         瓜果类
         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4月中、下旬定植,苗龄大约30~35天。如果进行大棚春提早栽培,则需要采用电热温床提早育苗,丝瓜、苦瓜、甜瓜在2月中旬左右播种。1-2月中下旬,在塑料大中棚内,可采用冷床或温床培育丝瓜、苦瓜、冬瓜、瓠瓜、西葫芦等瓜苗,进行早熟栽培。育苗方法:采用温水浸种(冬瓜浸泡6~7小时,苦瓜可浸8~10小时)消毒催芽后播种。播后盖严压实塑膜,密闭苗床,晚上加盖草帘。床温保持白天25℃以上,夜间12~13℃,阴天也要揭帘。出苗后不可再密闭苗床,大批出苗后,白天中午少量通风降温,床温保持晴天18~20℃,阴天16℃左右,夜间10~12℃。上午气温升至4~5℃时,揭草帘,下午气温降到8℃以前盖帘。
         3月上中旬,塑料大中棚或小拱棚内冷床营养钵育苗冬瓜、苦瓜、甜瓜、南瓜、瓠瓜、丝瓜等瓜类蔬菜。冬瓜:选用早青冬瓜、特选黑皮冬瓜、青杂2号、粉杂3号等品种。温水浸种催芽后播种。播后覆土0.7~1.0厘米厚,塌地盖膜,保持白天30~35℃,夜间不低于13℃,4~5天幼苗即可出土。待70%~80%的幼苗出土时,及时揭膜,通风降温。出苗后,保持白天温度22~28℃,夜间10~15℃,晴天要加强通风。整个苗期以保持苗床表土湿润为宜。其它瓜类播种育苗技术可参照冬瓜进行。苦瓜可选用特选株洲长白苦瓜、蓝山大白苦瓜、衡杂1号苦瓜、湘丰白玉苦瓜、早优绿苦瓜等品种。苦瓜种子种皮坚硬、发芽缓慢,播种前用湿细砂搓去种皮蜡质。甜瓜可选用早熟、耐低温的白梨瓜、黄金瓜、伊丽莎白甜瓜等品种。南瓜可选用蜜本南瓜、黄狼南瓜、一串铃南瓜、五月早南瓜等品种。瓠瓜可选用德瓠1号瓠瓜、早春1号长瓠、青玉瓠瓜等品种。丝瓜可选用早冠丝瓜401、育园1号丝瓜、早杂1号、2号、3号丝瓜、白玉霜、长沙肉丝瓜、翡翠2号丝瓜等品种。西葫芦可选用翠玉。
        豆科类
        1、豇豆、菜豆在塑料大中棚内进行早熟栽培的,可于2月中下旬采用营养钵冷床播种育苗,无架矮菜豆选用美国供给者、优胜者、黑地豆等,搭架蔓性菜豆选用西宁菜豆等,豇豆选用早熟品种之豇28-2、春豇3号、宁豇3号等。
        2、豇豆既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但早春豇豆直播以后,低温阴雨,发芽慢,而且容易烂种,易造成出苗不齐,所以春豇豆宜进行育苗移栽。育苗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将干籽直接撒播在苗床上,盖1~1.5厘米左右的培养土,注意不宜浇水。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营养钵育苗。
         3、豇豆4月中下旬~7月下旬均可露地直播,选用之豇28-2、湘豇4号、全能豆冠、白沙7号、汕豇70、早翠和宁豇三号等品种。开穴点播。豇豆的地方优良品种很多,适合湖南栽培的品种主要有之豇28-2、湘豇1号、湘豇2号、湘豇3号、株豇2号等品种。
         4、由于豇豆的根容易木栓化,再生能力弱,因此,幼苗应该及早移栽,一般应该在第一对真叶展开前带土移栽,才容易成活。如果是用营养钵育苗,可以延迟到具有2~3片复叶时移植,因此,播种期可以提前到3月中旬播种,4月上中旬定植。
         5、菜豆4月上旬露地播种,选用西宁菜豆、花龙1号、青龙出海、双丰2号和常菜豆1号等耐热品种,直播,每穴留苗2株。
         6、播种育苗期间最易出现的猝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
            首先要对苗床进行消毒
            苗床消毒一般使用以下两种方法:40%的甲醛消毒:一般每10平方米苗床用40%的甲醛0.2~0.3公斤兑水25~30公斤喷洒后,加盖薄膜闷6~7天后揭开,再经过1星期左右待土壤中药气散尽后方可播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药4克,加水溶解后均匀喷洒在床土上,加水量视床干湿而定,以湿润床土为宜。喷后覆盖薄膜,四周压紧密封,以充分发挥药效。6~7天后,揭膜通气,待药气散发后方可播种。
           已经出现的病害防治方法
           猝倒病:发生在1~2片真叶以前,幼苗倒伏、凋萎死亡。潮湿时可见白色绵絮状菌丝。晴天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阴雨天,或湿度大的天气,用干药土薄撒于病苗附近及苗床内。
           立枯病:多发生在育苗中后期,病苗站着死。可选用40%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喷雾,喷后应用清水冲洗叶片,防止药害发生。也可用97%恶霉灵3000~4000倍浇床土。在猝倒病和立枯病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一般每平方米苗床用药液2~3升。
         三、柑橘
         (一)适时适度修剪。对受冻的柑橘树,在气温稳定回升后,进行精心修剪,采取小伤摘叶、中伤剪枝、大伤锯干的措施,修剪量要轻,尽量保留枝叶。对冻害严重的树,冻后及时剪除枯枝,清除枯枝落叶,春季发芽后,再根据树势合理修剪,并施速效肥,促发抽生新枝复壮;对枝干完好,叶片焦枯未落的,尽早进行人工辅助脱叶;对冻伤痕迹明显的枝、干,及时从枝干死、活界下2cm处“带青”修剪。如伤口较大,锯口应涂蜡液包扎保护。对冻死果树,要尽快刨除,补栽新苗。
         (二)中耕培土。气温稳定回升后,对受冻后柑橘园及时进行一次中耕松土,提高土壤低温。入春以来雨水较多,应及时排除积水,以利根系生长。
         (三)水肥管理。对受冻较轻的柑橘园,及时施用春季萌芽肥,要及时对树体补充营养,施用萌芽肥和叶面追肥,要以水带肥、勤施薄施。具体施肥方法是用尿素进行2~3次萌芽期根外追肥;对冻害发生较重的柑橘园,在春梢展叶后用0.3%~0.5%的尿素或沼液进行多次叶面追肥。                
        (四)病虫害防治。加强柑桔病虫害预测预报,紧密注视灾后病虫发生趋势,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指导病虫防治。要加强农业防治,高度重视开展园圃的清洁工作,及时清除和处理病虫株(病虫枝和病虫叶)和冻伤树株(冻伤枝、冻伤叶)等,减少病虫基数;增施有机肥,严格肥水管理,促进植株恢复,提升作物抗病抗虫能力。对受冻害果园早春可以全园喷用浓度180~300倍45%结晶石硫合剂,同时要加强蚜虫、螨类、蚧类、潜叶蛾及炭疽病、疮痂病危害,如受冻后发生树脂病、炭疽病等病害,及时选用春雷霉素、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进行防治。
         (五)适当控制花量、果量。受冻后落叶多的柑橘树,在春季开花前应短截或疏剪部分成花母枝,以减少花量;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对挂果较多的植株还应及时疏果,减少树体负担。
          四、茶树
          (一)及时修剪茶树。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失去活力,必须进行修剪,使之重发新枝,培养骨架和采摘面。视受冻程度进行轻修剪、重修剪和台刈。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三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
         (二)加强肥水管理。受冻茶树在修剪后应及时灌水,早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茶芽萌发后多次勤施氮肥,严格控制秋季氮肥的施用时期和用量,防止新枝徒长,提高复壮枝的木质化程度,要求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每亩施尿素30~40公斤、土杂肥5000公斤,有条件可施肥饼200公斤。适时锄草,全年锄草三次,分春、夏、秋进行。
        (三)培养树冠。要根据修剪程度,分类进行。若采用台刈或重修剪的,则需要重新培养树冠,要求当年只养不采,第二年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待茶树高度达到90厘米,树幅超过100厘米时,改为“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分批留叶采摘方法;若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的,要根据树势恢复情况,合理采摘。
        (四)补植缺丛。对幼年茶树和部分衰老茶树,可能出现地上、地下部同时死亡现象,要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冻死率低于20%采取补缺补差;达到20~50%,采取移植归并,补植缺行,超过60%,重新栽种。
    五、水产业
         (一)修复养殖设施,保障渔业生产正常进行
          1、抓紧进行冰冻损坏的繁殖设施、电力设施、进排水渠道、渔船及柴油机和倒塌房屋等维修和重建工作,保障开春后顺利开展渔业生产;
          2、做好大水面“三网”(网拦、网围、网箱)养殖设施的维护工作,保障灾后安全开展渔业生产;
          3、检查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设备,修补被损坏的薄膜,补充加温所需的燃料,保证温室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及时做好繁殖场、工厂化养殖基地等养殖设施保温防冻工作,严防“倒春寒”的危害。
   
        (二)做好亲本调配和繁殖,确保春季生产苗种供应
         1、查清亲本存量:及时查清亲本损失数量,根据亲本标准及苗种生产计划,及时补充、调运亲本。
         2、强化亲本培育:针对持续低温导致水生动物亲本摄食不佳的情况,加强亲本饲养管理,增加营养,补充能量,促进亲本正常发育,提高成熟度,确保春季繁育生产的亲本数量和质量。
         3、做好苗种繁育:严格按照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开展苗种生产,保证苗种质量;鼓励有条件的苗种繁殖场开展早繁工作,采取大棚暂养技术,快速培育苗种。
        (三)加强疫病监测,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1、加强灾后疫病监测:提高灾后疫病防治意识,加大疫病监测力度,特别要做好大宗养殖品种的常规性、多发性疫病的监测工作,发生重大疫情要立即报告,防止疫情流行。
         2、做好防疫物资储备:预计今年春天水霉病、小瓜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将加重发生,要做好水质改良调控、消毒和治疗等疫病防治物资的储备工作。
          3、落实防治措施:一是及时处理冻伤水生动物,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恢复水生动物体质,降低死亡率;二是及时清除水体和底泥中的冻死水生动物。随着水温的升高和水面冰块的融化,沉于水底的冻死水生动物逐渐浮出水面,养殖户要及时将死亡水生动物尸体捞出(也可采用撒网检查的办法),死亡水生动物尸体一律要作无害化处理,可采取高温焚烧、加生石灰深埋等方式进行处理,严禁将死亡水生动物乱丢乱扔;三是进行水体消毒。当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要检测、调节水质,预防病害发生;春季放养鱼种的池塘,应在鱼种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方法是:清除池塘淤泥,用生石灰、漂白粉、茶枯等消毒。生石灰消毒:枯水池塘,每亩施生石灰50~75千克;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量为100~125千克。茶枯消毒:适宜在有水时消毒,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需茶枯40~50千克;水深10厘米左右,每亩用7.5千克即可。漂白粉消毒:一般1米水深的池塘,每亩放漂白粉12千克;四是进行鱼体消毒。预防冻害后水霉病等病害的发生,首先是在捕捞运输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然后在水温升到5℃以上用4%的食盐水或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也可用碘制剂治疗因低温导致的水霉病。严禁使用孔雀石绿。同时,越冬鱼池要尽量保持水温相对稳定,有条件的应尽量提高水温,减少小瓜虫等寄生虫病害的发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