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教育培训平台建设。集团公司建立培训基地,公司力争建立培训中心,加强师资培训,规范培训教材,做到培训计划、机构、基地、费用、教材、人员、考核、档案、制度“九落实”。创新培训方式,充分运用远程网络、影像视频和软件开发等技术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高培训效果。建立安全警示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建设本质安全文化。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观念,广泛开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宣传教训,大力弘扬安全发展主旋律。强化“事故可防、风险可控、灾害可治”,安全就是生命、“安全第一”等安全理念的渗透教育,不断深化企业安全文化内涵,扎实推进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建设,形成装备先进、制度严明、执行有力、特色鲜明的安全新文化。创新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积极推广安全文化广场、井下安全文化长廊、井上安全文化一条街等经验;制定完善的薪酬、福利、奖罚等制度和合理的用人机制,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畅通员工的上升通道,为员工营造自我价值实现的良好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建塑员工本质安全行为,规范员工的安全价值取向,形成浓厚的全员学安全、懂安全、抓安全的氛围;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命名活动,总结典型,推广经验;加强企业人文环境、安全诚信和生产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建立从劳动用工到上岗培训的一体化安全文化建设流程。
(三)提升技术装备本质安全化水平。
实现机械化开采。公司要要积极推广应用综合机械采煤技术与成套装备、高档普采技术。综掘和掘金装载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开展支护方式改革,井下巷道全部采用锚杆、锚喷、锚网、锚索、砌碹或金属支架、钢管混凝土支架等支护方式;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综采液压支架等支护方式。
供电系统改造升级。完善供电线路检测监控、矿井供电集中控制和供电数字化,加快矿井供电智能化、远程化、数字化建设,提升矿井供电级别和可靠程度。完善矿井双回路供电系统,双回路并列运行之大用电地点。
提升运输系统改造升级。全市所有煤矿完成提升运输体统的改造升级。提升系统推广使用PLC系统,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监控系统,实现自我诊断故障和提升机自动运行控制。辅助运输推广使用信集闭系统,实现机车运输监控;推广使用斜巷运输PLC数字化控制防跑车装置,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推广斜巷“一坡三档”远程控制,胶带运输机全部安装集中监控系统。
装备高可靠性痛风设备设施。主要痛风机具备一用一备,实现双回路运行方式,具备自动监控保护和监控闭锁功能。掘进工作面实现“三专两闭锁”及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功能,推广使用高效、低噪声风机,构建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
建立完善矿井信息化监控系统。建立完善晋中市、介休市、公司三级瓦斯监控网络系统联网,公司瓦斯监控系统、产量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压风自救系统、井下供水施救系统安装使用率达到100%,公司集中监控系统安装率和区域联网率达到100%;推广使用矿井综合检测监控系统,实现对井下环境、胶带运输、提升、主扇,瓦斯抽放等的动态监控。加快晋中市、介休市、公司三级瓦斯监控系统区域联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中心和服务机构非正常处置程序和应急预案,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检测、控制和预警作用。
建立健全防尘系统。煤矿井上井下转载点及集中产生煤尘的地方必须安装防尘罩、喷雾装置或除尘器;在运输系统个转载点应安装声、广、触、磁等自动控制喷雾降尘装置;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自动风流净化水幕、捕尘网等降尘装置;液压支架移架和放煤同步喷雾除尘;掘进工作面应使用湿式除尘风机、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以及配套的抽出式伸缩风筒、附壁风筒等除尘。
健全防灭火系统。及时鉴定矿井开采范围内所有煤层的自然倾向性,当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必须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防止自然发火。开采容易自燃发火煤层,要选用先进、使用的防灭火技术,采取灌浆、注氮、注凝胶、喷洒阻化剂等综合防灭火措施,健全完善防灭火系统。公司开采自然发火危险的煤层必须装备束管检测系统,并实现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
健全防排水系统。矿井应当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确保矿井能够正常排水。健全完善自动排水系统,主排水泵及其附属的抽真空系统与管道电动阀门等装置采用PLC自动控制,由PLC检测水位、压力及有关信号,自动完成各泵组运行。如水害严重的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放水阀门或安装配备能够抵御灾害水量的潜水泵排水系统,配备先进的探放水设备。
健全安全防护体系。矿井应当建设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重点建设井下避难硐室、可移动救生舱等避难设施,提高事故防御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
(四)创建本质安全作业环境。
加大瓦斯治理。要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瓦斯管理,根据矿井实际情况,科学确定管理方式。
加大水害治理。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不探不掘,不探不采”,加大对三维勘探、瞬变电磁、超前物探、钻探等先进探测技术的应用,查明整合矿区、矿井和采区水文地质情况,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窖情况,逐矿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水害调查报告》等基础图纸和资料,准确掌握矿井水患危险的情况,构建透明的地质保障平台,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报,针对性提出预防和处理水害的措施。认真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严格执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完善特殊地质条件和老孔水、奥灰水防治体系,公司受奥灰水影响,要逐步建立完善奥灰水检测系统。
加强井下职业危害防治。井下有害气体、粉尘、温度、噪声等指标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定期对公司井下环境进行检查,制定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加强煤矿职业病防治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公司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从源头控制职业危害。公司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应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公司职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坚决限制和逐步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产品。
提高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的能力。每年对容易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进行详细排查摸底,摸清类似场所和隐患点的数量、危害的等级,并登记造册。定期对周边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勘察和安全评估,制定公司预报、预警、预防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工作预案,杜绝和减少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
(五)强化本质安全管理。
健全完善公司安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公司安全管理体制,创新安全管理流程,建立完善与市政府(煤炭局)、乡镇政府(煤办)、主体企业(煤炭企业)、煤炭企业工会(员工)协调一直的安全管理机制。在所有煤矿设立安全职工会中心,精心选拔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团队。增加煤矿安全人员的数量,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地地位和待遇,扩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权,建立以安全为中心的公司安全管理新体制,为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战略,创建安全风险管理环境,创建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创建安全风险管理设施。在煤矿中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从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等方面,对组织管理、风险预控管理、作业环节管理、安全环节管理、辅助环节管理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体系,建立风险预控信息化管理系统。
强化公司基础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形成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技术管理,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现场管理,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煤矿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现场带班制度。制定正规循环作业制度,确保生产活动的正规有序科学合理;制定设备设施的正规循环检修维护更换淘汰制度,确保设备实施按计划循环维修维护更换淘汰;制定完善的开工竣工验收制度,确保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工程不能开工,不能投入使用。
加大隐患排查的治理力度。建立健全公司隐患自查自改制度,对公司的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系统和环节进行专业化排查。对重大隐患,严格按照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落实公司、区队、班组三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定期组织有关专家队伍,对全市所有煤矿进行全面“会诊”,加大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制定事故、隐患、三违分析制度,对出现的事故、重大三违、重大和重复出现的隐患,坚持从标准、管理制度、操作、措施、设计、材质、装配、构建等方面综合分析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组织对采、掘、机、运、通各个系统环节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各系统以及设备、设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动态达标。公司坚持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建立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制度,实行安全质量目标管理,推行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制,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长效机制。
加强科技兴安。鼓励依托现代科技,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解决公司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公司要根据安全生产实际,与科研、地质、高校、设计等机构联合,对安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六)提高本质安全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为减少事故损失,公司要组建一支综合性、多功能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必须建立独立的或兼职的矿山救护队伍,并与区域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加强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公司要努力构建具备辅助决策、协调指挥、视频会议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煤矿应急救援平台,提高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落实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完善应有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建立公司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制定落实调配方案,抓好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公司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评估、论证、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应急预案报备质量;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实现应急预案的及时更新与动态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公司要成立创建工作领导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编制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的工作方案,将各项工作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企业、各环节、各岗位。
公司要根据市局的实施方案,具体细化本煤矿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工作方案,制定详细计划,落实经费来源,编制设备升级改造计划等,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二)加强宣传,树立典型。
加大煤矿本质安全理念和先进经验做法的宣传力度,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进行宣传普及,在全市营造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的良好氛围。采取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以点带面,共同推进本质安全型煤矿创建工作。
(三)政策引导,加大投入。
公司要分层次设立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专项经费,制定出台鼓励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投入的政策措施,支持引导所属煤炭企业开展本质安全型煤矿创建工作。
公司要专列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经费,足额提取安全费,吨煤安全费用不得少于50元,并专款专用,保障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投入。
(四)激励约束,强化问责。
对在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视情况予以晋级、嘉奖、记功等奖励。
加大问责力度,对不能按规定完成任务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补欠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加强监督、严格考核。
建立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考核机制,公司将组成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督导组,采取专项督查和综合督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定期通报和公开曝光相结合的方法,对创建工作进行跟踪督导,实行“一周一检查、一月一汇总、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考核、一年一总结”,推动全公司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工作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