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5日

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发 文 号:
发布单位:
1 凡受地下水威胁的矿山,应考虑矿床疏干工程。井巷开拓,应先进行水仓、水泵房施工,然后进行疏干工程施工。专用的截水、放水巷道,前方应设置防水闸门。闸门应定期维修,以确保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7.3 井下排水设施
7.3.1 井下主要排水设备,应由同类型三台泵组成,其中任一台的排水能力,必须能在20小时内排出一昼夜的正常涌水量;两台同时工作时,能在20小时内排出一昼夜的最大涌水量。井筒内应装设两条排水管,其中一条工作,一条备用。
井下最大涌水量超过正常涌水量一倍以上的矿井,除备用水泵外,其余水泵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一昼夜最大涌水量。
7.3.2 井底主要泵房的出口应不少于两个,其中一个通往井底车场,其出口要装设密闭水门;另一个用斜巷与井筒连通,斜巷上口应高出泵房地面标高7m以上。泵房地面标高,应高出井底车场轨面0.5m。
7.3.3 水仓应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系统组成。涌水量较大的矿井,每个水仓的容积,应能容纳2-4小时的井下正常涌水量。一般矿井主要水仓总容积,应能容纳6-8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水仓进水口应有篦子。采用水砂充填和水力采矿的矿井,水进入水仓之前,应先经过沉淀池,沉淀池和水仓中的淤泥应定期清理。
8 防火和灭火
8.1 一般规定
8.1.1 地面防火,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防火规定和当地消防机关的要求,对建筑物、材料场和仓库等建立防火制度,采取防火措施,备足消防器材。
8.1.2 各厂房和建筑物之间,应建立消防通道。禁止在消防通道上堆放物料。
8.1.3 矿山地面必须结合生活供水管道设计地面消防水管系统,井下必须结合湿式作业供水管道设计井下消防水管系统。水池容积和管道规格应考虑两者的需要。
8.1.4 用木材支护的竖斜井、井架、井口房、主要运输巷道、井底车场和峒室,应设置防火水管。生产供水管兼作消防水管,则每隔50m到100m应安设支管和供水接头。
8.1.5 木料厂、有自然发火的废石堆、炉渣场,应布置在距离进风井口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80m以外的地点。
8.1.6 主要进风坑道,进风井筒,井架和井口建筑物,主要扇风机房和压入式辅助扇风机房,风峒及暖风风道,井下电机室、机修室、变压器室、变电所、电机车库、炸药库和油类库等,均应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室内应有醒目的标志和防火注意事项,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8.1.7 井下各种油类,应单独存放。装油的铁桶应有严密的封盖。应采用输油泵或唧筒储油,尽量减少漏油。储存动力油的峒室应有独立风流,其储油量不得超过三昼夜的需用量。
8.1.8 禁止用火炉或明火直接加热井内空气,或用明火烤热井口冻结的管道。
8.1.9 井下禁止使用电炉和灯泡防潮、烘烤和采暖。
废弃的油、棉纱、布头、纸和油毡等易燃品,应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及时运出井外处理。
8.1.10 井下柴油设备或液压设备严禁漏油,出现漏油应及时修复。每台柴油设备均应配有灭火装置。
8.1.11 在井下或井口建筑物内进行焊接工作,应制定经主管矿长批准的防火措施。确需在井筒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派专人监护;焊接完毕,应严格检查清理。在木结构井筒内焊接时,必须在作业部位的下面设置接收火星、焊渣的设施,并派专人喷水淋湿和及时扑灭火星。
8.1.12 每年应编制矿井防火灾计划,并报主管部门批准。防火灾计划,应根据采掘计划、通风系统和安全出口的变动及时修改。
矿井防火灾计划应包括:防火措施、撤出人员和抢救遇难人员的行动路线、扑灭火灾的措施、调度风流的措施、各级人员的职责等。
8.1.13 矿山应规定专门的火灾信号,井下发生火灾时应能通知各工作地点的所有人员及时撤离危险区。安装在井口及井下人员集中地点的信号,应声光兼备。
8.1.14 矿井发生火灾时,主扇是否继续运转或反风,应根据防火行动计划和当时的具体情况,由主管矿长决定,不得任意行动。
8.1.15 离城市15KM以上的大、中型矿山,应成立专职消防队。小型矿山,应有兼职消防队。
8.1.16 大型矿山、有自然发火或沼气危害的矿山,应成立专职矿山救护队。其他矿山,应组织经过严格训练、配有足够装备的兼职救护队。
救护队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救护设备和器材,并定期进行训练和演习。
每年应对工人进行自救教育和自救互救训练。
8.1.17 井下输电线路和直流回馈线路通过木质井框、井架和易燃材料的部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止漏电或短路的措施。
8.1.18 严禁将易燃易爆器材存放在电缆接头、铁道接头或接地极附近,以免因电火花引起火灾。
8.2 井下自然发火
8.2.1 开采有自然发火的矿床时,主要运输巷道和总回风道应布置在无自然发火危险的围岩中。否则,巷道周围应喷涂防火材料,巷道支护应采用不燃性材料。
8.2.2 有自然发火的矿山,应每月对空气成分(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沼气)、温度、湿度和水的PH值进行一次测定,掌握内因火灾的特点和发火规律。
有自然发火的大中型矿山,宜装备现代化的坑内环境监测系统,实行连续自动监测与报警。
8.2.3 开采有自然发火的矿床时,采矿设计中的防火措施,应遵守下列规定:
a.正确选择采矿方法和回采顺序,采用后退式回采,并合理划分矿块。充填法采矿时,应采用惰性充填材料。采用其他采矿方法时,必须确保回采与放矿工作赶在矿岩发火期之前,以免矿岩在坑内自燃。
b.采用黄泥灌浆灭火时,其钻孔网度,泥浆浓度和灌浆系数(指浆中固体体积占采空区体积的百分比),应在设计中规定。
c.尽可能提高矿石回收率,坑内不留或少留碎块矿石,工作面禁止留存坑木等易燃物。
d.及时充填需要充填的采空区。
e.严密封闭采空区的所有透气部位。
f.防止上部中段的水泄漏到采矿场,严防水管在采场漏水。
8.3 井下灭火
8.3.1 发现井下起火,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扑灭,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矿井防火灾计划,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地区,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及时灭火。
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电源切断之前,只准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灭火。
火源不能扑灭时,必须封闭火区。
8.3.2 主管矿长接到火灾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矿山救护队和有关人员,查明火源及发火地点的情况,根据防火灾计划,拟定具体的灭火和抢救行动计划。同时,应有防止风流自然反向和有害气体蔓延的措施。
8.3.3 必须封闭的发火地点,可先采取临时密闭封闭火区,然后再砌筑永久防火墙。在有害气体中封闭火区,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在新鲜风流中密闭火区,应准备隔绝式呼吸器。进行封闭工作前,应由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的人员,对回风流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爆炸危险,应暂停工作,撤出人员,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8.3.4 防火墙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严密坚实;
b.在墙的上、中、下部,各安装一根直径35-100mm的铁管,以便取样、测温、放水和充填,铁管露头要用带螺纹的塞子封闭;
c.设行人孔,密闭工作结束,应立即封闭。
8.4 火区管理
8.4.1 已封闭的火区,应建立火区检查记录簿、火区管理卡片和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其资料应永久保存。
8.4.2 永久性防火墙应编号,并标记在火区位置关系图和通风系统图上。矿山救护队必须定期或不定期测定防火墙内外的空气成分、温度、湿度和水的PH值,分析结果应分别记入火区管理卡片和火区检查记录簿。若发现封闭不严或有其他缺陷以及火区内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8.4.3 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和恢复火区回采工作,必须经主管局批准。
火区应经测定防火墙内气体成分、温度、湿度和水的PH值,证明火已熄灭,方准启封。
火区面积不大,可采用一次启封,先打开回风侧,无异常现象再打开进风侧。火区面积较大时,应设多重调节门,分段启封,逐步推进。
8.4.4 启封火区的风流,应直接引入回风流,回风流经过的巷道中的人员应事先撤出。恢复火区通风时,应测定回风流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发现有复燃征兆,应立即停止通风,重新封闭。
8.4.5 火区启封后三天内,应由矿山救护队员每班进行检查并测定气体成分、气象条件和水的PH值,证明一切情况良好,才准转入生产。
8.4.6 在活动性火区附近(下部和同一中段)进行回采时,必须留防火矿柱,其设计和安全措施,必须经主管矿长批准。
9 工业卫生
9.1 新工人入矿前,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下井工人还必须拍照胸大片,不适宜矿山作业的不得录用。
9.2 有下列病症者,不得从事接尘或井下作业:
a.各种活动性肺结核或活动性肺外结核;
b.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如萎缩性鼻炎、鼻腔肿瘤、支气管喘息及支气管扩张;
c.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如肺硬化、肺气肿、严重胸膜肥厚与粘连;
d.心、血管器质疾病,如动脉硬化证,Ⅱ、Ⅲ期高血压症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
e.经医疗鉴定,不适于接尘作业的其它疾病。
9.3 有下列病证者,不得从事井下作业:
a.风湿病(反复活动);
b.癫痫症;
c.精神分裂症;
d.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作业的其它疾病。
9.4 血液常规检查不正常者,不得从事含铀钍矿山的井下作业。
9.5 对职工的健康检查,每两年应进行一次。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应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予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作业。
9.6 在淋水的井筒内作业,应设置聚水槽。井下巷道的淋水,应导入排水沟。人员来往经过的巷道,应经常清扫杂物和污泥。定期清洗岩壁,以保持井下卫生。
9.7 矿区生活用水的水源选择、水源卫生防护及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矿山企业应每月进行一次水质检验。水质不合格不准供给饮用。
9.8 地面和井下各作业地点附近必须设饮水站,及时供应清洁的开水。每一矿井必须设专人供应饮水。饮水容器必须有保温装置,并加盖上锁。
9.9 井下就餐室应设于空气新鲜的进风巷道内,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保健食品的装运器具应加盖,并经常消毒,专人运送。
9.10 每一中段,应在顶板稳固、通风良好的地点设置井下厕所,并经常清扫和消毒,保持井下卫生。
9.11 每一矿井必须有浴室、更衣室。浴室和更衣室的设计,必须满足数量最多的班全体人员能在一小时内洗完澡的要求。更衣室应有衣柜、衣架和通风除尘设备,室内气温不得低于20℃。
9.12 井下和地面作业地点的噪声,不宜超过85dB(A),暂时达不到的,应采取防护措施。
应积极采取防止噪声的措施,消除噪声危害。达不到噪声标准的作业地点,工作人员应佩带防护用具。
9.13 排放井下污水,不应污染矿区周围水源和危害农作物。
含放射性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须经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方准排放。
9.14 各矿必须备有医疗救护车。坑口应设保健站或医务室,并备有电话、急救药品和担架,班组长应学会急救技术。
9.15 必须搞好矿区和井下的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10 附则
10.1 各矿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报省(区)有关部门备案。
10.2 矿山爆破作业应遵照GB6722《爆破安全规程》执行。
有关锅炉、受压容器、空压机的安全事项,应遵照劳动部颁布的有关规定。  10.3 本规程与国家法规有抵触时,按国家法规执行。
10.4 本规程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治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10.5 本规程自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1980年12月冶金工业部颁发的《冶金矿山安全规程》(井下部分)同时废止。
附件下载:会员登录 点击此处下载附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