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名称 | 井下电气焊标准作业流程 |
适用工种 | 电焊工 | 应用频次 | 中频次 |
相关事故案例 | 2011 年 7 月 12 日寸草塔二矿瓦斯爆炸事故。 | 重要危险源 | 3 项(标记☆内容) |
序号 | 流程步骤 | 作业内容 | 作业标准 | 危险源及后果 | 不安全行为 | 安全措施 |
1 | 编辑电气焊措施并审批 | 详细编写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编写作业内容具体注意事项;
签字齐全,没有漏签。 | 措施必须写明作业内容;
要详细写明施焊注意事项;
通风队、调度登记,给调度留复印件。 | 未编写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私自动用电气焊导致事故。 |
| 电气焊作业前必须填写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
2 |
电气焊物料装车 |
将使用的电焊机、氧气瓶、乙炔瓶装车;
气带、电缆线装车。 | 检查氧气、乙炔是否气满,防护帽是否完好, 电焊机是否完好;
电焊机及气瓶放置平稳,各气表不得与气瓶、焊机及物料混装。 |
气瓶放置不牢固,运输过程中倾倒造成事故。 |
|
运输过程中必须将气瓶放置固定牢靠。 |
3 | 车辆入井登记 | 电焊物料装车符合要求,按照规定井口登记。 | 井口登记电气焊入井情况。 |
|
|
|
4 |
井下卸车 | 氧气瓶、乙炔瓶按照规定放到指定地点;
电焊机放到指定地点。 | 氧气瓶、乙炔瓶放置平稳并进行捆绑;
电焊机放到没有淋水地方;
气表、焊帽、焊条等单独放到指定地点。 | 卸下的气瓶没有进行捆绑,气瓶倾倒导致气体泄露。 | 用抛、滚、撇方式装卸货物。 | 气瓶卸下后及时采取防倾倒措施,防止气瓶倾倒
泄露。 |
5 |
☆施焊前的准备工作 |
准备灭火器、沙子、水管;
消防水管布置到位;
氧气瓶、乙炔瓶放到位置;
电焊机放置到位;
将CO便携仪悬挂在施焊地点下风侧规定位置。 | 灭火器数量符合要求,沙子量符合规定;
水管必须有水;
焊前对作业地点进行洒水;
气瓶间距符合规定,气瓶捆绑牢固;
电焊机放置牢固,接线工艺符合要求,无失爆;
检测瓦斯浓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作业;
向调度汇报电焊开始情况。 |
☆检修电气设备前未检测瓦斯浓度, 造成瓦斯事故。 |
未配备完好的消防器材进行电气焊作业。 |
便携式瓦检仪检测设备周围 20 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小于 1%时,方可送电。 |
6 |
☆焊中作业 |
严格按照电气焊作业措施进行。 | 严格执行电气焊措施在焊中进行洒水;
检测瓦斯浓度;
向调度汇报电焊情况。 |
☆检修电气设备前未检测瓦斯浓度, 造成瓦斯事故。 | 电气焊作业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电气焊作业时现场无监护人员。 | 便携式瓦检仪检测设备周围 20 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小于 1%时,方可送
电。 |
7 |
☆焊后作业 |
严格按照电气焊作业措施进行。 |
焊后对作业现场进行洒水;
安排专人留守观察 1 小时;
向调度汇报电焊结束;
回收电气焊使用的物料及器具。 |
☆检修电气设备前未检测瓦斯浓度, 造成瓦斯事故。 | 电气焊作业后不清理焊渣或焊件未降温离开焊接现场;
电气焊工作完毕后, 留守人员未确认作业现场无起火危险离开
作业现场。 |
便携式瓦检仪检测设备周围 20 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小于 1%时,方可送电。 |
8 | 电焊回收井口
登记 | 清点回收电焊所有的物料;
在井口登记电焊已升井。 | 检查电气焊所使用的物料及器具是否完好;
按照规定在井口登记电气焊升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