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8月01日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燃烧条件
1.燃烧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必考1

第二节:燃烧类型
1.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2.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闪点与可燃性液体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必考2
3.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着火、爆炸;

第三节:燃烧方式及特点
1.气体燃烧:扩散燃烧(比较稳定,易于补救火灾)和预混燃烧(爆炸式燃烧);
2.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重油和原油会容易发生沸溢和喷溅;必考3
3.固体燃烧:蒸发燃烧(硫、磷、蜡烛)、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分解燃烧(木柴、煤、塑料)、熏烟燃烧(阴燃;棉、麻、纸)、动力燃烧(爆炸);
4.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的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汽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有关;

第四节:燃烧产物 必考4
1.完全燃烧产物:H2O、C02、S02;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
2.燃烧中含有的有毒成分:CO、HCN、S02、N02、NH3、HCL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
1.火灾的分类: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6类:必考5
A 固体火灾 B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石蜡) C气体 D 金属 E 带电火灾(变压器) F烹饪物
按照火灾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A 特大火灾(30人 100人 1亿)B重大火灾(10人 50人 5000万)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3人 10人 1000万)
2.火灾死亡中,75%的人因吸入有毒有害气后直接导致死亡;
3.火灾发生的原因:
电气(首位);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
4.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蔓延、穿越墙壁管线和缝隙蔓延、闷顶内蔓延、外墙面蔓延。
5.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充分发展阶段;
6.火灾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
7.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冷却灭火(水)、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干粉)必考6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
1.爆炸的分类:物理爆炸(锅炉蒸汽、油桶、液化钢瓶);化学爆炸(炸药、可燃粉尘、可燃气体);核爆炸(原子核裂变);必考7
2.影响粉尘爆炸因素:颗粒尺寸、粉尘浓度、空气的含水量(反)、含氧量、可燃气体含量;
3.影响可燃气体爆炸的因素:火源能量、初始压力、初始温度、惰性气体(反);
4.爆炸是A评定可燃气体危险性大小、B气体生产、储存场所危险类别、C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D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E确定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小于10%可燃气体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必考7
5.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物料原因、行为作业原因、生产设备原因、生产工艺原因;
6.爆炸的引火源:机械火源(撞击摩擦火花);热火源(高温、日光灯);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烟头、机动车排气管喷火);

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1.危险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物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常见有2020余种;
2.爆炸品的危险特性:敏感性和爆炸性;必考7
3.易燃气体的危险性:易燃易爆性、扩散性、可收缩和膨胀性、带电性、毒性和腐蚀性;
4.易燃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分三级;
5.易燃液体的危险性:易燃性、爆炸性、受热膨胀性、带电性、流动性、毒害性;必考7
6.燃点低于300°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但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属于可燃固体;
7.爆炸极限下限<10%其他归为甲类物质,爆炸下限≥10%时气体归为乙类 必考7

第二篇 建筑防火
第一章:概述
1.建筑被动防火措施:建筑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火构造、防火分区分隔、安全疏散设施;
2.建筑主动防火措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
3.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总平面布置、建筑结构防火、建筑材料防火、防火分区分隔、安全疏散、防排烟、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多选

第二章:生产和存储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1.评定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必考8
A 气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指标是自燃点和爆炸极限;扩散性、带电性、受热膨胀性;
B液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指标是闪点;可燃液体可以用自燃点;
C固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指标是熔点和燃点;燃烧危害性、毒性、腐蚀性;
2.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汽油)乙(煤油、镁粉、铝粉)丙(柴油)丁戊5类;
3.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部分确定的情况是:必考9
A火灾危险性较大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层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
B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是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
C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采用封闭喷漆工艺,空间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所占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0%。

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1.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
3.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附加信息包括:产烟特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和烟气毒性;
4.不燃性材料:钢材、混凝土、砖、石、砌块、石膏板;
5.难燃性材料:沥青混凝土、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材、塑料、水泥、板条抹灰墙、刨花板;
6.影响耐火极限要素:材料本身属性、构配件的结构特性、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材料的老化性能、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
7.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
8.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其中防火墙的耐火极限都为为3h;楼板的一级耐火极限为1.5h、二级耐火极限为1.0h;一级和二级耐火等级的材料均为不燃,除了二级吊顶的材料为难燃; 必考10
9.耐火性能包括: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级。
10.耐火极限的三个能力:支持能力、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热性。 必考11

第四章: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1.工厂仓库选址时必须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液化石油气储罐、易燃材料露天堆场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必考12
2.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为6m;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之间不小于13m;
3.防火间距确定原则:防止火灾蔓延(热辐射)、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节约土地资源、防火间距的计算。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4.甲类、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防火间距不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小于30m;必考12
5.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
6.甲类仓库与甲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为20m;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防火间距不小于13m;
7.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一二级高层民用建筑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3m;一二级高层民用建筑与一二级裙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9m;一二级裙房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6m。必考13
8.防火间距不足时的消防技术措施:必考14 结合案例
A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降低建筑物火灾危险性;
B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
C将建筑物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
D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的陈旧建筑物;E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
9.锅炉房、变压器室、柴油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通风空气调节机房、排烟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5h楼板隔开;宜设置在首层、地下一层靠外墙(柴油发电机房可设置在地下二层);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多采用甲级防火门。
10.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设置在首层、二、三层意外楼层时,要满足:
A每个厅的建筑面积不超过400m2;B每个厅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C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D幕布和窗帘采用经阻燃处理织物;
11.办公室、休息室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仓库内;在丙、丁类的厂房和仓库中设置办公室、休息室、附属仓库时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5h防火隔墙和1h楼板隔开;必考15
12.歌舞厅应布置在建筑首层、二层或三层,靠外墙布置,每个厅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h楼板隔开,设置乙级防火门;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与室外出口地坪的高差不大于10m;每个厅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m2,出口不少于2个;当厅建筑面积小于50m2时,可设置1个出口;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及防排烟设施。

第五章: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1.防火分区是指采用较高耐火极限的墙和楼板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建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他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
2.甲类厂房和仓库应尽量采用单层建筑;厂房和仓库、民用建筑内设置自动喷火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规定增加1倍(冷库的防火分区除外);
3.丙二类的单层、多层和高层厂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8000、4000、2000m2
4.歌舞放映厅(卡拉OK 、桑拿浴按摩)每个厅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即使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面积也不能增加。单元之间的分隔构件上无任何的门窗洞口。
5.隧道内设置的地下设备用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不大于1500m2;
6.设置中庭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
7.幕墙与每层楼板交界处的水平缝隙和隔墙除的垂直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填实;
9.防火墙:具有不少于3h耐火极限的不燃性实体墙;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4m和2m,采用乙级防火门不限。必考16
10.防火卷帘: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完整性要求的卷帘;
11.防火卷帘一般设置在:电梯厅、自动扶梯周围、中庭与楼道过厅相通的开口部位、生产车间中大面积工艺洞口以及设置防火墙有困难部分;
12.防火门:具有一定耐火极限,且发生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门;防火门分为甲乙丙,耐火极限不低于1.5h、1.0h、0.5h,分别设置在防火墙、疏散楼梯门和竖井检查门。
13.防火阀: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用于管道内阻火的活动式封闭装置。在风道贯通防火分区的部位必须设置防火阀;防火阀平时处于开启状态,发生火灾时,当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70°时,防火阀自动关闭。必考17
14.排烟防火阀是设置在排烟系统管道上起隔离阻火作用的阀门;280°时自动关闭;
15.防烟分区:建筑内采用挡烟设施分隔而成,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烟气向同一防火分区的其余部位蔓延的局部空间;划分防烟分区构件:挡烟垂壁、隔墙、防火卷帘、建筑横梁。

第六章:安全疏散
1.安全疏散的基本参数: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
2.百人宽度指标: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3.百人宽度指标计算公式:=100b/At. 必考18
其中b为单股人流宽度,0.55-0.6;t为允许疏散时间min;
A为单股人流同行能力(平、坡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
4.影响安全出口宽度的因素有:建筑物耐火等级与层数、使用人数、允许疏散时间、疏散路线是平地还是阶梯。
5.厂房的疏散宽度:厂房内的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不易小于0.9m;疏散走到净宽度不小于1.4m;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小于1.1m。必考19
6.疏散距离包括两部分:房间内最远点至房门的疏散距离;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出口距离;
7.甲类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和仓库的疏散距离不大于30m;
8.单层、多层、高层住宅一二级耐火的疏散距离不大于40m;
9.一二级耐火等级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的疏散距离不大于30m;
10.公共建筑和住宅类建筑当室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25%;
11.安全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出口;
12.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安全出口是疏散出口的特例。
13.疏散楼梯布置要求:平面布置中疏散楼梯应设置在标准层的两侧;宜靠近外墙设置;宜靠近电梯设置;竖向布置中应保持上下畅通;应避免不同人流路线相互交叉;
14.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高层建筑直通室外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m的防护挑檐。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