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机械工艺可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对工艺可靠性的系统认识和研究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研究。但是,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对产品的可靠性研究都只停留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在机械的制造过程中,技术人员没有系统分析、研究导致产品可靠性出现问题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材料选取不合格、技术人员对生产过程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装备的落后等因素都会对产品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即使有专业人士认识到这些因素会对产品的可靠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并没有付诸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3.2系统评定指标不合理、科学
现阶段,大多数的机械制造企业为了加工稳定度的能力指数而采用平顶工序,这个指标虽然对于适用于单道工序的稳定度评价,但是不适用于整个产品可靠性的评价。因为它难以对此道工序前后的工序对产品的影响作整合。因此,现阶段仍然没有科学、合理的产品可靠性的评定指标。
3.3缺少可靠性指标与过程变量关系的研究
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工位特征即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变量,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想要控制和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但是,要想产品的可靠性指标,首先,必须分析和控制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不同的制造产业有不同的变量,如大货车与家用小轿车就有不同的配件,影响它们可靠性指标的因素也不同,加上制作材质的不同等原因,都是确定产品可靠性指标前的难题。
3.4缺少可靠性评定方法的研究
要想知道一个产品的可靠性有没有达到产品设计的要求。首先,必须采集大量的样本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对制作出来的样本做长时间的性能测试。由于产品的可靠性与时间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测试一批样本的可靠性是否达到产品设计的要求,需要一个周期。但是,有些企业觉得这个周期的时间太长,在最后的结果出来之前就已经投入生产,这是缺乏可靠的评定方法而导致的结果,最终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不到科学、可靠的评定。
4.如何建立合理、科学的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指标体系
要想建立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指标,首先,要综合整理生产中的各种要素并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考虑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多个因素,如加工设备、工序、技术、环境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指标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4.1 工艺可靠度
工艺可靠度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 ,不管是产品的生产过程 ,还是生产技术都必须满足制造工艺的要求。工艺可靠度是工艺可靠性研究的总目标,也是最终目标。
4.2 故障发生率
无论是什么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发生故障,如果这些故障的发生被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就不会对其可靠性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故障的发生率过高,就一定会其可靠性产生影响,这也说明了该产品的可靠性较差。另外,在实际的生产中,如果发生故障,势必会给生产商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我们虽然不能保证避免全部的故障。但是技术的进步,会减少故障的发生率,所以,技术是否先进也是影响产品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4.3 维修故障的平均时间
工艺的故障率不能完全评价机械制造系统本身的可靠性。故障一旦发生,就要进行维修,要及时解决工艺的故障,才能减少企业因工艺发生故障而停产所带来的损失。因此,技术人员对故障的平均维修能力也是衡量制作过程中工艺可靠性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
4.4工艺的稳定性
工艺的稳定性,即在机械的制造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将影响工艺生产稳定性的因素控制在一个偏差允许的范围和精度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如果能够控制好机械加工的所有工序,那么制造出来的产品就能满足要求。工序的稳定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管理水平等。
4.5 自我修正性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会使产品产生加工误差 ,但是,如果产品的生产工序具有良好的修正性 ,那么就能自动修复工序中出现的偏差。这就是工序的自我修正性。工艺的自我修正性对工序的要求很高 ,但是它可以合理调整产品关键工位特征达到要求精度。
4.6 工艺的遗传性
工艺的遗传性是指前一道工序的误差可能导致后一道工序产生偏差。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工艺的遗传性会对对可靠性的控制产生很不良影响 ,如果累积到最后一道工序都难以修正的话 ,这个产品的可靠性也就满足不了设计要求了。
现阶段,我国工艺的可靠性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已成为当下机械制造行业竞争的焦点,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其可靠性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应着力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及时发现不足,切实解决问题,以此促进机械制造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