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透视危险品事故频发背后的监管黑洞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05日

 人们还没有从“3—29'’准安液氯泄漏事故能震惊中走出,4月12日,江苏省无锡市一化工厂又发生氯气泄漏事故,2000余人被紧急疏散。而此前的半个月时间内,全国至少发生了10起危险品泄漏或燃烧事故。面对如此严峻的安全形势,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谁该对此类事件承担责任?这类事故暴露出来的监管漏洞到底有多大?血的教训何时不再重演?   

是不好管还是没管好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正处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而事故又多集中在道路交通、煤炭生产、危化品生产等领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以危险化学品为例,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近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2000年全年发生事故514起,死亡785人。到2003年上升为、621起,死亡960人。去年4月,黑龙江、吉林、北京等地连续发生仍起比较严重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爆炸事故,造成23人死亡,300多人受伤或中毒。   

  京沪高速淮安段新近发生的液氯泄漏事故,一次就造成了29人死亡,多人重伤。在准安事故处理现场,一位官员抱怨:  “现在四处冒火,安全生产真不好管呀。”是不好管,还是没管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关专家对准安液氯泄漏事故坦言,频发的事故再次说明,危险品生产、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存在重大漏洞。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的一位成员分析说,多头管理、管而不力是造成事故多发的主因。国务院在2002年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发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虽对危险品的生产、运输、仓储等环节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但由于管理主体涉及交通、民航、铁路、公安、质监、安监等lO个部门,因此各部门之间在管理职能上存在严重交叉,催生了监管盲区。拿准安液氯泄漏事故中那辆肇事车来说,按现有管理体制,就涉及到4个部门,槽罐归质检部门管,车体属交通部门管,车辆上路通行又涉及公安部门,车辆所在企业管理也涉及安监部门。这蝗部门好像都存管,其实谁也没有真正管住。   

利益当头  监管走样

  “只要给钱,想要什么证,就能办什么证。”一位曾做过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司机向i者讲述了他的相关经历。这位不愿透露姓名自知情人说,越是危险的行业利润越丰厚,竞!也就越激烈。一些人总是想方设法往这些行』挤。挤进来的人,靠的往往不是企业的安全!产条件,而是靠关系,靠人头熟,甚至靠给$多。一些部门本来是行业的监管部门,但也3着法子办企业赚钱。而一些企业也非常熟i“行业潜规则”,干脆要求挂靠在部门的名下这样一来对企业看似方便、“安全”了,监{上实则隐患很多。   

  据这位司机介绍。危化品的超载有很多“腻。首先是按行业惯例,危险品运输是最容{超载的,因为它不像一般的货物,被查到了以驳载,危险品一般情况下谁也不敢碰,因止许多企业大张旗鼓地超载运输。另外,路上查超载有时只是个形式,许多司机在驾驶证里粤一些钱,遇到“灵活”的检查站,只要把夹宅钱的驾驶证给检查人员“看一下”,超载车隶能够通行。至于学习培训,交上钱,发发书料,考试都能通过。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