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港多用途码头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号:
颁布日期:2022年11月24日
实施日期:2022年11月24日
xx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2022年11月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发布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9年应急管理部第2号令)、《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川应急〔2018〕43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等相关规定,在进行本单位事故风险评估及应急救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2021年11月22日编制完成了《xx港务有限责任公司xx港多用途码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发布实施。
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2022年11月24日补充编制《xx港务有限责任公司xx港多用途码头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包含1个综合应急预案(通用),4个专项应急预案。用于指导xx港多用途码头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请本公司下属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
批准人(签章):
2022年11月24日
第一部分:综合应急预案
第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
(一)起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三)电梯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四)正面吊运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附件1: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成员表
附件2:公司应急救援物资统计表
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1.1总则
1.1.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港多用途码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1.2响应分级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根据公司xx港多用途码头生产的实际情况,将公司生产事故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表1.1-1xxxx多用途码头生产事故响应分级表
响应 等级 | 事故情况 | ||
事故级别 | 定义 | 发生事故状况举例 | |
四级响应 | 四级 | 因无法防控而发生的事故(如机械故障、第三者责任) | (1)如因机械故障引起的事故,无轻或重伤人员; (2)可由岗位进行处理的事故。 |
三级响应 | 三级 | 因操作不当或失误而导致发生的事故。 | (1)如微小火灾、一次事故无人受伤;5000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可由班组进行处理的事故。 |
二级响应 | 二级 | 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导致发生财产损失较小或人员轻伤安全事故。 | (1)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人员轻伤的事故 (2)由部门进行处理的事故。 |
一级响应 | 一级 | 发生一次性死亡1人或重伤1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事故。 | (1)事故危害和影响超过公司范围的较大或重大火灾; (2)发生一次性死亡或重伤1人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事故; (3)需举全公司之力进行处理,甚至需要请求外部支援处理的事故。 |
1.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2.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救援领导组和现场施救组、治安警戒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等4个专业组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1.2-1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
1.2.2组织机构及职责
1.2.2.1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组成及职责
(1)应急救援领导组组成
组长:董事长(xx)
副组长:xxxx
成员:
(2)应急救援领导组职责
领导组是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确定公司的应急救援原则,落实相应救援工作措施,批准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协调和指挥抢险、发布信息和组织演练等。
1)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
领导组组长作为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全面负责;审定签发应急救援预案;决定启动或解除应急救援行动;督促检查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情况,应急救援物资储存情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训练情况。
2)应急救援领导组副组长
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在组长缺席时代行总指挥职责。负责组织实施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及处理、后勤保障;组织编写、审核各种应急救援预案;监督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训练、应急物资准备等的落实情况。
3)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
①根据应急救援指令,制订现场施救方案及安全防范措施,负责具体的现场施救工作;
②及时准确地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反馈现场救援工作信息;
③各成员所在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向当地政府部门、主管机关汇报,对外新闻发布以及联系外界救助;
④按要求储备应急救援所需资金、设备、物资和器材。
⑤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有关损失详细情况。收集事故相关旁证材料,有关记录;组织专业人员分析事故原因,判明责任,总结事故教训,写出调查报告。
⑥事故涉及外单位时,负责纠纷事故调查处理及诉讼事务。
1.2.2.2现场施救组组成及职责
(1)组成
组长:生产作业部负责人(xx)
成员:xx
(2)职责
按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指令实施现场抢险救援,指定专人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组反馈现场救助信息。
1.2.2.3安全警戒组组成及职责
(1)组成
组长:安全环保部负责人(xx)
成员:xxxx
(2)职责:
①负责事故现场秩序维护,保证现场周围通道畅通,协助抢救受伤人员。
②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有关损失详细情况,收集事故相关材料和记录;组织专业人员分析事故原因,明析责任,总结事故教训,写出调查报告。
③事故涉及外单位时,负责纠纷事故调查处理及诉讼事务。
1.2.2.4后勤保障组组成及职责
(1)组成
组长:办公室负责人(xx)
成员:
(2)职责:
按应急救援领导组要求储备应急救援所需资金、设备、物资和器材,负责运送伤员,联系医院,办理工伤赔付,对外联系救助单位,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1.2.2.5信息联络组组成及职责
(1)组成
组长:科技信息部负责人(xx)
成员:xx等
(2)职责:
负责和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应急办、消防、公安、医院等单位的联络工作。
1.3应急响应
1.3.1信息报告
1.3.1.1信息接报
(1)企业内部接报
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口头或电话通告班长或现场值班主管(副主管)→班长或现场值班主管→马上报告部门经理,部门经理认为事故较大,必须立即电告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及应急联络组。
公司应急联络组应及时通知公司应急领导组各有关人员。有关应急救援人员的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传达有关应急命令。通信不畅或电话无法联系时,可以人工传达事故应急情况及通知有关人员实施应急行动。
火警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
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注:非正常工作时间,事故第一发现人可以直接电告安全环保部值班安全员,由值班安全员立即向安全环保部领导报告;
在事故紧急情况下,事故第一发现人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
(2)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通报事故信息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公司发生(二级、一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公司董事长或受托副总指挥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应政府急管理部门和(集团)公司通报事故信息。
公司发生二级响应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公司应急领导组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于1小时内向自贸区应急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及消防部门报告。发生一级响应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公司在依照前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在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管理局。中毒和窒息事故还应报告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特种设备事故还应报市场监督管理局。
1)报告事故信息,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⑤已经采取的措施;
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使用电话快报,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
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③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负责事故报告的单位可以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应当依照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于当日续报。
1.3.1.2信息处置与硏判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在接到事故信息后,应立即召集会议进行处置和研判:
(1)明确响应启动的程序和方式,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结合响应分级明确的条件,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作出相应启动的决策部署,或者依据事故信息是否达到相应启动的条件自动启动。
(2)若未达到响应启动条件,应急救援领导组应作出预警启动的决策,做好相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
(3)响应启动后,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
1.3.2预警
1.3.2.1事故预警信息的收集
①事故信息(尤其是夜间)通过公司应急值班电话收集:
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②由各单位值班安全员及生产作业部值班人员负责加强对危险源(重点是危险货物区、粮仓和13台起重设备等)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③公司明确了相关的责任人员。同时,公司制定有较完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对危险源进行管理。
④通过外部渠道获取事故预警信息
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预警信息;政府主管部门的预警信息;其他周边企业通报的预警信息。
1.3.2.2预警条件及级别的划分
事故预警级别分为四级,根据以下条件确定:
(1)四级预警:岗位依靠自身力量可以处置的事故,通报班组负责人。
(2)三级预警:班组依靠自身力量可以处置的事故,通报部门主要负责人。
(3)二级预警:依靠本部门救援力量可以处置的事故,通报公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4)一级预警:由公司进行处置,必要时需请求外部支援的事故。
事故预警的分级启动条件:
(1)可由岗位进行处理的轻微损失安全隐患,启动四级预警;
(2)可由班组进行处理的一次事故无人受伤,5000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隐患,启动三级预警;
(3)可由部门进行处理的造成1人以上轻伤、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隐患,启动二级预警;
(4)需举全公司之力进行处理,甚至需要请求外部支援处理的发生一次性重伤或死亡1人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安全隐患,启动一级预警。
(注:本公司事故分级定义参见前面表1.1-1。)
1.3.2.3预警的发布
预警的方式:以电话通知为主。
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对已发生的突发事件信息,在通过应急领导组批准预警后,按照从班组到公司逐级发布的程序进行。
明确作出预警启动后应开展的响应准备工作 ,包括队伍、物资、装备、后勤及通信等内容。
1.3.2.4预警解除
预警发布后,若发生该级事故预警的条件已不再存在,则由宣布预警的机构(公司、部门或班组) 宣布解除。
1.3.3响应启动
(1) 响应分级
根据公司泸州港多用途码头的实际情况,将公司生产事故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公司生产事故响应分级表见表1.1-1。
(2)响应程序
①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迅速、有效地实施前期处置工作,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各相关应急小组立即响应,根据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开展应急抢险(见图1.3-1应急响应程序图)。
②有关应急人员在现场应急救援领导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③应急救援领导组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事故有扩大趋势时,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和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④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应急救援领导组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应急救援物资器材等。
⑤应急救援领导组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公司与政府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根据公司制订的应急预案,在公司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应指定专人对周边群众进行有效通知和疏散、转移。根据当时的气象条件明确疏散、转移、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指定相关应急小组负责实施疏散、转移;启用应急避难所。请求有关机构开展医疗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负责治安管理。应急响应程序参见下“图1.3-1应急响应程序图”。
图1.3-1应急响应程序图
1.3.4应急处置
1.3.4.1事故抢险救援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的原则。
(2)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
(3)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
(4)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
(5)在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考虑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人不得以救援为借口,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1.3.5应急支援
当二级响应事故存在失控可能,需启动一级响应时,由公司应急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按信息报告流程规定报告属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区或市应急管理部门,请求政府部门支援。
政府应急指挥组织机构赶到现场后,现场指挥权应立即移交政府,并服从政府统一指挥。
1.3.6响应终止
当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确定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消除后,经过公司应急领导组批准后,应急救援结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应急领导组组长通知公司各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若由上级政府指挥机构进行应急指挥,则由上级政府指挥机构宣布应急结束。
涉及周边社区及人员疏散的,公司应急领导组应向市、区有关部门报告,由市、区有关部门确认后,宣布解除危险。
事故应急结束后,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进行相关的工作总结。
1.4后期处置
1.4.1 善后处置
公司应急领导组安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善后处置工作。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污染物的收集、清理及处理按照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由公司后勤保障组牽头负责处理。
公司生产的恢复按照快速、安全的原则,确保以后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由现场施救组、后勤保障组人员负责灭火、泄漏、抢险后事故现场保护,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等待事故调查人员取证。
1.4.2 保险赔付
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领导组通知保险机构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要及时对应急救援人员、受灾人员和受损财产进行赔付。
1.4.3 调查总结
重大事故灾难由区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或区政府授权的部门负责组织调查;较大事故灾难由区人民政府或区政府授权的部门负责组织调查,必要时由区直接调查处理。公司轻伤事故发生后由企业自行组织调查;重伤事故应由上级部门调查,经授权后企业可以组织调查:一般死亡事故由区应急管理局组织调查。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公司应急领导组对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并在一周内向区应急管理部门书面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接报和抢险过程、抢救组织指挥、应急预案执行情况、抢险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抢险效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经验教训及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1.5应急保障
1.5.1通信与信息保障
公司各部门、岗位之间建立有健全的有线、无线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保障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信息传输,确保事故现场与公司应急通信联络畅通。
1.5.2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建立有应急救援队伍共43人,包括现场施救组、治安警戒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等4个专业组。该应急救援队伍是公司应急救援的核心成员。公司现有职工人数为218人,视发生事故时的实际需要情况,随时可以抽调在岗人员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1.5.3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各专业应急队伍按规定配备应急装备和设施,应急救援所需器材按要求交有关部门负责保管维护。
应急物资装备详见附件2 。
1.5.4其他保障
(1)医疗保障和消防依托:
①公司依托当地医院,以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支援现场应急救治工作。公司已与就近的医机构-区第二人民医院,签订有应急救援协议。
②消防依托
可依托xx市消防应急支队鱼塘特勤中队等多家消防机构(见下表)。
表1.5-1消防支持、医疗救护单位距离及电话表
类别 | 单位或机构名称 | 距离/km | 车程/min | 电话 | 备注 |
医疗 | 第二人民医院 | 2 | 3 | (急救电话) 联系人 | 签有委托合同 (见附件) |
消防 | 长航公安消防 | ||||
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消防队 | 4 | 5 | |||
消防应急支队鱼塘特勤中队 | 8 | 10 | 119 | ||
消防应急支队酒业园区中队 | 10 | 15 | 119 |
(2)救援人员安全保障: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出事故现场的有关规定。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事故灾难特点和性质,制定人员安全防护的必要措施;
②决定应急状态下公众疏散和转移的方式、程序、范围、路线;
③开辟应急辟难场所;
④落实救援人员和公众医疗救治措施;
⑤落实治安管理措施。
(3)人员防护和生活保障:做好受灾员工和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应急救援人员应配备符合救援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开展救援工作,确保安全。
(4)经费保障:公司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公司应急抢险救援的经费不受资金计划的限制。
应急救援工作(救援物资増添、培训和演练等)所需经费由公司安全环保部提出预算,经公司董事长批准后从公司财务费用中列支。
(5)公司有关技术资料存放在公司设备技术部办公室中。
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
起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1.1适用范围
2.1.1.1适用范围
本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xx公司多用途码头起重机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
2.1.1.2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类型
本预案所称起重机系指本公司码头所使用的桥门式起重机(共有各种型号13台)。
起重机械常见伤害事故有挤压、撞击、钩挂、坠落、出轨、倒塌、倾翻、折断、触电等。
事故发生地点:码头各个货场及5个泊位起重机工作区域。
(2)危害程度分析
酿成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操作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吊运物件因素和吊运方案因素等。
1)操作因素
①起吊方式不当,捆绑不牢造成的脱钩,起重物散落或摆动伤人。
②违反操作规程,如超载起吊、人员处于危险区工作等造成的伤亡和设备损坏,起重机司机不按规定使用超载限制器、限位器、制动器或不按规定归位、锚定造成的超载、过卷扬、出轨、倾翻等事故。
③指挥不当,动作不协调造成的碰撞等。
2)设备因素
①吊具失效,如吊钩、抓斗、夹具、钢丝绳等损坏造成的重物坠落。
②起重设备的操纵系统失灵或安全装置失效而引起的事故,如制动装置失灵而造成重物的冲击或夹挤。
③构件强度不够导致的事故。
④电气设备损坏造成的触电事故。
3)环境因素
①因雷电、阵风、地震等强自然灾害造成的倒塌、倾翻等起重设备事故。
②因场地拥挤、杂乱造成的碰撞、挤压事故。
③因亮度不够或遮挡视线造成的碰撞事故等。
4)吊运物件因素
构建制作质量差、设计差错。
5)吊运方案因素
①准备工作不细。措施不力、交底不清。
②安全措施不细不清。
③技术管理混乱。
以上起重机械事故,均可能对员工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和企业财产重大损失。
2.1.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见综合应急预案。
2.1.3响应启动
2.1.3.1响应分级
事故预警分级:
本码头起重设备事故预警级别分为四级,根据以下条件确定:
(1)四级预警:依靠岗位可以处置的较小起重设备事故(轻伤、设备故障等);
(2)三级预警:依靠作业班组可以处置的较小起重设备事故(轻伤、设备故障等);
(3)二级预警:依靠部门力量可以处置的一般起重事故;
(4)一级预警:需依靠公司自身可以处置的较大起重设备事故或需外部救援的重大起重设备事故。
事故预警的分级启动条件:如上述。
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对已发生的突发事故信息,在通过领导组批准预警后,按照从班组到公司逐级发布的程序进行。
2.1.3.2响应程序
当发生起重设备事故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1)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当班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2)当班负责人应立即向车间领导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人员及财产损失情况等。
(3)部门负责人视事故的严重程度,若判断本部门不能处理,应立即报告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由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根据事故性质决定是否启动紧急预案。
若须立即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由后勤保障组组用最快速度通知领导组成员赶到现场,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4个专业组依据职责分工履行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处理工作。
2.1.3.3事故报警
事故的一般报警程序如下:
(1)正常工作时间:
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通告班长→班长马上报告部门经理→部门经理认为事故较大,必须立即电告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报告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
(2)非正常工作时间或事故紧急
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电告安全环保部值班安全员(电话2270546)→值班安全员立即向安全环部领导报告,在情况紧急时,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
公司24小时事故应急值守电话:
2.1.3.4应急措施启动及扩大应急程序
依靠公司力量已不能处理的一级事故,启动扩大应急程序,请求外部支援。
2.1.4 应急处置措施
2.1.4.1事故(隐患)现象发现初期时的应急处置
公司应根据现场实际出现的事故(隐患)现象,参照起重设备维修使用说明书中的故障排除和紧急情况处置条款执行,以切断事故发展的链条,使突发危险从事故的临界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
应根据事件类型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切断危险电源、转移或阻挡坠落的物料伤人、受威胁人员的撤离、现场隔离等。
2.1.4.2起重设备事故的处置措施
(1)人员高处坠落时的紧急处置
1)现场警戒和隔离
根据现场人员状况和数量,警戒和隔离适当区域,同时应注意保证紧急救援的通道畅通,避免坠落伤害继续扩大和围观人员妨碍现场救援工作。
2)现场抢险救出伤员
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下,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人员坠落情况,抢险、抢修组人员,用相应的工具、设备和手段,尽快抢救出坠落的伤员。
3)医疗救护人员现场施救和送救伤员。
4)抢险必须由经过演练和专业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抢险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
5)现场指挥人员可用扩音器(或话筒)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2)起重机倒塌的紧急处置
1)现场警戒和隔离
根据现场情况,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
现场施救组用有效的通信手段(扩音器、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
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
由抢险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体搜救受伤人员。
4)后勤保障组运送急救伤员。
5)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并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
6)搜救伤员时,如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3)起重机碰撞挤压的紧急处置
起重机在维修、吊装及运行过程中碰撞挤压作业人员时:
1)立即停机或实施反向运行操作,应急救援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空中物品或吊具,后勤保障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2)抢险人员穿戴必需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滑鞋等),进入危险区域救出伤员,若伤员挤压在物件中无法脱身,应采取其他必要的手段(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实施救援。
3)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护和运送伤员。
(4)吊具或吊物伤人的紧急处置
1)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情况,消防治安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通信救护组用有效的通信手段(扩音器、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
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
4)由抢险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件搜救受伤人员。
5)后勤保障组运送急救伤员。
6)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如果已发生燃、爆事故,应同时组织消防组进行消防工作,注意着火的油和熔融状态下的钢(铁)水禁止用水来灭火。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
7)对伤员的抢救参见“第三部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1.5 应急保障
见综合应急预案1.5节。
2.1.6 注意事项
(1)应急救援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①高处坠落:避免盲目移动造成二次伤害,按压住受伤害部位的主要动脉血管,防止大出血发生。
②被困高处:迅速用安全带固定在安全位置,寻找安全撤离途径离开被困地。
③触电:切断总电源,迅速用绝缘物移开漏(导)电物体。
④挤压碰撞、吊具(物)坠落砸伤:用支撑物挡住挤压物防止继续压紧,对人体重要部位进行防压保护。
⑤火灾、有害介质环境:迅速佩带专业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行,向上风口方向撤离危害环境。
⑥其他互救措施:如人工呼吸等。
(2)创伤急救注意事项:
①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②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感染。
③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④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现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⑤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⑥若伤势较重或伤势不明,为防止二次伤害,应对伤者受伤部位进行简单止血处理后等待医护人员救护。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xx公司多用途码头使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叉车)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适用于叉车伤害事故应急处理
二、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类型
本预案所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指本公司码头所使用的叉车(共有各种型号9台)。
叉车常见伤害事故有货叉货物坠落、撞击、挤压、倾翻、灼烫。
(2)危害程度分析
酿成叉车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操作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叉运物件因素和叉运方案因素等。
1)操作因素
①叉载方式不当,货物重心偏离,叉载物散落或倾落伤人。
②违反操作规程,如超重叉载、叉车运行时辅助人员处于视线盲区工作等造成的伤亡,叉车司机不按规定使用行车、驻车制动装置。 叉车运行或未完全冷却打开冷却水箱造成烫伤。
③指挥不当,操作不当、误操作造成的碰撞等。
2)设备因素
①罩壳打开后由于意外关闭造成伤害,无设置意外关闭装置。
②传动系统、转向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电源紧急切断装置、叉车载荷装卸控制装置、水气油电等仪表、限速装置、自锁装置等故障。
③构件强度不够导致的事故。
④潮湿雨天装卸维修蓄电池的触电事故。
3)环境因素
①因雷电、阵风、地震等强自然灾害造成的倒塌、倾翻等。
②因场地拥挤、杂乱造成的碰撞、挤压事故。
③因亮度不够或遮挡视线造成的碰撞事故等。
4)叉运物件因素
构件制作质量差、设计差错。
5)叉运方案因素
①准备工作不细。措施不力、交底不清。
②安全措施不细不清。
③技术管理混乱。
以上叉车事故,均可能对员工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和企业财产重大损失。人员受伤(尤其是重伤者)若不及抢救及处置,可导致伤残甚至死亡。
三、应急处置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应坚持一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据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二)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亡原则。
(三)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
四、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
叉车因其司机视线盲区多,叉起重物时严重影响司机视线。且其传动机构、工业广场作业环境复杂,对司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突发性事故较多。
事故种类主要有:司机视线盲区或刹车失灵导致叉车碾压人员事故、传动机构失效或所载重物重心不稳导致重物滑落事故等。
(二)预防措施
1.购买具备资质厂家生产的叉车,做好注册登记,取得厂内机动车辆牌照后方可使用。
2.又车司机必须经有资质单位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认真按照规定周期做好叉车定期检测。
4.加强叉车司机技术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叉车司机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5.叉车严禁超载运行,保证叉载货物重心稳定。
6.每班开车前仔细检查叉车动力、传动装置、刹车装置、仪表盘、润滑油量等情况。发现故障立即处理,处理前叉车不得运行。
7.认真做好叉车月度自查,做好叉车日检、月检、年检。叉车大修必须由具备资质单位修理。
8.叉车启动、叉起、放下重物、转弯时,司机要仔细观察周围情况并呜笛示警。
9,叉车在场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5Km/h 。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见综合应急预案
六、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
(一)事故报告
1.事故报告电话:固定电话、手机 、对讲机等(详见附表)
2.叉车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值班领导及叉车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地点;
(2)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3)事故设备名称;
(4) 事故类别;
(5)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二)应急响应:
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2.组长立即启动《叉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预案,立即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3.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由组长指定专人向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报告并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七、应急处置方法
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叉车司机、维修人员、事故单位负责人、警戒人员、医护人员、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现场,查看现场情况并制定救援方案。
2.救护车开至事故现场待命。警戒人员立即设置警戒线,疏散救援无关人员,并保证道路畅通。
3.如叉车上装有重物,必须采取措施搬走重物,防止救援过程中重物滑落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4.如叉车碾压人员,应先搬走叉车上的重物,再用千斤顶支起叉车将受伤人员救出。严禁采用开车的方法救人,防止人员受伤加剧。支起叉车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叉车翻车。
5.如叉车所载重物滑落砸伤人员,应采取措施保证一次移开重物,防止移开重物过程中重物下回对受伤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6.伤员的救治严格遵守“三先三后”原则,即: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要先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
八、事故调查
1.事故发生后,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及时向政府监察部门报告,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2.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3.在事故调查过程中,本单位各部门、人员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九、演练
叉车使用单位应依据本预案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应急演练,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演练采用模拟实战演练形式。演练重点为:
1.事故报告是否及时、准确。
2.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是否及时迅捷、是否带齐救援工具。
3.采取救援措施是否得当。
4.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5. 应急救援人员掌握救生救护知识和技能。
电梯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电梯事故,是指在本单位使用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财物损失的文(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事故风险分析及危害程度
电梯可发生如下事故:
(1)由于停电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电梯困人故障;
(2)由于层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3)由于坠落井道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4)由于电梯电气系统故障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触电事故;
(5)其它电梯伤害事故或设备损坏事故。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事故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事故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核心,以全力保证人身安全为目标,以建立事故的长效管理立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本原则。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见综合应急预案
五、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源监控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并按照要求检查、整改,不断完善电梯管理制度。
1.电梯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每年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测,要对检测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加强电梯使用维护管理:
(1)电梯的使用严格按照《电梯使用规定》执行。
(2)电梯属于特种设备,按照有关规定聘用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3)在电梯维护保养范围内的隐患和缺陷,由维保单位进行处理;在电梯维护保养范围外的隐患和缺陷,由公司外委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4)电梯存在问题时,发现人立即汇报当班设备技术部值长,由值长联系相应的维保单位进行处理。
3.对电梯加强监视:
(1)电梯管理人员要经常对电梯进行检查,对违反电梯使用规定的行为有权进行制止,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有权下令停止使用。
(2)电梯任何安全附件存在问题,电梯禁止使用,由当班电气运行人员对电梯进行切电。
4.新安装电梯的注意事项:
(1)新安装的电梯要满足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2)严格按照正确的图纸施工,不准任意改变设备布置。
(3)新安装的电梯要经过泸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监检,并取得检验报告、合格证、注册登记表后才可投入使用。
(二)预警行动
1.预警
电厂使用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均作为本预案的预警条件,发观人应及时向运行当班值长报告。
2.接警
运行当班设备技术部值长在接到电梯事故报警后,应立即向楼栋人员发出"现场危险”的警告,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接警的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应赶赴事故现场,辨析事故情况决定启动何级应急预案,并通知召集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准备。
3.信息报告程序
发生电梯事故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向泸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汇报的,公司应及时向上述部门报告。
应急值班室值班人员接到电梯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问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报告,并做好记录。
接到发生电梯事故的报告后,根据应急指挥指示,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一旦出现事故报告且经查实,要立即上报集团公司,且对事故可能涉及的生产区域以及周边的人员进行紧急通报,说明事故性质、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疏散撤离方案。
六、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按照电梯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 I、 II 、 III 、 IV 级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 I级响应
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且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的电梯事故。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II 级响应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且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的电梯事故。
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III级响应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且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的电梯事故。
4.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一般电梯事故时启动IV级响应。
(二)响应程序
发生电梯事故由应急指挥部指挥救援,并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等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决定启动相应级的响应。制定施救方案,并安排、联系相关施救人员配备安全防护用品(防尘、防毒面具;防护服等)进行救援。
根据电梯位置和情况,采取措施分级切断设备的电源。未确定电源切断前,施救人员在进入事发区域时应与电气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预防触电。
七、处置措施
(一)事故报警和初期处置
1.电梯发生事故时,发现人员应迅速将事故信息向设备技术部值长汇报,值长是应急救援现场的指挥员,值长接到事故报告时应向报告人了解以下信息:故障电梯位置、是否困人、困在哪个楼层、以及其它的重要信息,并做好记录。
2.设备技术部值长通过电话向监控室核实接报情况是否无误。
3.设备技术部值长确认情况无误后,立即赶赴现场,并通知维保单位立即赶到现场。
4.到达现场后要迅速掌握造成的事故情况,根据设备运行工况,果断指挥应急救援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5.具备电梯操作资格的人员携带电梯机房钥匙、电梯层门钥匙、通讯工具和维修工具赶往现场进行处理。
(二)电梯故障处置措施
1、甲、乙两名故漳处理人员分别到达电梯机房与电梯轿厢所在楼层。
2、甲:先切断升降机主电源,但必须保留轿厢照明。通过电梯机房的直线电话与被困者取得联系,告知被困者静候解救,切勿尝试自行设法离开。
3、乙:用电梯层门钥匙将电梯层门打开约30CM,观察电梯轿厢所在位置。
4、若轿厢位于平层位置上下60cm范围内时,被困者可顺利离开,可直接打开层门协助乘客离开。
5、若轿厢位于非上述位置时,被困者无法顺利离开,则需要按以下步骤手动盘车平层后再将乘客放出。
(1)先安抚乘客情绪,告知正在进行解救操作,让其耐心等待救援。
(2)拆除电梯牵引电机尾端的保护罩将专用盘车手轮套在电机轴上。
(3)拆除制动电磁铁的外罩,将松闸手柄扣住制动机构。
(4)一人抓住盘车手轮,一人慢慢压下松闸手柄使制动机构松开。在制动机构松开的同时缓慢转盘车手轮使轿厢上行或下行。停止转动盘车手轮应使制动装置复位。必须注意:因轿厢重量不平衡,盘车时手动松开制动装置时要十分小心和缓慢,防止产生过大的加速度而造成失控。
(5)转动升降机构,当钢缆上的平层标志线与升降机的平层标志对齐时表示电梯轿厢已经平层。此时应将制动机构恢复。
(6)用电梯层门钥匙打开电梯层门,放出乘客后将层门恢复关闭。
6、由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恢复电源投入运行。
(三)电梯困人处置措施
1.接到报警或发现有乘客被困在电梯内,应立即通知保安监控室,同时记录接报情况和时间。
2.保安监控室接报后应一方面通过监控系统或对讲机了解电梯困人发生地点、被困人数、人员情况、以及电梯所在楼层,另一方面通过对讲机向设备技术部值长汇报,联系维修单位前往解救。
3.设备技术部值长接报后,立即亲自到场或派员到场与被困乘客取得联系,安慰乘客,要求乘客保持冷静,耐心等待求援。尤其当被困乘客惊恐不安或非常急躁,试图采用撬门等非常措施逃生时,要耐心告诫乘客不要惊慌和急躁,不要盲目采取无谓的行动,以免使故障扩大,发生危险。注意在这一过程中,现场始终不能离人,要不断与被困人员对话,及时了解被困人员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同时及时将情况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4.设备技术部值长接报后,应立即派人前往现场解救,同时电话通知电梯维修公司前来抢修。
5.若电梯维修公司都无能力解救或短期时间内解救不了,应视情况向公安部门或消防部门求助(应说明求助原因和情况)。向公安、消防部门求助前应征得公司值班领导的同意。
6.在解救过程中,若发现被困乘客中有人晕厥、神志昏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到场,以便被困人员救出后即可进行抢救。
7.被困者救出后,安全部处置人员应当立即向他们表示慰问,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需要。如被困者自行离去,应记录下来存档备案。
8.被困者救出后,应立即请电梯维修公司查明故障原因,修复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行。
9.安全部处置人员或当班领班应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情况,包括接报时间、保安和维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间、电梯维修公司通知和到达时间、被困人员的解救时间、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电梯恢复正常运行时间。若有公安、消防、医护人员到场,还应分别记录到场和离开时间、车辆号码;被困人员有伤者的,应记录伤者情况和被送往的医院。
10.设备技术部值长应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原因、解救办法和修复时间。
(四)突发停电处置措施
1.在接到停电通知的情况下,设备技术部应事先将停电线路、区域、时间、电梯使用以及安全防范要求等情况通知各部门和驻港单位,并在主要出入口发布停电通告;同时,维修单位应做好停电前的应变工作。
2.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突然发生停电的情况下,维修单位应立即确认是内部故障停电还是外部停电。若系内部故障停电,应立即派人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扩大;若系外部停电,一方面要防止突然来电引发事故,一方面致电电力局查询停电情况,了解何时恢复供电,并将了解的情况进行公告。
3.安全部立即会同维修单位派人分头前往各楼检查电梯运行情况,发现电梯关人立即按照电梯困人应急预案施救。
4.安排保安到电梯口维持秩序,保安加强保安措施,严防有人制造混乱。
(五)发生火灾处置措施
1.及时与消防部门联系并报告值班领导。
2.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告诫轿厢内乘客保持镇静按救援程序实施后,组织、疏导乘客离开轿厢,沿安全通道撤走,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用手关闭厅门、轿门、切断电梯总电源。
3.井道内或轿厢发生火灾时,应即刻停梯疏导乘客撤离,切断电源,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4.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避免因火灾而停电造成困人故障。
(六)发生地震时处置措施
根据地方人民政府发布是预警信息和紧急处理措施,决定电梯是否停止,何时停止。
1.对于震级和强度较大,震前又没有发出临震的预报而突然发生的地震,一旦有震感应就近停梯,乘客离开轿厢就近躲避,如乘客被困轿厢内则不可自行逃出,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2.地震过后应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检查:供电系统有无异常;并道、导轨、轿厢有无异常;以检修速度做上下全程运行,发现异常即刻停梯,并使电梯反向运行至最高层站停梯,由专业人员检查修理,待上下合程运行无异常并多次往返试运行后,方可投入使用。
(七)发生湿水时处置措施
在遇到台风、雷暴、洪水等恶劣天气时,应实施预防性措施,加强电梯巡视检查,关好机房窗户和电梯机房屋顶或门窗漏雨而进水;底坑因建筑防水层处理不好而渗水;除对建筑设施采用堵漏措施外,还应采取应急措施:当底坑内发现少量进水或渗水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终止运行,断开总电源。
1.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将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止轿厢进水。
2.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很多,应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3.发生湿水时,应迅速切断漏水源,设法使电气设备不进水或少进水。
4.对湿水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如采取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管线等方法。确认湿水消除,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并经试梯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5.电梯恢复运行后,详细填写湿水检查报告,对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记录清楚并存档。
八、应急保障
根据公司物资管理规定,可以对常用设备故障备件进行储备,以利事故情况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维修设备。维保单位提供常用的备品备件,并在事故发生后提供技术人员保障。
1.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中各部门应急处置人员使用的对讲机频道统一调整为16频道,联系电话见附件1。
2.应急队伍及装备保障
应急队伍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及外部救援部门人员。应急装备包括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尘面具、对讲机、水带、防噪耳罩等。
正面吊运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多用途码头使用正面吊运机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适用于正面吊运机伤害事故应急处理。
二、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类型
正面吊运机常见伤害事故有吊具货物坠落、撞击、挤压、倾翻、灼烫等。
(2)危害程度分析
酿成正面吊运机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操作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吊运物件因素和吊运方案因素等。
1)操作因素
①吊运方式不当,货物超重,吊具锁头为锁好导致集装箱坠落。
②违反操作规程,吊运时辅助人员处于视线盲区工作等造成的伤亡,吊运机司机不按规定使用行车、驻车制动装置。发动机运行或未完全冷却打开冷却水箱造成烫伤。
③指挥不当,操作不当、误操作造成的碰撞等。
2)设备因素
①传动系统、转向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电源紧急切断装置、吊运机载荷装卸控制装置、水气油电等仪表、限速装置、自锁装置等故障。
②构件强度不够导致的事故。
③潮湿雨天装卸维修蓄电池的触电事故。
3)环境因素
①因雷电、阵风、地震等强自然灾害造成的倒塌、倾翻等。
②因场地拥挤、杂乱造成的碰撞、挤压事故。
③因亮度不够或遮挡视线造成的碰撞事故等。
4)吊运物件因素
构件制作质量差、设计差错。
5)吊运方案因素
①准备工作不细。措施不力、交底不清。
②安全措施不细不清。
③技术管理混乱。
以上吊运机事故,均可能对员工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和企业财产重大损失。人员受伤(尤其是重伤者)若不及抢救及处置,可导致伤残甚至死亡。
三、应急处置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应坚持一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据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二)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亡原则。
(三)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
四、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
吊运机因其司机视线盲区多,吊运重物时严重影响司机视线。且其传动机构、作业环境复杂,对司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突发性事故较多。
事故种类主要有:司机视线盲区、刹车失灵导致吊运机碾压人员事故、传动机构失效或锁头失灵导致集装箱滑落事故等。
(二)预防措施
1.购买具备资质厂家生产的吊运机,做好注册登记,取得厂内机动车辆牌照后方可使用。
2.吊运机司机必须经有资质单位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认真按照规定周期做好吊运机定期检测。
4.加强吊运机司机技术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吊运机司机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5.吊运机严禁超载运行。
6.每班开车前仔细检查叉吊运机动力、传动装置、刹车装置、仪表盘、润滑油量等情况。发现故障立即处理,处理前吊运机不得运行。
7.认真做好吊运机月度自查,做好吊运机日检、月检、年检。吊运机大修必须由具备资质单位修理。
8.吊运机启动、吊运、放下重物、转弯时,司机要仔细观察周围情况并呜笛示警。
9,吊运机在场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5Km/h 。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见综合应急预案。
六、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
(一)事故报告
1.事故报告电话:固定电话、手机 、对讲机等(详见附表)
2.吊运机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值班领导及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地点;
(2)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3)事故设备名称;
(4) 事故类别;
(5)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二)应急响应:
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2.组长立即启动《吊运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预案,立即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3.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由组长指定专人向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报告并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七、应急处置方法
1.应急指挥部领导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吊运机司机、维修人员、事故单位负责人、警戒人员、医护人员、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现场,查看现场情况并制定救援方案。
2.救护车开至事故现场待命。警戒人员立即设置警戒线,疏散救援无关人员,并保证道路畅通。
3.如吊运机上装集装箱,必须采取措施卸放下集装箱,防止救援过程中集装箱滑落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4.如吊运机碾压人员,应先卸放下集装箱,再用千斤顶支起吊运机将受伤人员救出。严禁采用开车的方法救人,防止人员受伤加剧。支起吊运机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吊运机翻车。
5.如吊运机集装箱滑落砸伤人员,应采取措施保证一次移开集装箱,防止对受伤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6.伤员的救治严格遵守“三先三后”原则,即: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要先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
八、应急保障
1.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中各部门应急处置人员使用的对讲机频道统一调整为16频道,应急救援领导组及应急救援队员联系电话见附件1。
2.应急队伍及装备保障
应急队伍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及外部救援部门人员。应急物资器材详见附件2。
附件1
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成员表
序号 | 姓名 | 公司应急救援 组织职务 | 公司职务 | 移动电话 |
1 | 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 | 党委书记、董事长 | ||
2 | 应急救援领导组 副组长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
3 | 经营副总经理 | |||
4 | 副总经理 | |||
5 | 二期续建指挥部指挥长 | |||
6 | 副总经理 | |||
7 | 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 | 市场营销部经理 | ||
8 | 设备技术部经理 | |||
9 | 生产作业部经理 | |||
10 | 党委办公室主任 | |||
11 | 纪委办公室主任 | |||
12 | 财务金融部副经理 | |||
13 | 安全环保部负责人 | |||
14 | 现场施救组组长(常) | 设备技术部经理 | ||
15 | 现场施救组组长(备) | 市场营销部经理 | ||
16 | 现场施救组成员 | 生产作业部装卸主管 | ||
17 | 生产作业部副经理 | |||
18 | 生产作业部装卸副主管 | |||
19 | 生产作业部装卸副主管 | |||
20 | 生产作业部调度副主管 | |||
21 | 生产作业部计划主管 | |||
22 | 生产作业部装卸副主管 | |||
23 | 生产作业部叉车班长 | |||
24 | 生产作业部拖车班长 | |||
25 | 设备技术部机修主管 | |||
26 | 设备技术部电修主管 | |||
27 | 安全警戒组组长(兼) | 安全环保部负责人 | ||
28 | 安全警戒组成员 | 安全环保部副主管 | ||
29 | 安全环保部安全监管员 | |||
30 | 安全环保部安全监管员 | |||
31 | 安全环保部安全监管员 | |||
32 | 安全环保部保安队长 | |||
33 | 安全环保部保安班长 | |||
34 | 后勤保障组组长(兼) | 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 | ||
35 | 后勤保障组成员 | 办公室经理助理 | ||
36 | 办公室采购员 | |||
37 | 办公室小车班长 | |||
38 | 信息联络组组长 | 科技信息部副经理 | ||
39 | 信息联络组成员 | 科技信息部 | ||
40 | 科技信息部 | |||
41 | 生产作业部生产统计核算员 | |||
42 | 办公室法务员 | |||
43 | 党委办公室 宣传工作干事 | |||
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 ||||
应急救援人员统一对讲机频道 | 16频道 |
附件2
公司应急救援物资统计表
序号 | 物资名称 | 品名规格 | 数量 | 存放位置 | 管理责任人员 | 备注 |
1 | 柴油 | 0号柴油 | 20吨 | 撬装加油 | ||
2 | 雨具 | 20套 | 生产指挥6、搬运5、理货2 维修3、保安4 | 雨衣、雨靴 | ||
3 | 钢绳 | 26mm | 500 m | 工程技术部 | ||
4 | 救生衣 | 55CM×40CM | 40件 | 前沿平台救生箱6/应急物资库20、 生产使用14 | ||
5 | 救生圈 | 710cm | 6只 | 前沿平台救生箱 | ||
6 | 抢险车辆 | LFWNHXMC2B1F39865 | 7辆 | 堆场 | 拖车6辆、 小车1辆 | |
7 | 抢险工具 | 30件 | 生产作业部、 工程技术部 | 锹、锤、撬棍、手推车 | ||
8 | 抢救机具 | CPCD30 | 10台 | 生产作业部 | 叉车9台、装载机1台 | |
9 | 发电机 | 1台 | 变电室工具房 (车棚旁) | |||
10 | 照明设备 | 强光手电 | 20件 | 生产、安全、电工值班室使 用10件、应急物资库存10件 | ||
11 | 急救药品箱 | 1个 | 生产作业部 后勤办公室 | 消毒止血药品、防暑药 | ||
12 | 担架 | 1副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3 | 急救 药品箱 | 1个 | 生产作业部 后勤室 | |||
14 | 测氧测毒测爆仪 | 1个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5 | 安全帽 | 8顶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6 | 防化手套 | 1双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7 | 防化靴 | 2双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8 | 化学 防护服 | 6套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9 | 半面罩防毒面具 | 10副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0 | 全面罩防毒面具 | 1副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1 | 防护眼罩 | 8副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2 | 洗眼器 | 1副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3 | 救生衣 | 20件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4 | 防爆电筒 | 6把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5 | 黄砂箱 | 7个 | 生产作业现场 | |||
26 | 吸油毡箱 | 7个 | 生产作业现场 | |||
27 | 吸油毡 | 3件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8 | 围油栏 | 1件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9 | 聚合 氯化铝 | 325kg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30 | 活性炭 | 100kg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31 | 石灰 | 100kg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32 | 橡胶手套 | 41双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33 | 3M口罩 | 20个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34 | 安全帽 | 红色、黄色、蓝色 | 26 | 生产作业部24、 安全环保部2 | ||
33 | 安全环保部一号门值班室 | |||||
35 | 棉手套 | 120 | 安全环保部一号门值班室 | |||
36 | 橡胶手套 | 2 | 生产作业部2 | |||
58 | 安全环保部一号门值班室 |
xx港多用途码头
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号:
颁布日期:2022年11月24日
实施日期:2022年11月24日
xx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2022年11月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发布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9年应急管理部第2号令)、《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川应急〔2018〕43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等相关规定,在进行本单位事故风险评估及应急救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2021年11月22日编制完成了《xx港务有限责任公司xx港多用途码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发布实施。
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2022年11月24日补充编制《xx港务有限责任公司xx港多用途码头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包含1个综合应急预案(通用),4个专项应急预案。用于指导xx港多用途码头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请本公司下属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
批准人(签章):
2022年11月24日
xx港多用途码头
第一部分:综合应急预案
第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
(一)起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三)电梯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四)正面吊运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附件1: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成员表
附件2:公司应急救援物资统计表
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1.1总则
1.1.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港多用途码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1.2响应分级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根据公司xx港多用途码头生产的实际情况,将公司生产事故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表1.1-1xxxx多用途码头生产事故响应分级表
响应 等级 | 事故情况 | ||
事故级别 | 定义 | 发生事故状况举例 | |
四级响应 | 四级 | 因无法防控而发生的事故(如机械故障、第三者责任) | (1)如因机械故障引起的事故,无轻或重伤人员; (2)可由岗位进行处理的事故。 |
三级响应 | 三级 | 因操作不当或失误而导致发生的事故。 | (1)如微小火灾、一次事故无人受伤;5000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可由班组进行处理的事故。 |
二级响应 | 二级 | 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导致发生财产损失较小或人员轻伤安全事故。 | (1)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人员轻伤的事故 (2)由部门进行处理的事故。 |
一级响应 | 一级 | 发生一次性死亡1人或重伤1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事故。 | (1)事故危害和影响超过公司范围的较大或重大火灾; (2)发生一次性死亡或重伤1人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事故; (3)需举全公司之力进行处理,甚至需要请求外部支援处理的事故。 |
1.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2.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救援领导组和现场施救组、治安警戒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等4个专业组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1.2-1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
1.2.2组织机构及职责
1.2.2.1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组成及职责
(1)应急救援领导组组成
组长:董事长(xx)
副组长:xxxx
成员:
(2)应急救援领导组职责
领导组是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确定公司的应急救援原则,落实相应救援工作措施,批准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协调和指挥抢险、发布信息和组织演练等。
1)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
领导组组长作为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全面负责;审定签发应急救援预案;决定启动或解除应急救援行动;督促检查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情况,应急救援物资储存情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训练情况。
2)应急救援领导组副组长
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在组长缺席时代行总指挥职责。负责组织实施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及处理、后勤保障;组织编写、审核各种应急救援预案;监督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训练、应急物资准备等的落实情况。
3)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
①根据应急救援指令,制订现场施救方案及安全防范措施,负责具体的现场施救工作;
②及时准确地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反馈现场救援工作信息;
③各成员所在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向当地政府部门、主管机关汇报,对外新闻发布以及联系外界救助;
④按要求储备应急救援所需资金、设备、物资和器材。
⑤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有关损失详细情况。收集事故相关旁证材料,有关记录;组织专业人员分析事故原因,判明责任,总结事故教训,写出调查报告。
⑥事故涉及外单位时,负责纠纷事故调查处理及诉讼事务。
1.2.2.2现场施救组组成及职责
(1)组成
组长:生产作业部负责人(xx)
成员:xx
(2)职责
按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指令实施现场抢险救援,指定专人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组反馈现场救助信息。
1.2.2.3安全警戒组组成及职责
(1)组成
组长:安全环保部负责人(xx)
成员:xxxx
(2)职责:
①负责事故现场秩序维护,保证现场周围通道畅通,协助抢救受伤人员。
②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有关损失详细情况,收集事故相关材料和记录;组织专业人员分析事故原因,明析责任,总结事故教训,写出调查报告。
③事故涉及外单位时,负责纠纷事故调查处理及诉讼事务。
1.2.2.4后勤保障组组成及职责
(1)组成
组长:办公室负责人(xx)
成员:
(2)职责:
按应急救援领导组要求储备应急救援所需资金、设备、物资和器材,负责运送伤员,联系医院,办理工伤赔付,对外联系救助单位,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1.2.2.5信息联络组组成及职责
(1)组成
组长:科技信息部负责人(xx)
成员:xx等
(2)职责:
负责和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应急办、消防、公安、医院等单位的联络工作。
1.3应急响应
1.3.1信息报告
1.3.1.1信息接报
(1)企业内部接报
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口头或电话通告班长或现场值班主管(副主管)→班长或现场值班主管→马上报告部门经理,部门经理认为事故较大,必须立即电告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及应急联络组。
公司应急联络组应及时通知公司应急领导组各有关人员。有关应急救援人员的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传达有关应急命令。通信不畅或电话无法联系时,可以人工传达事故应急情况及通知有关人员实施应急行动。
火警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
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注:非正常工作时间,事故第一发现人可以直接电告安全环保部值班安全员,由值班安全员立即向安全环保部领导报告;
在事故紧急情况下,事故第一发现人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
(2)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通报事故信息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公司发生(二级、一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公司董事长或受托副总指挥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应政府急管理部门和(集团)公司通报事故信息。
公司发生二级响应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公司应急领导组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于1小时内向自贸区应急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及消防部门报告。发生一级响应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公司在依照前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在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管理局。中毒和窒息事故还应报告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特种设备事故还应报市场监督管理局。
1)报告事故信息,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⑤已经采取的措施;
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使用电话快报,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
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③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负责事故报告的单位可以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应当依照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于当日续报。
1.3.1.2信息处置与硏判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在接到事故信息后,应立即召集会议进行处置和研判:
(1)明确响应启动的程序和方式,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结合响应分级明确的条件,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作出相应启动的决策部署,或者依据事故信息是否达到相应启动的条件自动启动。
(2)若未达到响应启动条件,应急救援领导组应作出预警启动的决策,做好相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
(3)响应启动后,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
1.3.2预警
1.3.2.1事故预警信息的收集
①事故信息(尤其是夜间)通过公司应急值班电话收集:
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②由各单位值班安全员及生产作业部值班人员负责加强对危险源(重点是危险货物区、粮仓和13台起重设备等)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③公司明确了相关的责任人员。同时,公司制定有较完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对危险源进行管理。
④通过外部渠道获取事故预警信息
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预警信息;政府主管部门的预警信息;其他周边企业通报的预警信息。
1.3.2.2预警条件及级别的划分
事故预警级别分为四级,根据以下条件确定:
(1)四级预警:岗位依靠自身力量可以处置的事故,通报班组负责人。
(2)三级预警:班组依靠自身力量可以处置的事故,通报部门主要负责人。
(3)二级预警:依靠本部门救援力量可以处置的事故,通报公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4)一级预警:由公司进行处置,必要时需请求外部支援的事故。
事故预警的分级启动条件:
(1)可由岗位进行处理的轻微损失安全隐患,启动四级预警;
(2)可由班组进行处理的一次事故无人受伤,5000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隐患,启动三级预警;
(3)可由部门进行处理的造成1人以上轻伤、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隐患,启动二级预警;
(4)需举全公司之力进行处理,甚至需要请求外部支援处理的发生一次性重伤或死亡1人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安全隐患,启动一级预警。
(注:本公司事故分级定义参见前面表1.1-1。)
1.3.2.3预警的发布
预警的方式:以电话通知为主。
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对已发生的突发事件信息,在通过应急领导组批准预警后,按照从班组到公司逐级发布的程序进行。
明确作出预警启动后应开展的响应准备工作 ,包括队伍、物资、装备、后勤及通信等内容。
1.3.2.4预警解除
预警发布后,若发生该级事故预警的条件已不再存在,则由宣布预警的机构(公司、部门或班组) 宣布解除。
1.3.3响应启动
(1) 响应分级
根据公司泸州港多用途码头的实际情况,将公司生产事故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公司生产事故响应分级表见表1.1-1。
(2)响应程序
①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迅速、有效地实施前期处置工作,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各相关应急小组立即响应,根据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开展应急抢险(见图1.3-1应急响应程序图)。
②有关应急人员在现场应急救援领导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③应急救援领导组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事故有扩大趋势时,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和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④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应急救援领导组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应急救援物资器材等。
⑤应急救援领导组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公司与政府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根据公司制订的应急预案,在公司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应指定专人对周边群众进行有效通知和疏散、转移。根据当时的气象条件明确疏散、转移、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指定相关应急小组负责实施疏散、转移;启用应急避难所。请求有关机构开展医疗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负责治安管理。应急响应程序参见下“图1.3-1应急响应程序图”。
图1.3-1应急响应程序图
1.3.4应急处置
1.3.4.1事故抢险救援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的原则。
(2)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
(3)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
(4)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
(5)在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考虑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人不得以救援为借口,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1.3.5应急支援
当二级响应事故存在失控可能,需启动一级响应时,由公司应急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按信息报告流程规定报告属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区或市应急管理部门,请求政府部门支援。
政府应急指挥组织机构赶到现场后,现场指挥权应立即移交政府,并服从政府统一指挥。
1.3.6响应终止
当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确定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消除后,经过公司应急领导组批准后,应急救援结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应急领导组组长通知公司各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若由上级政府指挥机构进行应急指挥,则由上级政府指挥机构宣布应急结束。
涉及周边社区及人员疏散的,公司应急领导组应向市、区有关部门报告,由市、区有关部门确认后,宣布解除危险。
事故应急结束后,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进行相关的工作总结。
1.4后期处置
1.4.1 善后处置
公司应急领导组安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善后处置工作。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污染物的收集、清理及处理按照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由公司后勤保障组牽头负责处理。
公司生产的恢复按照快速、安全的原则,确保以后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由现场施救组、后勤保障组人员负责灭火、泄漏、抢险后事故现场保护,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等待事故调查人员取证。
1.4.2 保险赔付
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领导组通知保险机构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要及时对应急救援人员、受灾人员和受损财产进行赔付。
1.4.3 调查总结
重大事故灾难由区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或区政府授权的部门负责组织调查;较大事故灾难由区人民政府或区政府授权的部门负责组织调查,必要时由区直接调查处理。公司轻伤事故发生后由企业自行组织调查;重伤事故应由上级部门调查,经授权后企业可以组织调查:一般死亡事故由区应急管理局组织调查。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公司应急领导组对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并在一周内向区应急管理部门书面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接报和抢险过程、抢救组织指挥、应急预案执行情况、抢险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抢险效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经验教训及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1.5应急保障
1.5.1通信与信息保障
公司各部门、岗位之间建立有健全的有线、无线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保障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信息传输,确保事故现场与公司应急通信联络畅通。
1.5.2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建立有应急救援队伍共43人,包括现场施救组、治安警戒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等4个专业组。该应急救援队伍是公司应急救援的核心成员。公司现有职工人数为218人,视发生事故时的实际需要情况,随时可以抽调在岗人员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1.5.3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各专业应急队伍按规定配备应急装备和设施,应急救援所需器材按要求交有关部门负责保管维护。
应急物资装备详见附件2 。
1.5.4其他保障
(1)医疗保障和消防依托:
①公司依托当地医院,以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支援现场应急救治工作。公司已与就近的医机构-区第二人民医院,签订有应急救援协议。
②消防依托
可依托xx市消防应急支队鱼塘特勤中队等多家消防机构(见下表)。
表1.5-1消防支持、医疗救护单位距离及电话表
类别 | 单位或机构名称 | 距离/km | 车程/min | 电话 | 备注 |
医疗 | 第二人民医院 | 2 | 3 | (急救电话) 联系人 | 签有委托合同 (见附件) |
消防 | 长航公安消防 | ||||
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消防队 | 4 | 5 | |||
消防应急支队鱼塘特勤中队 | 8 | 10 | 119 | ||
消防应急支队酒业园区中队 | 10 | 15 | 119 |
(2)救援人员安全保障: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出事故现场的有关规定。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事故灾难特点和性质,制定人员安全防护的必要措施;
②决定应急状态下公众疏散和转移的方式、程序、范围、路线;
③开辟应急辟难场所;
④落实救援人员和公众医疗救治措施;
⑤落实治安管理措施。
(3)人员防护和生活保障:做好受灾员工和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应急救援人员应配备符合救援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开展救援工作,确保安全。
(4)经费保障:公司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公司应急抢险救援的经费不受资金计划的限制。
应急救援工作(救援物资増添、培训和演练等)所需经费由公司安全环保部提出预算,经公司董事长批准后从公司财务费用中列支。
(5)公司有关技术资料存放在公司设备技术部办公室中。
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
起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1.1适用范围
2.1.1.1适用范围
本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xx公司多用途码头起重机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
2.1.1.2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类型
本预案所称起重机系指本公司码头所使用的桥门式起重机(共有各种型号13台)。
起重机械常见伤害事故有挤压、撞击、钩挂、坠落、出轨、倒塌、倾翻、折断、触电等。
事故发生地点:码头各个货场及5个泊位起重机工作区域。
(2)危害程度分析
酿成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操作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吊运物件因素和吊运方案因素等。
1)操作因素
①起吊方式不当,捆绑不牢造成的脱钩,起重物散落或摆动伤人。
②违反操作规程,如超载起吊、人员处于危险区工作等造成的伤亡和设备损坏,起重机司机不按规定使用超载限制器、限位器、制动器或不按规定归位、锚定造成的超载、过卷扬、出轨、倾翻等事故。
③指挥不当,动作不协调造成的碰撞等。
2)设备因素
①吊具失效,如吊钩、抓斗、夹具、钢丝绳等损坏造成的重物坠落。
②起重设备的操纵系统失灵或安全装置失效而引起的事故,如制动装置失灵而造成重物的冲击或夹挤。
③构件强度不够导致的事故。
④电气设备损坏造成的触电事故。
3)环境因素
①因雷电、阵风、地震等强自然灾害造成的倒塌、倾翻等起重设备事故。
②因场地拥挤、杂乱造成的碰撞、挤压事故。
③因亮度不够或遮挡视线造成的碰撞事故等。
4)吊运物件因素
构建制作质量差、设计差错。
5)吊运方案因素
①准备工作不细。措施不力、交底不清。
②安全措施不细不清。
③技术管理混乱。
以上起重机械事故,均可能对员工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和企业财产重大损失。
2.1.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见综合应急预案。
2.1.3响应启动
2.1.3.1响应分级
事故预警分级:
本码头起重设备事故预警级别分为四级,根据以下条件确定:
(1)四级预警:依靠岗位可以处置的较小起重设备事故(轻伤、设备故障等);
(2)三级预警:依靠作业班组可以处置的较小起重设备事故(轻伤、设备故障等);
(3)二级预警:依靠部门力量可以处置的一般起重事故;
(4)一级预警:需依靠公司自身可以处置的较大起重设备事故或需外部救援的重大起重设备事故。
事故预警的分级启动条件:如上述。
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对已发生的突发事故信息,在通过领导组批准预警后,按照从班组到公司逐级发布的程序进行。
2.1.3.2响应程序
当发生起重设备事故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1)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当班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2)当班负责人应立即向车间领导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人员及财产损失情况等。
(3)部门负责人视事故的严重程度,若判断本部门不能处理,应立即报告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由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根据事故性质决定是否启动紧急预案。
若须立即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由后勤保障组组用最快速度通知领导组成员赶到现场,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4个专业组依据职责分工履行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处理工作。
2.1.3.3事故报警
事故的一般报警程序如下:
(1)正常工作时间:
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通告班长→班长马上报告部门经理→部门经理认为事故较大,必须立即电告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报告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
(2)非正常工作时间或事故紧急
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电告安全环保部值班安全员(电话2270546)→值班安全员立即向安全环部领导报告,在情况紧急时,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或副组长。
公司24小时事故应急值守电话:
2.1.3.4应急措施启动及扩大应急程序
依靠公司力量已不能处理的一级事故,启动扩大应急程序,请求外部支援。
2.1.4 应急处置措施
2.1.4.1事故(隐患)现象发现初期时的应急处置
公司应根据现场实际出现的事故(隐患)现象,参照起重设备维修使用说明书中的故障排除和紧急情况处置条款执行,以切断事故发展的链条,使突发危险从事故的临界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
应根据事件类型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切断危险电源、转移或阻挡坠落的物料伤人、受威胁人员的撤离、现场隔离等。
2.1.4.2起重设备事故的处置措施
(1)人员高处坠落时的紧急处置
1)现场警戒和隔离
根据现场人员状况和数量,警戒和隔离适当区域,同时应注意保证紧急救援的通道畅通,避免坠落伤害继续扩大和围观人员妨碍现场救援工作。
2)现场抢险救出伤员
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下,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人员坠落情况,抢险、抢修组人员,用相应的工具、设备和手段,尽快抢救出坠落的伤员。
3)医疗救护人员现场施救和送救伤员。
4)抢险必须由经过演练和专业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抢险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
5)现场指挥人员可用扩音器(或话筒)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2)起重机倒塌的紧急处置
1)现场警戒和隔离
根据现场情况,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
现场施救组用有效的通信手段(扩音器、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
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
由抢险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体搜救受伤人员。
4)后勤保障组运送急救伤员。
5)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并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
6)搜救伤员时,如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3)起重机碰撞挤压的紧急处置
起重机在维修、吊装及运行过程中碰撞挤压作业人员时:
1)立即停机或实施反向运行操作,应急救援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空中物品或吊具,后勤保障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2)抢险人员穿戴必需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滑鞋等),进入危险区域救出伤员,若伤员挤压在物件中无法脱身,应采取其他必要的手段(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实施救援。
3)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护和运送伤员。
(4)吊具或吊物伤人的紧急处置
1)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情况,消防治安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通信救护组用有效的通信手段(扩音器、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
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
4)由抢险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件搜救受伤人员。
5)后勤保障组运送急救伤员。
6)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如果已发生燃、爆事故,应同时组织消防组进行消防工作,注意着火的油和熔融状态下的钢(铁)水禁止用水来灭火。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
7)对伤员的抢救参见“第三部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1.5 应急保障
见综合应急预案1.5节。
2.1.6 注意事项
(1)应急救援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①高处坠落:避免盲目移动造成二次伤害,按压住受伤害部位的主要动脉血管,防止大出血发生。
②被困高处:迅速用安全带固定在安全位置,寻找安全撤离途径离开被困地。
③触电:切断总电源,迅速用绝缘物移开漏(导)电物体。
④挤压碰撞、吊具(物)坠落砸伤:用支撑物挡住挤压物防止继续压紧,对人体重要部位进行防压保护。
⑤火灾、有害介质环境:迅速佩带专业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行,向上风口方向撤离危害环境。
⑥其他互救措施:如人工呼吸等。
(2)创伤急救注意事项:
①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②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感染。
③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④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现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⑤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⑥若伤势较重或伤势不明,为防止二次伤害,应对伤者受伤部位进行简单止血处理后等待医护人员救护。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xx公司多用途码头使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叉车)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适用于叉车伤害事故应急处理
二、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类型
本预案所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指本公司码头所使用的叉车(共有各种型号9台)。
叉车常见伤害事故有货叉货物坠落、撞击、挤压、倾翻、灼烫。
(2)危害程度分析
酿成叉车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操作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叉运物件因素和叉运方案因素等。
1)操作因素
①叉载方式不当,货物重心偏离,叉载物散落或倾落伤人。
②违反操作规程,如超重叉载、叉车运行时辅助人员处于视线盲区工作等造成的伤亡,叉车司机不按规定使用行车、驻车制动装置。 叉车运行或未完全冷却打开冷却水箱造成烫伤。
③指挥不当,操作不当、误操作造成的碰撞等。
2)设备因素
①罩壳打开后由于意外关闭造成伤害,无设置意外关闭装置。
②传动系统、转向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电源紧急切断装置、叉车载荷装卸控制装置、水气油电等仪表、限速装置、自锁装置等故障。
③构件强度不够导致的事故。
④潮湿雨天装卸维修蓄电池的触电事故。
3)环境因素
①因雷电、阵风、地震等强自然灾害造成的倒塌、倾翻等。
②因场地拥挤、杂乱造成的碰撞、挤压事故。
③因亮度不够或遮挡视线造成的碰撞事故等。
4)叉运物件因素
构件制作质量差、设计差错。
5)叉运方案因素
①准备工作不细。措施不力、交底不清。
②安全措施不细不清。
③技术管理混乱。
以上叉车事故,均可能对员工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和企业财产重大损失。人员受伤(尤其是重伤者)若不及抢救及处置,可导致伤残甚至死亡。
三、应急处置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应坚持一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据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二)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亡原则。
(三)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
四、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
叉车因其司机视线盲区多,叉起重物时严重影响司机视线。且其传动机构、工业广场作业环境复杂,对司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突发性事故较多。
事故种类主要有:司机视线盲区或刹车失灵导致叉车碾压人员事故、传动机构失效或所载重物重心不稳导致重物滑落事故等。
(二)预防措施
1.购买具备资质厂家生产的叉车,做好注册登记,取得厂内机动车辆牌照后方可使用。
2.又车司机必须经有资质单位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认真按照规定周期做好叉车定期检测。
4.加强叉车司机技术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叉车司机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5.叉车严禁超载运行,保证叉载货物重心稳定。
6.每班开车前仔细检查叉车动力、传动装置、刹车装置、仪表盘、润滑油量等情况。发现故障立即处理,处理前叉车不得运行。
7.认真做好叉车月度自查,做好叉车日检、月检、年检。叉车大修必须由具备资质单位修理。
8.叉车启动、叉起、放下重物、转弯时,司机要仔细观察周围情况并呜笛示警。
9,叉车在场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5Km/h 。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见综合应急预案
六、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
(一)事故报告
1.事故报告电话:固定电话、手机 、对讲机等(详见附表)
2.叉车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值班领导及叉车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地点;
(2)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3)事故设备名称;
(4) 事故类别;
(5)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二)应急响应:
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2.组长立即启动《叉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预案,立即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3.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由组长指定专人向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报告并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七、应急处置方法
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叉车司机、维修人员、事故单位负责人、警戒人员、医护人员、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现场,查看现场情况并制定救援方案。
2.救护车开至事故现场待命。警戒人员立即设置警戒线,疏散救援无关人员,并保证道路畅通。
3.如叉车上装有重物,必须采取措施搬走重物,防止救援过程中重物滑落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4.如叉车碾压人员,应先搬走叉车上的重物,再用千斤顶支起叉车将受伤人员救出。严禁采用开车的方法救人,防止人员受伤加剧。支起叉车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叉车翻车。
5.如叉车所载重物滑落砸伤人员,应采取措施保证一次移开重物,防止移开重物过程中重物下回对受伤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6.伤员的救治严格遵守“三先三后”原则,即: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要先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
八、事故调查
1.事故发生后,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及时向政府监察部门报告,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2.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3.在事故调查过程中,本单位各部门、人员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九、演练
叉车使用单位应依据本预案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应急演练,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演练采用模拟实战演练形式。演练重点为:
1.事故报告是否及时、准确。
2.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是否及时迅捷、是否带齐救援工具。
3.采取救援措施是否得当。
4.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5. 应急救援人员掌握救生救护知识和技能。
电梯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电梯事故,是指在本单位使用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财物损失的文(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事故风险分析及危害程度
电梯可发生如下事故:
(1)由于停电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电梯困人故障;
(2)由于层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3)由于坠落井道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4)由于电梯电气系统故障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触电事故;
(5)其它电梯伤害事故或设备损坏事故。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事故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事故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核心,以全力保证人身安全为目标,以建立事故的长效管理立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本原则。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见综合应急预案
五、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源监控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并按照要求检查、整改,不断完善电梯管理制度。
1.电梯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每年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测,要对检测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加强电梯使用维护管理:
(1)电梯的使用严格按照《电梯使用规定》执行。
(2)电梯属于特种设备,按照有关规定聘用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3)在电梯维护保养范围内的隐患和缺陷,由维保单位进行处理;在电梯维护保养范围外的隐患和缺陷,由公司外委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4)电梯存在问题时,发现人立即汇报当班设备技术部值长,由值长联系相应的维保单位进行处理。
3.对电梯加强监视:
(1)电梯管理人员要经常对电梯进行检查,对违反电梯使用规定的行为有权进行制止,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有权下令停止使用。
(2)电梯任何安全附件存在问题,电梯禁止使用,由当班电气运行人员对电梯进行切电。
4.新安装电梯的注意事项:
(1)新安装的电梯要满足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2)严格按照正确的图纸施工,不准任意改变设备布置。
(3)新安装的电梯要经过泸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监检,并取得检验报告、合格证、注册登记表后才可投入使用。
(二)预警行动
1.预警
电厂使用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均作为本预案的预警条件,发观人应及时向运行当班值长报告。
2.接警
运行当班设备技术部值长在接到电梯事故报警后,应立即向楼栋人员发出"现场危险”的警告,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接警的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应赶赴事故现场,辨析事故情况决定启动何级应急预案,并通知召集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准备。
3.信息报告程序
发生电梯事故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向泸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汇报的,公司应及时向上述部门报告。
应急值班室值班人员接到电梯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问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报告,并做好记录。
接到发生电梯事故的报告后,根据应急指挥指示,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一旦出现事故报告且经查实,要立即上报集团公司,且对事故可能涉及的生产区域以及周边的人员进行紧急通报,说明事故性质、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疏散撤离方案。
六、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按照电梯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 I、 II 、 III 、 IV 级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 I级响应
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且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的电梯事故。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II 级响应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且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的电梯事故。
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III级响应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且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的电梯事故。
4.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一般电梯事故时启动IV级响应。
(二)响应程序
发生电梯事故由应急指挥部指挥救援,并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等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决定启动相应级的响应。制定施救方案,并安排、联系相关施救人员配备安全防护用品(防尘、防毒面具;防护服等)进行救援。
根据电梯位置和情况,采取措施分级切断设备的电源。未确定电源切断前,施救人员在进入事发区域时应与电气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预防触电。
七、处置措施
(一)事故报警和初期处置
1.电梯发生事故时,发现人员应迅速将事故信息向设备技术部值长汇报,值长是应急救援现场的指挥员,值长接到事故报告时应向报告人了解以下信息:故障电梯位置、是否困人、困在哪个楼层、以及其它的重要信息,并做好记录。
2.设备技术部值长通过电话向监控室核实接报情况是否无误。
3.设备技术部值长确认情况无误后,立即赶赴现场,并通知维保单位立即赶到现场。
4.到达现场后要迅速掌握造成的事故情况,根据设备运行工况,果断指挥应急救援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5.具备电梯操作资格的人员携带电梯机房钥匙、电梯层门钥匙、通讯工具和维修工具赶往现场进行处理。
(二)电梯故障处置措施
1、甲、乙两名故漳处理人员分别到达电梯机房与电梯轿厢所在楼层。
2、甲:先切断升降机主电源,但必须保留轿厢照明。通过电梯机房的直线电话与被困者取得联系,告知被困者静候解救,切勿尝试自行设法离开。
3、乙:用电梯层门钥匙将电梯层门打开约30CM,观察电梯轿厢所在位置。
4、若轿厢位于平层位置上下60cm范围内时,被困者可顺利离开,可直接打开层门协助乘客离开。
5、若轿厢位于非上述位置时,被困者无法顺利离开,则需要按以下步骤手动盘车平层后再将乘客放出。
(1)先安抚乘客情绪,告知正在进行解救操作,让其耐心等待救援。
(2)拆除电梯牵引电机尾端的保护罩将专用盘车手轮套在电机轴上。
(3)拆除制动电磁铁的外罩,将松闸手柄扣住制动机构。
(4)一人抓住盘车手轮,一人慢慢压下松闸手柄使制动机构松开。在制动机构松开的同时缓慢转盘车手轮使轿厢上行或下行。停止转动盘车手轮应使制动装置复位。必须注意:因轿厢重量不平衡,盘车时手动松开制动装置时要十分小心和缓慢,防止产生过大的加速度而造成失控。
(5)转动升降机构,当钢缆上的平层标志线与升降机的平层标志对齐时表示电梯轿厢已经平层。此时应将制动机构恢复。
(6)用电梯层门钥匙打开电梯层门,放出乘客后将层门恢复关闭。
6、由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恢复电源投入运行。
(三)电梯困人处置措施
1.接到报警或发现有乘客被困在电梯内,应立即通知保安监控室,同时记录接报情况和时间。
2.保安监控室接报后应一方面通过监控系统或对讲机了解电梯困人发生地点、被困人数、人员情况、以及电梯所在楼层,另一方面通过对讲机向设备技术部值长汇报,联系维修单位前往解救。
3.设备技术部值长接报后,立即亲自到场或派员到场与被困乘客取得联系,安慰乘客,要求乘客保持冷静,耐心等待求援。尤其当被困乘客惊恐不安或非常急躁,试图采用撬门等非常措施逃生时,要耐心告诫乘客不要惊慌和急躁,不要盲目采取无谓的行动,以免使故障扩大,发生危险。注意在这一过程中,现场始终不能离人,要不断与被困人员对话,及时了解被困人员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同时及时将情况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4.设备技术部值长接报后,应立即派人前往现场解救,同时电话通知电梯维修公司前来抢修。
5.若电梯维修公司都无能力解救或短期时间内解救不了,应视情况向公安部门或消防部门求助(应说明求助原因和情况)。向公安、消防部门求助前应征得公司值班领导的同意。
6.在解救过程中,若发现被困乘客中有人晕厥、神志昏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到场,以便被困人员救出后即可进行抢救。
7.被困者救出后,安全部处置人员应当立即向他们表示慰问,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需要。如被困者自行离去,应记录下来存档备案。
8.被困者救出后,应立即请电梯维修公司查明故障原因,修复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行。
9.安全部处置人员或当班领班应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情况,包括接报时间、保安和维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间、电梯维修公司通知和到达时间、被困人员的解救时间、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电梯恢复正常运行时间。若有公安、消防、医护人员到场,还应分别记录到场和离开时间、车辆号码;被困人员有伤者的,应记录伤者情况和被送往的医院。
10.设备技术部值长应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原因、解救办法和修复时间。
(四)突发停电处置措施
1.在接到停电通知的情况下,设备技术部应事先将停电线路、区域、时间、电梯使用以及安全防范要求等情况通知各部门和驻港单位,并在主要出入口发布停电通告;同时,维修单位应做好停电前的应变工作。
2.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突然发生停电的情况下,维修单位应立即确认是内部故障停电还是外部停电。若系内部故障停电,应立即派人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扩大;若系外部停电,一方面要防止突然来电引发事故,一方面致电电力局查询停电情况,了解何时恢复供电,并将了解的情况进行公告。
3.安全部立即会同维修单位派人分头前往各楼检查电梯运行情况,发现电梯关人立即按照电梯困人应急预案施救。
4.安排保安到电梯口维持秩序,保安加强保安措施,严防有人制造混乱。
(五)发生火灾处置措施
1.及时与消防部门联系并报告值班领导。
2.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告诫轿厢内乘客保持镇静按救援程序实施后,组织、疏导乘客离开轿厢,沿安全通道撤走,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用手关闭厅门、轿门、切断电梯总电源。
3.井道内或轿厢发生火灾时,应即刻停梯疏导乘客撤离,切断电源,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4.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避免因火灾而停电造成困人故障。
(六)发生地震时处置措施
根据地方人民政府发布是预警信息和紧急处理措施,决定电梯是否停止,何时停止。
1.对于震级和强度较大,震前又没有发出临震的预报而突然发生的地震,一旦有震感应就近停梯,乘客离开轿厢就近躲避,如乘客被困轿厢内则不可自行逃出,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2.地震过后应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检查:供电系统有无异常;并道、导轨、轿厢有无异常;以检修速度做上下全程运行,发现异常即刻停梯,并使电梯反向运行至最高层站停梯,由专业人员检查修理,待上下合程运行无异常并多次往返试运行后,方可投入使用。
(七)发生湿水时处置措施
在遇到台风、雷暴、洪水等恶劣天气时,应实施预防性措施,加强电梯巡视检查,关好机房窗户和电梯机房屋顶或门窗漏雨而进水;底坑因建筑防水层处理不好而渗水;除对建筑设施采用堵漏措施外,还应采取应急措施:当底坑内发现少量进水或渗水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终止运行,断开总电源。
1.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将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止轿厢进水。
2.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很多,应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3.发生湿水时,应迅速切断漏水源,设法使电气设备不进水或少进水。
4.对湿水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如采取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管线等方法。确认湿水消除,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并经试梯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5.电梯恢复运行后,详细填写湿水检查报告,对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记录清楚并存档。
八、应急保障
根据公司物资管理规定,可以对常用设备故障备件进行储备,以利事故情况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维修设备。维保单位提供常用的备品备件,并在事故发生后提供技术人员保障。
1.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中各部门应急处置人员使用的对讲机频道统一调整为16频道,联系电话见附件1。
2.应急队伍及装备保障
应急队伍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及外部救援部门人员。应急装备包括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尘面具、对讲机、水带、防噪耳罩等。
正面吊运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多用途码头使用正面吊运机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适用于正面吊运机伤害事故应急处理。
二、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类型
正面吊运机常见伤害事故有吊具货物坠落、撞击、挤压、倾翻、灼烫等。
(2)危害程度分析
酿成正面吊运机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操作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吊运物件因素和吊运方案因素等。
1)操作因素
①吊运方式不当,货物超重,吊具锁头为锁好导致集装箱坠落。
②违反操作规程,吊运时辅助人员处于视线盲区工作等造成的伤亡,吊运机司机不按规定使用行车、驻车制动装置。发动机运行或未完全冷却打开冷却水箱造成烫伤。
③指挥不当,操作不当、误操作造成的碰撞等。
2)设备因素
①传动系统、转向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电源紧急切断装置、吊运机载荷装卸控制装置、水气油电等仪表、限速装置、自锁装置等故障。
②构件强度不够导致的事故。
③潮湿雨天装卸维修蓄电池的触电事故。
3)环境因素
①因雷电、阵风、地震等强自然灾害造成的倒塌、倾翻等。
②因场地拥挤、杂乱造成的碰撞、挤压事故。
③因亮度不够或遮挡视线造成的碰撞事故等。
4)吊运物件因素
构件制作质量差、设计差错。
5)吊运方案因素
①准备工作不细。措施不力、交底不清。
②安全措施不细不清。
③技术管理混乱。
以上吊运机事故,均可能对员工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和企业财产重大损失。人员受伤(尤其是重伤者)若不及抢救及处置,可导致伤残甚至死亡。
三、应急处置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应坚持一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据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二)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亡原则。
(三)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
四、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
吊运机因其司机视线盲区多,吊运重物时严重影响司机视线。且其传动机构、作业环境复杂,对司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突发性事故较多。
事故种类主要有:司机视线盲区、刹车失灵导致吊运机碾压人员事故、传动机构失效或锁头失灵导致集装箱滑落事故等。
(二)预防措施
1.购买具备资质厂家生产的吊运机,做好注册登记,取得厂内机动车辆牌照后方可使用。
2.吊运机司机必须经有资质单位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认真按照规定周期做好吊运机定期检测。
4.加强吊运机司机技术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吊运机司机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5.吊运机严禁超载运行。
6.每班开车前仔细检查叉吊运机动力、传动装置、刹车装置、仪表盘、润滑油量等情况。发现故障立即处理,处理前吊运机不得运行。
7.认真做好吊运机月度自查,做好吊运机日检、月检、年检。吊运机大修必须由具备资质单位修理。
8.吊运机启动、吊运、放下重物、转弯时,司机要仔细观察周围情况并呜笛示警。
9,吊运机在场内运行速度不得超过5Km/h 。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见综合应急预案。
六、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
(一)事故报告
1.事故报告电话:固定电话、手机 、对讲机等(详见附表)
2.吊运机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值班领导及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地点;
(2)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3)事故设备名称;
(4) 事故类别;
(5)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二)应急响应:
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2.组长立即启动《吊运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预案,立即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3.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由组长指定专人向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报告并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七、应急处置方法
1.应急指挥部领导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吊运机司机、维修人员、事故单位负责人、警戒人员、医护人员、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现场,查看现场情况并制定救援方案。
2.救护车开至事故现场待命。警戒人员立即设置警戒线,疏散救援无关人员,并保证道路畅通。
3.如吊运机上装集装箱,必须采取措施卸放下集装箱,防止救援过程中集装箱滑落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4.如吊运机碾压人员,应先卸放下集装箱,再用千斤顶支起吊运机将受伤人员救出。严禁采用开车的方法救人,防止人员受伤加剧。支起吊运机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吊运机翻车。
5.如吊运机集装箱滑落砸伤人员,应采取措施保证一次移开集装箱,防止对受伤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6.伤员的救治严格遵守“三先三后”原则,即: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要先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
八、应急保障
1.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中各部门应急处置人员使用的对讲机频道统一调整为16频道,应急救援领导组及应急救援队员联系电话见附件1。
2.应急队伍及装备保障
应急队伍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及外部救援部门人员。应急物资器材详见附件2。
附件1
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成员表
序号 | 姓名 | 公司应急救援 组织职务 | 公司职务 | 移动电话 |
1 | 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 | 党委书记、董事长 | ||
2 | 应急救援领导组 副组长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
3 | 经营副总经理 | |||
4 | 副总经理 | |||
5 | 二期续建指挥部指挥长 | |||
6 | 副总经理 | |||
7 | 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 | 市场营销部经理 | ||
8 | 设备技术部经理 | |||
9 | 生产作业部经理 | |||
10 | 党委办公室主任 | |||
11 | 纪委办公室主任 | |||
12 | 财务金融部副经理 | |||
13 | 安全环保部负责人 | |||
14 | 现场施救组组长(常) | 设备技术部经理 | ||
15 | 现场施救组组长(备) | 市场营销部经理 | ||
16 | 现场施救组成员 | 生产作业部装卸主管 | ||
17 | 生产作业部副经理 | |||
18 | 生产作业部装卸副主管 | |||
19 | 生产作业部装卸副主管 | |||
20 | 生产作业部调度副主管 | |||
21 | 生产作业部计划主管 | |||
22 | 生产作业部装卸副主管 | |||
23 | 生产作业部叉车班长 | |||
24 | 生产作业部拖车班长 | |||
25 | 设备技术部机修主管 | |||
26 | 设备技术部电修主管 | |||
27 | 安全警戒组组长(兼) | 安全环保部负责人 | ||
28 | 安全警戒组成员 | 安全环保部副主管 | ||
29 | 安全环保部安全监管员 | |||
30 | 安全环保部安全监管员 | |||
31 | 安全环保部安全监管员 | |||
32 | 安全环保部保安队长 | |||
33 | 安全环保部保安班长 | |||
34 | 后勤保障组组长(兼) | 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 | ||
35 | 后勤保障组成员 | 办公室经理助理 | ||
36 | 办公室采购员 | |||
37 | 办公室小车班长 | |||
38 | 信息联络组组长 | 科技信息部副经理 | ||
39 | 信息联络组成员 | 科技信息部 | ||
40 | 科技信息部 | |||
41 | 生产作业部生产统计核算员 | |||
42 | 办公室法务员 | |||
43 | 党委办公室 宣传工作干事 | |||
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 ||||
应急救援人员统一对讲机频道 | 16频道 |
附件2
公司应急救援物资统计表
序号 | 物资名称 | 品名规格 | 数量 | 存放位置 | 管理责任人员 | 备注 |
1 | 柴油 | 0号柴油 | 20吨 | 撬装加油 | ||
2 | 雨具 | 20套 | 生产指挥6、搬运5、理货2 维修3、保安4 | 雨衣、雨靴 | ||
3 | 钢绳 | 26mm | 500 m | 工程技术部 | ||
4 | 救生衣 | 55CM×40CM | 40件 | 前沿平台救生箱6/应急物资库20、 生产使用14 | ||
5 | 救生圈 | 710cm | 6只 | 前沿平台救生箱 | ||
6 | 抢险车辆 | LFWNHXMC2B1F39865 | 7辆 | 堆场 | 拖车6辆、 小车1辆 | |
7 | 抢险工具 | 30件 | 生产作业部、 工程技术部 | 锹、锤、撬棍、手推车 | ||
8 | 抢救机具 | CPCD30 | 10台 | 生产作业部 | 叉车9台、装载机1台 | |
9 | 发电机 | 1台 | 变电室工具房 (车棚旁) | |||
10 | 照明设备 | 强光手电 | 20件 | 生产、安全、电工值班室使 用10件、应急物资库存10件 | ||
11 | 急救药品箱 | 1个 | 生产作业部 后勤办公室 | 消毒止血药品、防暑药 | ||
12 | 担架 | 1副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3 | 急救 药品箱 | 1个 | 生产作业部 后勤室 | |||
14 | 测氧测毒测爆仪 | 1个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5 | 安全帽 | 8顶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6 | 防化手套 | 1双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7 | 防化靴 | 2双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8 | 化学 防护服 | 6套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19 | 半面罩防毒面具 | 10副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0 | 全面罩防毒面具 | 1副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1 | 防护眼罩 | 8副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2 | 洗眼器 | 1副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3 | 救生衣 | 20件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4 | 防爆电筒 | 6把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5 | 黄砂箱 | 7个 | 生产作业现场 | |||
26 | 吸油毡箱 | 7个 | 生产作业现场 | |||
27 | 吸油毡 | 3件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8 | 围油栏 | 1件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29 | 聚合 氯化铝 | 325kg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30 | 活性炭 | 100kg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31 | 石灰 | 100kg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32 | 橡胶手套 | 41双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33 | 3M口罩 | 20个 | 应急救援物资库 | |||
34 | 安全帽 | 红色、黄色、蓝色 | 26 | 生产作业部24、 安全环保部2 | ||
33 | 安全环保部一号门值班室 | |||||
35 | 棉手套 | 120 | 安全环保部一号门值班室 | |||
36 | 橡胶手套 | 2 | 生产作业部2 | |||
58 | 安全环保部一号门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