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12日

  3、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安全行为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建设是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前提。一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由于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投入不够,安全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往往是在出了大问题之后再去找原因、订制度,“亡羊补牢”虽然为时不晚,可是它又怎能与“事先预防,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相提并论呢?为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安全行为。

  一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根据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特种设备日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予以演练。

  二是严格执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严禁作业人员上班脱岗、无证上岗、上岗证超期使用。特种设备危险性大,管理、操作技术要求高,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对特种设备安全起着直接保障作用,因此,应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行为。

  三是严格实行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制度。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须向设区市质监部门办理使用注册登记手续,否则不得使用。使用登记证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杜绝特种设备无证使用。

  四是严格依法实施特种设备强制技术检验制度。在用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必要手段和技术保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定期检验的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相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按时实施定期技术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超期未检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五是加强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工作。做好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工作,是使用单位的义务,也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按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六是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安全技术档案,是加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证明特种设备本身的质量文件资料,即制造单位、安装单位提供的设计、制造、安装文件,应有设计文件资料、制造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明、特种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质量证明资料等;二是使用过程的记录文件,应有定期检验、改造、维修证明,自行检查记录,设备日常运行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4、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在重点部位、薄弱环节上狠下功夫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抓好预防预控,强化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的的监督管理。通过强化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使用单位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实现监督与服务的统一,从管理和技术层面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有理有据,促进责任落实。

  一是通过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加大打击无证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特种设备的力度,无证生产查处率100%。对于执法中发现和经举报查实的无证生产特种设备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严厉查处,维护特种设备生产的良好法治秩序。

  二是通过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加大使用环节的监管,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的使用登记率100%。对于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应当全部依法予以登记;对于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应当根据情况依法立即做出整改、停用或报废的决定。

  三是通过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加强制造、安装环节监督检验工作,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监督检验率100%。对纳入监督检验范围的特种设备逐台进行监督检验,合格的准予投入使用,不合格的或未经监督检验的不得投入使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