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煤矿安全监理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阮文杰 刘志云  
611
评论:0 更新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三、推行安全监督监察市场化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在新形式下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产管理的需要,安全管理中经常出现“管不好,不敢管,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发现,安全监督监察市场化管理模式在工作中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在潘西煤矿的运行表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管理中存在的“以罚代管,以包代管”、“管不好,不敢管,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安监员的监督监察作用,让安监人员真正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监督检查、处理隐患及时有效,落实到位,通过经济杠杆充分调动了安监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事前监督、过程控制的新型管理模式。它主要是利用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安监人员内部市场化管理体制,以不断提高安监人员的基本技能。通过对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事故苗头进行定价考核,由安监人员出售隐患的方式,形成一个对现场隐患发现→处罚→整改的过程控制体系,从根本上消除现场安全隐患,使现场成为“0”隐患的工作场所。
  在实施安全市场化管理过程中主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确定安全隐患价格时,充分考虑到职工的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做到了价格适宜、合情合理,让职工易于接受,同时做到严格按照隐患价格进行交易,对有争议的问题由相关仲裁人员进行仲裁,做到公平公正。二是隐患闭合管理的原则。形成安监员排查隐患、出售隐患,职工购买隐患、整改落实隐患,再由安监人员复查隐患,即隐患排查→落实整改→复查的闭合管理模式。三是日清日结的原则。每个班次结束后,根据隐患价格菜单和出售的隐患数目,算出安监员每班所得,做到日清日结,并在月底累计计算出个人收入。

  四、强化业务学习,提高员工素质

  作为监察人员,自身要有较高的素质水平才会有说服力,只有从安监人员的业务素质入手,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技术素质,才能使他们在现场的安全监察能力有较大的进步。一是组织安监人员学规程,学标准,学各类安全、技术规定及上级一系列指示、指令、文件精神,使每周两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的安全知识考试形成制度化,在学习过程中严格要求,不走形势、不走过场,使人人掌握规程、会用规程。二是将停止作业23条及煤矿技术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分专业订成小册子下发到每个安监员手中,定期抽查提问,建立班前会抽考制度,并建立台帐,营造“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浓厚学习氛围,让安监员切实感受到业务学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三是开展每日一题、布置家庭作业等安全教育形式,使安监员随时不忘教育学习。通过强化学习,提高职工的素质和技能,形成现场监督检查中按规程说话,按标准办事的良好局面。真正使安监队伍成为一支“精干高效、监察有力的高素质队伍”。

  五、加大“三违”治理力度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煤矿事故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安全工作中牢固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理念,不断加大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治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一是从制度上,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联责、职工安全联保”制度,强化安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保证员工实行正规操作,经实践证明,实施联责联保活动,对减少“三违”有着积极的作用,区队内部按区域联责联保,实现一种联带责任,达到工作中自主保安,互助保安的目的,从而做到严制度、严标准、严要求、遵章作业、正规操作,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减少“三违”现象。二是从管理上,提升安全管理理念,提高安全监察水平,把安监工作深化、细化、实用化,做到岗位与责任结合、权利与义务结合、成效与收益结合,实现工作制度由强制性向个人自觉性的转变,在工作中对安全管理薄弱人物实行重点监控,杜绝“三违”现象。三是通过市场化管理,花钱买“三违”,对安监员查出的“三违”,实行奖励政策,提高安监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工作中真抓实干,不心慈手软。四是定期组织安监员对安全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等内容进行学习,提高安监员对“三违”危害性的认识,使他们在现场工作中真抓实管,敢于碰硬,绝不让任何违章现象在身边发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  2008-2025   安全管理网   
运营单位:北京创想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6018-65501059799216   E-mail:safehoo@163.com
京ICP备11001792号-3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57号